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桂林资源游记

[游记]广西桂林资源游记

2007-07-16    9tour.cn

资源是桂林北部的一个山区小县。有人说那是藏在群山丛林中一个远离尘嚣、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在那片清纯的土地上,瑶乡苗寨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古朴的风俗习惯……

我背起行囊,去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

越岭风光
越城岭,是湘桂间一道天然屏障。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陆定一写的《老山界》收入中学课本后,老山界闻名于世。每年候鸟南飞的季节,山民们就会在此张网捕鸟,所以当地人又叫它打鸟界。

车行在盘山公路上,像一只无桨无楫的船在波涛中荡漾。满山的苍翠,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沁凉的山风,带来真正的森林浴的感觉。梯田的阶层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山里人竟然把峰壑当平地来耕作!

向导讲起了打鸟的往事:漆黑的夜晚,在高高的山坡上架起大网,点燃篝火,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杆。各种鸟儿向火光窜过来,碰在网上,这时就挥舞着竹杆向它们打去。到第二天早上,收获往往有一两桶。雄雉的肉,香味浓郁;斑鸠香味稍淡一些,但口感很柔,经得起咀嚼……

如今打鸟界已改成了爱鸟界。远山飘渺,一畦畦稻田相接,大片野花怒放着。雨前的燕子,活跃地飞来晃去,好像醉酒一番。溪涧边,一种白色的小花匍伏着,恍如刚断奶的孩子,依恋着大地母亲的怀抱。旁边几只白鸟悠闲地踱着步,不知花色白些?还是羽色白些?

我们在山顶下了车,树林中传出了鸟儿的叫声。循声走去,只见一只画眉正在自由自在地跳来跳去。一会儿跳上灌木枝头,扬起头来歌唱一阵,一会儿又跳进草丛里,尾巴一翘一翘,得意地东张西望。

见到飞鸟,我就会想起青梅竹马的虹。小时候,我有把弹弓。屋后的树上,常有成群的麻雀,弹弓对准它们的时候,仍平静地喁喁低鸣。石子射出去,一片的细柔羽毛,轻轻地飘零下来……

虹见了,翘起小嘴巴:“一树爱唱歌的鸟,你怎么忍心打她们?”

“它们不漂亮。”我说。

“漂亮。”

“不漂亮。”

“什么才漂亮泥?”虹问。

“天鹅,画眉,还有你。”

“我也不漂亮!”虹生气地说。

我张大了嘴。灰丑的麻雀怎么能和漂亮的虹比呢?

山雨来了,我撑起雨伞。雨珠打着伞面,发出规律的节奏,偶尔几滴溅到脸上,有点清凉的感觉。无言地走着,山间起了层烟岚,景致变得迷蒙起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走进一条芳树夹道的小径,空气中荡漾着雨后的清新,还搀着一丝丝淡淡的花香。一个长头发背背篓的山地女孩,一边走一边捡残香的花瓣。带着露珠的花瓣装在精致的背篓里,新鲜得象要从里面爬出蜜蜂来。

“你捡这么多花瓣干什么?”

“放在衣柜里熏衣服呀!”

甜甜的声音让我陶醉了。一个浑身散发着不是香水味儿,而是真正野花芬芳的女孩!漫步在绵绵的细雨中,不时有花瓣轻轻地飘下,寂然无声地落在我的头发上、肩背上,耳边仿佛响起那首老歌:“花瓣雨就像你牵绊着我,失去的爱只会在风中坠落……”

宝鼎观瀑
宝鼎瀑布离县城10公里,在海拔1024米的宝鼎山腰。一波九折的瀑布从山顶喷出,沿陡峭的石壁铺天盖地而下,既有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气势,又有庐山瀑布的婀娜妩媚。徐霞客曾赞叹:“悬崖飞瀑,瀑长如布、瀑转如倾、瀑匀如帘。”

漫步在宝鼎湖畔的松林间,四周空无一人,我们像闯进仙境的樵夫。雨滴沿着松针轻轻落下,松软的泥地上满是松枝,走有上面发出特殊的节奏。

水面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微风吹过,一面广阔闪烁的镜子呈现眼前。我的心随着那青青的一泓碧水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太阳出来了,我们坐船去看瀑布。不知是湖水洗涤着阳光,还是阳光喜欢晃荡,朝霞和湖水嬉戏着,惊起一只白鹭。它幽雅地穿过湖面,飞入风浪的和声里,如梦似幻。导游小姐俏立船头,衣裙在风中飘扬起来,如同洛神赋中的女神……

游船缓缓开着,冲开水面形成一条流痕,鱼儿往波浪翻涌的地方游来,水鸟逐着船尾飞翔着。船后的波浪不会停留太久,很快就平复了,可是在波浪平复的当时,在我们的视觉里它好象并未消失。

来到观瀑台。对面巨大的水流凌空从悬崖跌落下来,冲击在岩石上,发出轰轰的雷鸣。喷珠扬玉,雾气腾腾,象是一群山野的孩子,在大山里奔跑跳跃,虎虎生风。记起了几句写瀑布的诗:

白石头砸下来

砸碎了旷野里那幅水彩画

砸碎了红窗帘下那把流泪的吉他

晚上,在宝鼎湖畔露营。月影浮在湖面上泛着银色的磷光,左右扩展如游蛇蜿蜒一般。幽幽的水面让人想起吉普赛人的水晶球,想起月亮女神走出小屋,来到空旷的湖泊洗浴的传说……

静坐在水坝上,脱去鞋袜,把脚浸在冰凉的水中,感到一阵丝绸触肤的凉爽。身体仿佛已经融于山水、月色之中。唯一感受到的声音,只有轻轻吹来的山风,流转出一阵阵低吟浅唱,一阵阵澎湃激昂。

夜渐深渐冷,守着篝火的人慢慢减少。雾漫过来,铺天盖地。湖在雾的笼罩下,又多了几分深邃。旺盛的篝火只剩下余烬蕴放着微微的光热。我用树枝无意识地拨弄着火苗,看它慢慢吞噬着树叶。或许青春虽美,终究只是旺盛动人的篝火,终不能燃烧一夜,总要化成灰烬褪去光热。

资江漂流
资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经洞庭湖注入长江。自县城至梅溪这一段,下45条滩,拐31个弯,山清、水秀、峰奇、景幽……诗人贺敬之说:“资江漂流,华南第一。”

漓江秀丽有余而惊险不足,长江又太过雄浑,缺少柔情蜜意。只有资江这位充满灵气的山野女孩,两者兼而有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清澈的江水从卵石上滑过,流到宽阔深沉的地方,仿佛如镜如泊;流到快畅飘逸的地方,则又如虹如带。虽然大地已经逐渐冷肃了,但四周的景物清朗而温柔。我们乘一叶形质古朴的竹筏,冲波激浪而下。水色山光一幕幕奔涌而来,让人感觉到仿佛漫游在大自然的画廊之中。两岸青山,或孤峭如柱,或壁立如屏,或昂扬如鹰,或偃伏如象,别有一番情趣。

风帆石沉稳地矗立在那里,像一方玉玺,美丽而凝重。河滩上的资江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经过江水的刷洗,比较软弱的石头已经化成泥水流去,坚硬者则洗净了杂质、磨去了棱角,深层的纹理像珍珠一样显露出来。它们记载了资江的某种感觉。静静地看着它们,忘神间,好象在人群中突然看到一双熟识的眼睛,互相闪动了一下。

阳光不知何时已为乌云遮住,大概快下雨了吧?江面上雾蒙蒙一片,岸边的竹林、村舍浸没在轻纱薄雾之中。好一幅资江烟雨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在淋漓的水彩中展现无遗……

终于下起了小雨。听说下雨的时候娃娃鱼就会从石缝里爬出来,于是我们沿着一条小溪前行,娃娃鱼书名叫大鲵,叫起来的时候象小孩子哭一样,所以人们叫它娃娃鱼。走在迷朦的雨雾中,有一点腾云驾雾的感觉。溪水却是清澈透亮的,在悬崖下的一块石板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条小小的娃娃鱼,黑黝黝的,温顺可爱……

烟雨迷朦的山村,

老宅里朴实的人们,

乡村道上笨拙的水牛,

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

炊烟、小桥……

引你进入一个遥远的梦。

浪田是资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竹篱茅舍,有几分象传说中的桃花园。坐在农家的院子里,看着薄薄的炊烟在阳光中袅袅升起,满院弥漫着沉寂的光茫,思绪穿过堂前碧绿的丝瓜藤,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主人端上来的资江鱼肉嫩细滑、外酥内腻,让人想起家乡老祖母的可口饭菜。竹筒饭淡淡的香味在空气中飘散开来,似乎尘世的一切牵挂和烦恼都随风而去了……

瑶乡之夜

资源境内的瑶族占总人口的3以上。他们与汉、苗、壮、黎、侗等14个民族杂居在一起,亲密无间却又保持着一些特有的习俗……

晚饭后,我们要去参加瑶家的赛歌会。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叮嘱我:“当有姑娘娇滴滴地叫你阿哥,要跟你对歌时,千万不要跑开喔,那是姑娘瞧得起你。要是没人和你对歌,才没面子呢!”

月上柳梢头,静谧的山坡如丝织银铸一般。草丛中蟋蟀的低吟浅唱,融化了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使人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无垠,而自身的存在又是多么不可思议。

歌场上,穿着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姑娘们切切私语,小伙子朗朗欢笑。我仿佛进入了《敖包相会》中的境界。山歌是瑶家青年表达情意的工具,情侣之间的对答精彩而有趣:

“哥你生得好人才,引得仙女下凡来;站在路边逗妹爱,站在园边惹花开。”

真是令人飘飘欲仙,美死了。当然情哥也会灌迷汤了:

“妹你开口笑微微,胜过当年杨贵妃;走过塘边鲤鱼跳,走过园边蜜蜂追。”

也有互相猜忌,怕对方脚踩两条船的:

“妹心杂,苞谷地里夹棉花;又想棉花织细布,又想苞谷打油茶。”

“弟心高,得吃李子想仙桃;得吃山珍想海味,得吃单酒想双熬。”

……

山歌会后,是一对瑶家青年的婚礼。新娘头缠花头巾,身穿蜡染桃花袖边衣,下着五彩筒裙,是一位长相出众的瑶妹。在新郎的陪同下,新娘带着羞涩的微笑过来敬酒,几杯下肚脸红得象二月的映山红。

接下来是瑶族特有的风俗:“打滔”。我们和几十个头缠花巾的瑶族汉子坐在一排排的竹椅上,一队瑶族姑娘就走过来,在我们膝盖上坐下来又站起,此起彼落如舂碓一般。原来“打滔”就是顿屁股的意思。我前面的瑶妹一边有节奏地起落,一边唱着打滔的歌谣:

“借你美丽的腿巴子,

坐一个时辰呀,

顿烂你的衣服呀,

顿烂你的裤子……”

开始我还有一点羞赧,但瑶胞对我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节目,瑶家的婚礼如果不打滔,就等于唱戏没有敲锣打鼓。

这时新娘也走到我面前,双手挽裙大大方方地在我腿上顿起来,嘴里唱道:

“尊贵的客人呀,借你结实的大腿呀,顿一个痛快……”

这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瑶乡的夜是宁静醉人的,山风的曼声歌吟,有时像姑娘的长裙扫过草地;有时象芦荻丛生的草原上悠扬的笛声。风借着山岳、草叶、亭檐上的风铃,充盈了我的双耳,我的心灵,我的甜梦……

登八角寨
八角寨又名云台山,因云涌峰浮而得名。八角寨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全国发育最完全的丹霞地貌,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被誉为“丹霞之魂、世界一绝”。登上814米高的主峰,可见云海、云涛、云湖等奇景。

我和虹上山的时候,正好是雨过天晴。小路曲折,泉水叮咚,茫茫云海在山风中翻滚,群峰出没于万项波涛之中。山象绿色的花瓣,从四面一重一重地叠过来。那柔和的、生长着的花瓣俯身将我们抱起,放在心坎的那个位置,我们遂挺然成花蕊。走在没有人走过的山路上,喝着没有被污染过的水,我们发现自己洗尽了铅华、去掉了伪装;忘记了俗世红尘中人与人的差异;爱上一些本真的东西。

走到山腰,暴雨造成的塌方堵死了去路。我们于是在没有人迹的山上,靠一把劈刀开路。虹一次次被荆棘卡住,我一次次把她拉出来。在一段陡峭的山崖面前,我们几乎失去了攀登的勇气。雾锁深山,只有手电筒放出微弱的光芒。阴冷的汽流吹得树木哗哗作响,茫茫的夜色里更是充满蛇和豹子的种种传说。我们的体力消耗光了,虹冷得瑟瑟发抖,扑进我怀里哭起来了。我搂紧她,“别怕,有我呢。”虹温顺地点点头。我在一棵大树下燃起一堆篝火,从背包中拿出面包、罐头、帐篷、睡袋、防潮垫……

第二天,当山下还是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时,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东方遥远的天边,露出一片鱼肚的颜色,在风中飘扬着,越来越亮,成了一条红纱巾,群峰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朝阳升起,桔红色的光芒莽盖四野,群山兀自从容。人们都以为,走着的路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当路被堵死之后,才发觉有比旧路更适合自己的新路。当路被堵死之后,只要敢走,就有新路。

站在山顶,“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感觉。平视过去已没有景物,只有一片沧茫。下面是清隽无言、温柔曼妙的云。它们由微风放牧着,不断以新情节、新图案做着即兴的演出。在成丝、成缕、成筐、成匹云的汪洋里,我们读到了最好的诗歌、散文和戏剧。随着云朵的幻化飘移,那些抓紧的、执著的、无可释放的怨恨伤痛,都淡了,远了,舒展了、抚平了……

高山特有的景致像个大屏风罩在四周,人变得渺小不已。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喜怒哀愁,似乎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鸟瞰莽莽群山,象是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看到起伏的海浪。云雾飘动起来,感觉脚下的巨石在移动,在航行……

穿过千山,穿过万水

你来到我身边

远远近近,不论你在何方

我相信心依旧不变……

山的感觉真的很好,人是否无私、是否友善、是否细腻体察、是否能在无可回避的危险来临时,挺身挡在别人身前,一切最真的本性注定要在自然的面前一览无遗。在我们在互助前行,共赴艰险之后,是心灵的云淡风清。共同的信念使我们的情感与群山连在一起,虽然坎坷,但充满了激情。

真情如花
农历七月十四,是资源传统的河灯歌节。每到这天晚上,各族人民会把各式各样的河灯放入资江,用随波漂荡的烛光纪念祖先、祈求平安……

太阳刚出来,大山里的人们就肩挑背扛,把各种土产拿到县城来卖。清澈的山泉浇灌出的是各种绿色食品:绿茎红根的菠菜,憨憨白白的萝卜,紫得痴愚的茄子,千百粒碧玉坠子组成的苦瓜……

街上人潮汹涌,只能挨胸贴背,慢慢向前挪移。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们,他们象泥鳅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手里抓着各种各样的小吃,吃饱了玩累了再跳进资江游泳。资江的水那么清,那么纯,小孩子在水里泡久了,个个都变得聪明活泼;姑娘们喝了资江水,皮肤越来越白晰,脸颊越来越红润。

我在街头漫步,竟然碰到了桂兰。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从她眼神里我看到一份惊喜,和我完全相同的心情。几年前,她在桂林打工的时候,我和她见过一两次面。从那时起,我的记忆中就有了一个笑靥如花的农家女孩。虽然我们知道,可能永远都不会再见。

也许友谊和花香是一样的,越淡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她兴奋地告诉我,在桂林打了五年工,攒了一些钱,她终于实现多年的愿望,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小的花店。“你有时间吗,我带你去看!”

花店真的很小,一桶桶红玫瑰、香石竹、白色的雏菊、粉丁香、眨着眼的鹅黄星辰和各种颜色的宽窄缎带……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我想起认识她的经过。那一次我到桂林看表妹,碰巧桂兰是表妹的朋友,带着一捧素清的山百合来看她。表妹介绍我们认识后,桂兰拿了一支百合花,大大方方地送给我。我很有风度地向她道了谢,但内心的感觉却难以形容。那是生平第一次有人送花给我,平静的后面隐藏了惊讶、兴奋、不如何是好的感觉。如果没有人,我想我会紧紧怀拥着那花,落下泪来……

在桂兰的花店里,我们象多年的知己,聊着笑着。不觉间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起身告辞。她坚持要送我一支花,随我自己挑。我于是选了一支百合。白色的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见,也不知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在人生的路上,会有多少次,迎面袭来这种淡淡的花香?会有多少朋友,含笑以花赠我?使我心中永远留着他们微笑的面容和淡淡的关怀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花飘香
到儿时的玩伴虹家里做客。桌上两道叫“龙角”和“龙爪”的菜,让我兴奋起来。酒过三巡,虹才宣布:那其实只是大山里的竹笋和蕨菜。资源多山多涧多烟岚,当然有鲜嫩可口的蕨。但我觉得蕨菜不但象龙爪,更象一只顽皮小野猫,不听话,不安分,有一身用不完的精力,在每一条山沟上跳来窜去,处处留下它顽皮的足迹。

晚饭后,虹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下面搬出一个罐子,告诉我:“这是用去年最后一批的桂花制的茶。”打开罐盖,我惊呼起来,桂花的香气灌满了整个房间。泡出来的桂花乌龙不只是茶香味美而已,还有一种细腻温润。漂浮在绿盈盈的茶水上面的桂花,仿佛还是活的一样,晶莹透亮。

虹谈起第一次做桂花茶的事来:把桂花晒干和茶叶放在一起,但泡出来却完全没有桂花的香味。打电话请教老妈,妈说:“桂花不能晒干,一晒干香气就飞走了。要用新鲜的桂花,以三比一的比例放在茶罐里。茶叶吸取了桂花的香气,桂花自然就干了。”

每到金秋八月,街头巷尾的桂树竟相开花,一簇簇、一串串,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黄得耀眼,繁得热闹,整个山城沉浸在沁人心脾的清香之中。晚风一吹,遍地黄金。人们就把树下的桂花收集起来,一篮篮带回家中……

新鲜的桂花就可以吃,抓一把塞进嘴里,甜丝丝的,清幽幽的。但资源人的巧手,常常把它们变成各种美味佳肴。比如桂花汤:把水烧开,放进洗干净的桂花,再放入调好的面糊,等凉了以后,满厅满院香气扑鼻,比上等的茉莉花茶还要香,吃过后整天觉得花香在口;桂花菜:把桂花放进开水里过一遍,再用油炒,加入一点盐和醋,倒进碟子里,象一盘碎玉,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色香味俱佳,让人胃口大开;桂花糕:把桂花用清水淘干净,加进一些干面粉,拌匀后放进蒸笼,蒸到香气四溢时就熟了。桂花糕放时嘴里,又绵又酥,甜丝丝的余味无穷,好象那桂花已经进入了五脏六腑……

最具特色的还是桂花酱。在铺开的报纸上把米粒大小的花朵收拾干净,然后放进玻璃罐中。放够半罐的时候,就把酸梅的肉剥下,撕成片片,盖在桂花上面,最后以蜂蜜倒满罐子,用蜡密封。这样一罐桂花酱就做好了,10天后就可以食用,而且愈陈愈香。酿好的桂花酱,用处很多,可以涂面包馒头,也可以当菜的佐料。

我们神闲气定地坐在院子里。在冰水加了一点桂花酱,细细地品尝那甜蜜中带点酸楚、芬芳里散放清雅的滋味。老桂树上的小花朵地闪烁着无数小小的眼睛,缥缈的香息如流水般倾注在徐徐的清风里,穿越时空流过来。在一阵柔软的金色香雨中,只觉得暗香浮动,惊鸿照影……

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做了桂林人,又能喝到资源的桂花茶,人生就足够幸福了。

浔江探险
浔江,也叫五排河,发源于海拔1883米的金紫山。从车田苗族乡到河口瑶族乡,短短的30公里间落差竟达200米。浔江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一堑接一滩,一潭接一堑,滩则奔流湍激、惊涛拍岸;堑则喷云吐雾、声震山谷;潭则暗流汹涌、深不可测……

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支特别的歌,唱出这支歌便是人生的真谛。读过尧茂书魂断长江,郎保洛命殒黄河的悲壮故事后,浔江漂流探险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的开始。像那些立志绘一幅杰作或者扬帆绕地球一周的人一样,我也想挖掘我生命的潜力,把它伸展到比以前更深更远的地方去。

下河的时候,天空一片深蓝。我们检查了每一件装备后,便穿上救生衣,登上橡皮筏,开始在诗画般的意境里滑行。可半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第一段湍激得令人惊心动魄的险滩。

河水翻滚着,象一条白花的水龙。橡皮筏被一种骇人的力量抛到浪尖,再从高处向低谷俯冲,然后又抛起、又俯冲……想控制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抓紧扣带,任它如脱缰的烈马自由地腾挪驰骋。水浪劈头盖脸地砸过来,我忘记了害怕,只感到全身舒展,每一根神经末稍和每一个细胞,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我似乎变成了高山和天空的一部分,又像梦境里飞行……

险滩过后进入一段幽深的峡谷。河水缓了下来,仿佛在开始新的奔腾之前,先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喘一口气。两岸陡峭的山崖上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仰望一线苍穹,山鹰在半空中盘旋。鹰飞翔了几圈就遁去了,但在我的感觉中,它还在那里绕个不停,其实空中什么也不见了。

紧张的神经还没完全放松,橡皮筏又进入了巨石和暗礁组成的“八卦阵”中。我们在嶙峋的怪石间,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推过来、拉过去。一会被漩涡转得昏头转向,一会又搁浅在水中的礁石上……

“八卦阵”的出口是一个两米多宽的瓶颈。橡皮筏带着巨大的贯性冲过去,前端碰到右边的礁石,船尾掀了起来。眼看就要翻船了,我们吓得魂飞魄散,但一位船工用桨死命顶在巨石上,不让船翻过去。终于,小艇在石头上碰刮了几下,极不情愿地,头尾倒置着跃过瓶颈,向下一泻千里而去……

上岸时全身都已湿透,望着滔滔河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生机如此旺盛,竟完成了这样艰险的工作。一阵喜悦涌上心头,感到生命的无限珍贵和绝对奇妙。这种感受将使我今后的生活充满光辉。

在生活的激流中,我们处处害怕:怕说实话,怕堕入情网,怕失去职业……我们甚至不敢去梦想,更不必说采取行动了。我想,这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我们的生命,那又有什么是可以丧失的呢?

苗寨风情
在浔江两旁的崇山峻岭中,星罗棋布的是苗家的吊脚楼。资源境内的苗族,以姓杨的居多。传说他们是宋朝杨家将的后代……

苗寨村口,有一棵几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古老得已经没人能说清它的年岁。绿色的树冠,光滑的树干,叶片像松绿石一样闪烁着光芒。古典、魁梧的身态,使人想起它从洪荒走来,穿越火山如林,冰川如戟,与地球同步的历史。浓浓的树荫下,是苗家人喝油茶、唱“喇哩”(一种山歌调子)的地方。

我们一进苗寨,好客的苗妹就唱起了《油茶歌》:

“绿绿的茶林哟满山坡,

浓浓的茶水哟好解渴。

朋友啊!欢迎你到苗寨来,

香喷喷的油茶请你喝!”

苗家大嫂烧红铁锅,放进茶油,把阴米(用蒸熟的糯米晾干而成)放进锅中,噼噼叭叭炒成白花花的米花,然后炒花生、黄豆、玉米……再用茶水把这些原料冲泡在一起,就是苗家传统的食品:油茶。主人亲切介绍地说:“喝油茶可以提神去痧,消除疲劳。”

接过热腾腾的油茶,闻其香,试其味,开始感到微微的苦,回味起来却是一股淡淡的甜。温暖的茶香在体内缓缓流动,让人觉得人世间最难得的还是那种恬淡与平凡。几杯下去,大家仿佛都有些醉了,一位苗家老汉唱起山歌来。我们被那无边无沿的歌声镇住了。那不是用嘴唱出来的歌,而是得了天地精气神韵之后,对巍巍群山的回响。同伴们都不能自持,跟着放开嗓子吼了起来。从未跳过舞的人也踏着节拍手舞足蹈。

我虽听不懂苗话歌词,但那一遍遍对大山至诚的祈祷和歌颂,把我感动得落下泪来。俯视那沉默的大山,山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尊严,美如凤尾蝶,丑如小蜥蜴,巨大悠久如银杉,微小柔弱如不知名的小草。甚至倒地的枯木,也有青青翠翠的藓苔爬满一身,给它新的生命。

走出山寨,站在风雨桥上。淡淡的音乐飘来,仿佛雨打芭蕉,在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桥檐上的风铃声、鸟儿的啁啾,仿佛是缥缈的春雨,溶入我绿色的梦境……不由想起琼瑶的句子来:

“水在脚底下流,那样静静的,缓缓的,潺潺不断的,不知道流走多少个春天,也不知道带来多少个春天。

“年年,杜鹃花自开自落,流水自去自来,原没有希望任何人赞美和欣赏……”

离开资源的时候,我手里攥着几颗山里捡到的红色小豆。不知道这是不是王维所吟的南国红豆,但它们是大山留给我的信物,会不断勾起我对资源的相思。时间已是深夜,看不到车窗外的景色,但空气里涌动着绿香。味道不能写只能闻,甚至难以记忆,只有闻到它时,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转自:http://my.9tour.cn/blog/265108/12380.shtml5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