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的日子(上) |
[游记]阳朔的日子(上) |
2007-08-06 sina.com.cn |
阳朔的日子(上) 缘起: 2006年一月厦门曾厝安村里的渔船消失了,就在短短的几天。想到去年夏天“大海,音乐,朋友”的日子——简单,快乐。一帮朋友在夕阳西下的海边游泳,在无人的中午裸泳后在渔船上晒太阳。渔船一去不返,心情有些郁闷。刚好准备去上海工作,想想就要离开厦门,于是开始最后的厦门之恋,在商业繁华的莲坂,乡村气息的曾厝安都呆过,把最后的厦门时光留给鼓浪屿。于是开始在岛上找房子准备春节就在岛上住,然后过一段每天去厦门上班的摆渡生活。把中秋博饼博到的电冰箱卖了半价付了一个月房租,确却的说那小冰箱就是用来喝了两个月的冰啤酒而已。在下班空闲时上岛找房子,找了几次,就是没找到理想的。一时改变主意去凤凰过春节,去沈从文笔下“边城”看看。可是相邀去的朋友假期不够,于是就近去了阳朔。 出发: 买了下午开往昆明的火车票。次日到达南宁火车站,马上打的到了汽车站。抱了大桶装的肯德鸡跳上了开往桂林的末班车,一阵狼吞虎咽鸡腿一扫而尽。半路在高速遇上其它车辆连环追尾,在焦虑疲倦中等了近三小时,到了桂林已是凌晨五点。找了一间看不清名的旅馆钟点房,在没了淋浴头的淋浴房冲了个澡,倒在床上睡了两个钟。下楼简单吃了碗桂林米粉,只记得很辣很便宜。 “九马画山” 游漓江: 在附近的旅行社定了两张八点的桂林——阳朔的漓江游准点离开了桂林,至于桂林的景点象鼻山什么的依然留在中学语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文章中。游船上遇见了一个在广西师范大学教书的老师和她的日本朋友,刚好和我同去的朋友是学日语的,他们三个聊成一片,我顿时成了局外人。不过美食还是可以共享的,大家一起点了菜,如今想来只记得那道“清蒸漓江XX鱼”了。船经过了“张果老倒骑驴”,“九马画山”等几处经典漓江景点。其实好多地方的景点都是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想象,再赋予她们美丽神奇的传说。游山水关键还是在于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王国维说的“景语即情语”大概如是吧。 房间舒适宽敞,在阳台可见到西街的全景 住客栈: 船下了码头,我们穿过了一条长长的旅游品集市,和船上遇见的朋友各奔东西。来到了阳朔出名的西街,背着大包逛了一阵子。西街上的旅馆客栈实在太多了,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最后在阳朔国际青年旅舍对面的一间叫“集粹苑”的客栈住下。一二楼是书画馆,三楼是客栈,房间舒适宽敞,价格合理公道,在阳台可见到西街的全景,换洗了衣物开始逛西街。 桂花莲子羹真是美味可口 遇见了一个74的英国老先生 西街夜景 逛西街: 我们是白天去外头游,晚上在西街逛。其是西街是一条不过两百米的石板路步行街,街上的老外,年轻人很多。自发形成的特色工艺品小店,饭馆,咖啡店,酒吧很多,大家日子似乎过得很懒散,店家也把经营开店当成一种生活。街边的桂花莲子羹真是美味可口,边走边吃,没了方向。头天晚餐去了一家叫“一块瓦”的馆子吃啤酒鱼。阳朔牛皮纸地图有介绍,据说“一块瓦”的由来是这家店的主人的发型像“一块瓦”并注册了商标。啤酒鱼口味浓郁,很下饭,酒足饭饱开始逛酒吧。 “一块瓦”的馆子吃啤酒鱼 无论你想浪迹“天涯”还是独自“SOLO”或艳遇“鑫鱼鸟”……西街酒吧都可逛逛。很多酒吧可以点歌,有吉它手为你现场伴奏,这比卡拉OK有气氛,算是这里的一个特色。到晚上再来些路边的羊肉串,漓泉啤酒什么的,一天就晃过了。还好客栈的女主人挺好,每天都晚归都会给我们开门,据她分析总结,第一天是半夜三点回,那么下面的几天是四,五,六点……回,我们竟然验证了她的说法,越逛越晚。不知天将即白,早上睡到自然醒又开始一天。在一家咖啡店门口我们竟然遇见了一个74岁的英国老先生,我们一个月前在厦门鼓浪屿朋友开的咖啡店见过,那时他说准备去云南,没想到从云南到了阳朔,在西街我们又相遇了,“人生何处不相逢”,常常觉得 “世界很小”,大抵如此。 西街特色小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004730100054d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