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阳朔游记——给香如故参考

[游记]我的阳朔游记——给香如故参考

2007-09-01    lsty.cn

--

2004年7月27日星期二 天气晴朗,炎热

一日行程:5:10 登老寨山

7:20早餐

8:00 徒步往九马画山

10:20 杨家村逗留,中餐,学唱广西山歌

下午3:20 坐竹筏游漓江

5:30:重返兴坪镇,驱车往阳朔县城

今天原计划徒步往九马画山,然后坐竹筏顺流回兴坪镇。下午在县城徜徉,去漓江游泳。阳朔旅游,体验的是一种纯朴、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感受那种远离都市尘嚣的穿透灵魂的安静力量。对于行程,我们不想安排得过于紧张。可想不到,今天的行程安排全被打乱,不过,反倒感觉更有趣。这或许便是自游人的乐趣,一路走来,任情由性,又岂是跟团所能比拟的?

一、清晨登老寨山

老寨山在兴坪镇上,垂直高度200多米。登山顶远眺,兴坪镇全景尽收眼底;居高临下,秀丽之漓江便有了浩浩之势,与别处看来,自是不同。

有一日本老者(偶讨厌日本人)某日登临山顶,感叹景致之迷人,可惜山路崎岖难行,决心修一路直达山顶。回国后便“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资金”(摘自山上碑文)十几万元人民币,于1992年修筑上山之路。

切!十几万用得着“多方奔走,积极筹措”吗?还立碑留名?欺侮我中国人没钱?

唉,和日本人沾上边的地方,留给我的便是不那么愉快的经历。

早上四时许,LG便已外出登山,关门声将我惊醒。担心深更半夜独自外出不安全(不过他会认为我是和他斗气),我用电话将他硬叫回来。

等到一起出门,已是五点多,LG口里不说,心里一定怨我害他错过了老寨山日出时间。

记得昨晚饭店老板告诉我们,早上登山的人很多。可走到山脚下一看,除了我们俩,哪还有第三者?

天色微明,四周异常安静,只听到漓江机动船的马达声、镇里此起彼伏的鸡鸣狗吠,却听不到日日与我们做伴的鸟叫蝉鸣,看来它们也还在安睡。晕!又起了个绝早。

原以为桂林普遍的这种溶岩质小山,一定很贫脊。可真正上得山来,才发现这山远不象我想像的那样,各式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灌木、乔木长势茂盛,用一句比较专业的话来说,便是林相不错。

青石板辅成的山路窄小、不规则。因天色未明,走在这山路间,我便心生恐惧,感觉草木皆兵,一点点风吹草动便惊吓不已——怕蛇,怕不知名的小动物窜出,怕看不见的灵异现象。于是,便对LG说:“你还要那么早来爬山,不吓死你?现在都这么吓人,哪有什么人来爬山?就我们俩。”他也看出了我的恐惧,便对空中大吼一声:“山上还有人吗?”呵呵。还真管用,马上便有狼嚎声自上而下传来回应我们,山上还真有人!这多少让我心定了不少。

虽是清晨,气温却不低,行走间,我早已汗流满面,只觉足下乏力,便提议不爬了,LG却坚持要往上爬,还试图说服我:“你看阳朔这么多石山,我们总得爬上一座吧?”我说:“我倒觉得无所谓。”出来旅游,我只想随意尽兴,从不去追求什么结果。只是已让人家错过了日出时间,心有不忍,更不愿再扫他的兴了,便勉为其难的继续往上走。

再走一段,我更觉无力,天色也渐明了,便要求不爬,原地等他,LG知我胆小,不答应,说:“那不行,不安全,要不一起回去算了。”我当然不愿意他因为我的原因而放弃初衷,再次勉为其难跟着往上挪。

艰难行进间不知道走了多远,抬头猛见一狭窄石门,仅可容一人过。过石门,山路越发陡峭,一面是山壁,另一面悬空,有木杆、铁杆搭成的简易栏杆。看这驾势,山顶似乎近在眼前了。LG一激动,便顾不上我,加快步伐往上冲去。我早已没了体力,不再跟了去,趁机独自留下来休息。

天已大亮,四周却很安静。我独自站在老寨山门后往下看,想着当年的土匪,便是要驻扎在这种难于上青天的山道中的,心想:做土匪也不易啊。

等了不少时候,突然,真真切切地听到身后山上传来一声叹息,以为LG回来了,回头往上看,哪有人影?!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失了主张,大声呼LG的名字,除了我自己凄厉的回声,哪有人应?再喊时,早已大泪磅礴。

过了少许,听到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上面传来LG不满的声音:“喂,你没出什么事瞎叫什么?”没同情心!对他严重不满!不过心倒安定下来了。

他让我往上爬,不理他,独自下山,此时山上已渐渐有了些行人,我已经什么都不怕了。

事后,对于老寨山发生的一切,我们谁也不再提起,好象从来没有过这回事。LG应该登上山顶了,山上的景致是否如传说中那般美?是不是照了不少好照片?

(未完待续)

二、夭折的徒步游

七月流火,在这南国的盛夏,早上七、八点也已经极度炎热了。

从兴坪镇,过一小桥,就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徒步行程。小桥一边栏杆有一段严重损毁,据当地人说是前几天被洪水冲毁的。

原以为徒步的行程会是沿着漓江行进,这样一边行走,一边戏水,且行且玩,应该是极其有趣的。想不到沿漓江是无路可行的,我们是沿一乡间小道前行,与若即若离的相伴着。

这路应该是不走车的,不宽,简易的土石路面,路两边是菜地、果园,路边还散落着一些村落。对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间的人来说,在这乡村小道间行走,感觉很有新意,无论是各式的菜蔬、挂满青果的柚子树,还是不时出现的翻飞的蝴蝶、以前从没真正看到过的鸣蝉,都让我们欣喜不已。还有那或劳作或休憩的村民,那鲜艳的野花,那手压式的水井,那鲁迅笔下被称为“攒珊瑚”的野果……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们欣喜,让我们驻足。

如果在气候宜人的季节,三两知已,一边聊着天,一边闲散地在这乡间漫步,应该是很写意的。可在这炎热的夏季,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我们很快就失去了耐性。路上遇到三个从江苏来的背包一族,曾一度激起了我们继续行走的斗志,但很惭愧,我们仍没有能力超越自我。

据说桂林禁止游客徒步旅行,不知道是政府行为,还是地方上的村民出于经济考虑而自发为之,某些地方还明确打出招牌,上书“禁止徒步旅行”之类的内容。不过,我们走的那段没看到类似的招牌。我觉得这样的规定很没有道理,路上倒确实极少徒步的游客,所以当我们见到那三个背包一族的游客,很有亲切感。

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三个偌大的背囊,接着才看到背囊的主人——三人清瘦的小伙子,他们和我们的行进方向正好相反,他们早上五点多从桂林冠岩出发,已走了三个小时,要去兴坪镇。于是,就随便聊起来。

他们的背囊全是七十升的,装得满满当当的,衣食住行各色用品全在背上。从到达桂林那一刻起,他们就放弃了所有的交通工具,一直是负重徒步。我最向往的旅游方式就是露营式的,住帐篷,体验“天当房子地当床”的野趣,该是怎样的浪漫?所以,我不自觉地就对他们流露出了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是好奇地背背他们巨型背囊(我也有个背囊,才48升),好重!三十公斤!他们说我的个子不适合这样的背囊,我还真有些不服,不过,背在背上,明显感觉到人往后仰。他们晚上住帐篷,就在漓江边搭帐篷。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他们在哪里洗澡,他们说就在漓江。晕!那怎么方便?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住宿时如果没有独立卫生间,我都会觉得极不方便。呵呵,有收获,以后不用再考虑露营式的旅游了。

和他们分手不久,我们就多次申请结束徒步,找一交通工具。五个人中,只有我们的领队兼总指挥——LG同志,坚持将徒步进行到底,我们多次申请,均被他一票否决。

正当我们中某些意志极不坚决的同志(我们的小LD),差不多要罢走时,我们看到树荫下有一黑面男子(其实乡下人全那肤色),他劝我们坐他的竹筏,他告诉我们,到九马画山还有六公里。怎么可能?不是说从兴坪镇到九马画山通共才六公里吗?我们立马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决心了,全都胳膊肘往外拐地支持那男子,要求坐竹筏。我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战胜了LG的绝对权威,他虽然恨我们吃里扒外,但苦于力单势薄也无力反对。

于是,谈好价格,四十元,到九马画山,稍做停留,然后回兴坪镇。轰轰烈烈的“大行动”——徒步九马画山,终于以夭折告终。尽管此决定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它使得我们这次在行动变得出乎意料的丰富而有意义

·

三、竹筏游漓江遭遇水警

领我们去坐竹筏的汉子叫杨小林,他后来成了LG的朋友。这是一个看起来憨厚,实则很精干的汉子。他给我们的名片印有“桂林山水摄影中心驿站”的字样,可提供诸如咨询黄布倒影、青凤倒影等摄影位置等服务,还能提供住宿、摄影用具,组织渔火,LG为摄影发烧友,对此很有兴趣。

跟在他身后,走过些田埂,穿过一个村庄,就到了漓江边。

我们坐在岸边的树荫下,远远地看他们现装竹筏。此时的竹筏与遇龙河漂流时所用的竹筏又有所不同,飘流时的竹筏只是简单的几条竹子组合而成,上面放置竹椅,现在的竹筏显得要复杂些,竹筏上加一木板架,隔离了江水,上面还加一阳篷隔离阳光,用的是躺椅。

桂林市对漓江的游船管理非常严格,竹筏搭载游客肯定是不被允许的,甚至整个兴坪都没有政府允许的游船,旅游公司提供的游漓江服务,都是从桂林出船,价格要贵很多。而兴坪的私家船很多,价格便宜到匪夷所思。早上在镇上,有船家主动找我们,五个人给100元,从兴坪镇到九马画山,包来回。如此价格,很让我们动心。不过,后来听饭店老板说,10元/人的船资,足够了。对于这种情况,兴坪镇当地人认为是政府为保证桂林市的经济利益,而有意限兴坪镇发展游船,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为了漓江航道的安全,为了游客的安全。而我们却愿意选择竹筏,这样更贴近自然,当然也更尽兴。

我们的竹筏还没有装置好,江面上便有快艇呼啸而来——是漓江上的水警,并且突然在我们的前方不远处停下了。他们马上停止了工作,密切关注江面上的动静,我们也异常紧张,怕那水警是冲我们来的。

还好,原来水警抓到两个电鱼的人。不知道这事处理起来手续有多麻烦,反正水警迟迟不走,我们便只好等。等待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由平静而焦灼,心里早是不耐,但等的时间越长,便越不甘心放弃。

等待中时间已过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杨小林从自家的黄皮果树上摘来大把的果子,供我们消遣这等待中的无聊,我们还是忍无可忍地准备放弃。可是,天已正午,炎热更甚,如此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我们要怎样去到九马画山?无望中我们几欲放弃九马画山,直接回兴坪,然后开车往湖南赶,或许天黑前还能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可是,漓江游那才是阳朔旅游的重中之重,经典中的经典,虽然多年前也曾坐船游过漓江,但这次我们真的可以这样轻易就放弃吗?不,我们还是不甘心。于是,我便提出了一个很突发奇想,很天才的想法:“水警总是要走的吧?可能一看我们就知道是游客,我们不走,他们也不会走。我们干脆去杨小林家里吃顿真正农家饭,下午去九马画山。让他把自家养的走地鸡杀一只,来一条漓江鱼,几碟自家地里出产的新鲜蔬菜,再煮一锅今年收割的新米饭,一定很有意思的。”

此想法一经说出,便获全体认同而一致通过。于是,我们便和杨小林商量,谈定价格:鸡30元一只(便宜!),鱼13元一斤。呵呵,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旅游就此拉开了帷幕。

(未完待续)

四、驻足杨家村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南方村庄,不算大,更谈不上美,但与城市里整齐划一得几乎雷同的小区完全不同,这里的一切,显得自然而随意,还有几份散乱。或远或近的农舍、或直或弯的村道、水塘里小憩的水牛、自然生长而未被修饰过的竹木、随处可见的悠闲漫步的鸡鸭……我还真喜欢这份随意,它让我想起年幼时曾生活过的小村庄。

杨家在村里应该算比较富裕的,他家在镇里置有产业——镇中心有一三层高带铺面的小楼。但农家人就算不缺钱,可能也都不太注重生活质量,也可能正值农忙无闲打理,家里显得有些乱,甚至也不太整洁,客厅里堆了不少新收的稻谷。杨小林对此很表示了些歉意,不过,我们其实并不在意。

在杨家村度过的夏日正午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很让我有些意外收获的感觉。虽然农家饭并不如期盼中的好吃,但不管是与杨家人的闲聊,还是逗玩杨家养的几只刚断奶的小狗,去果园摘瓜果,……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杨家我交到了一老一小两个忘年交的朋友——杨家的大儿子阿财和杨小林的母亲秦小荣。

杨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很聪明,天赋极高,四岁上学,成绩名列前矛,却极顽皮,性情刚烈,喜和人争斗,我一整天都没见他着过家。大儿子叫杨祖财,我们叫他阿财,十三岁,个子不高,但长得眉清目秀,性情温和,聪明伶俐,象一只惹人怜受的温顺的小狗。我这样说可没有贬意,我是打内心里喜欢这孩子。大人们都忙着,他便主动地在我们身前身后的转悠,偶尔和我们说上几句话,开始时有几分羞赦,渐渐就放开了,和我们聊起来,言语之间显得礼貌而真诚。

他总想找出些能让我们开心的事来,他家的母狗生了一群小狗,共六只,肉乎乎、毛绒绒的,十分可爱,他一唤,那小狗们便争先恐后地笨拙地向他奔来。见我们喜欢小狗,他就反反复复地唤那小狗来。对于小动物我多少有些惧怕,因为不熟悉它们的性情,只敢远远地看它们憨态可拘的可爱样,心里自是喜欢,却不敢过于接近,在阿财的鼓励下,我们由远观而近玩,最后都敢把小狗们一只只抱到腿上把玩。

阿财是个重感情而懂事的孩子,等到我们快走时,他和我们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从他眼里我都能看出不舍的情绪。临走时他想把最乖的那条小黄狗送给我,还领我们到他家的果园里摘了一大堆佛手(谐音)瓜让我们带在路上吃。这种瓜外形酷似西瓜,却与西瓜完全不同,白肉红籽,在广东过年时吃的红瓜籽,我一直以为是染色的,今天才知道,原来那红色自然生成的,正是产自这种瓜。味道实在一般,不过阿财小朋友的这种情谊真的很令我感动。

当然,学唱民歌那节也不能不提。在和杨小林闲聊时,他便说起他的母亲,山歌唱得极好,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好奇心顿生。老太太(这样好象把叫老了)五十五岁,很精神的样子,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韵。她也有自己的名片,印的头衔是“民歌‘刘三姐’模拟演唱家”,呵呵,应该是自封的吧?有这样的勇气实在自信得可以,也就显得可爱了。

吃饭时我们提出让她唱山歌,只是随便提提,不想她并没犹豫就答应了,唱了一曲《刘三姐》里的插曲,声音园润而清亮,咬音吐词异常精准,这让我十分佩服。

饭后,她又热情地要教我唱,于是,我便在秦老师的领唱下一曲接一曲地唱下来,引来几个村民观看。我喜欢民歌,但对于民间自然流传的那些山歌自来就有些偏见,总以为原汁原味的山歌音律其实并不美,而能在全国广泛流行的那些优美的民歌,全是经过音乐家再加工的,到今天我才察觉到,原来我的认识是多么肤浅,我完全低估了劳动人民原始的创作能力,民间流行的那些山歌,实在太美了!秦老师真是高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会拉胡琴,还会一种广西特有的一种民间乐器,两块竹板组成,叫“拉板”?(参看照片)广西的地方戏——彩调也唱得有板有眼。我们就象电影《刘三姐》一样“以歌会友”,歌唱间就熟悉起来了,不觉间似乎就有了一种朋友间的默契,呵呵,真好,我有了一位远在广西的忘年交的“歌友”。

在杨家村我们可以说是各得其精彩,其实玩得最过瘾的应该是LG。因为买不到我们想吃的漓江鱼,杨小林决定自己去打鱼,用一种看上去很原始的工具——鱼枪,潜入水底,看到鱼后就快速出手,用鱼枪叉住鱼。他很了解我们这些人的心理,就主动问LG是否愿意一起去,我看出LG掩饰不住的微笑——他是求之不得,哪会不愿意?连忙跟了去了。

打鱼的过程有多精彩?我不得而知,得问LG去。过了约半小时,他们一无所获地回来了,据说漓江水不够清澈,在水里能见度太低。而且还遇到了险情,他们划一竹筏在漓江上,江面上不时有大游船驶过,每每掀起一阵阵或大或小的波浪。最后一艘大游船驶过时,波浪终于掀翻了他们的竹筏,竹筏上的衣物等全部落水。这事很让我们有些过意不去,杨小林的手机落水了,当时就没了显示,不知道能不能修复。老公的衣服也全部打湿,我们原本打算轻装上阵徒步旅游,所以也没带多余的衣物,所以,他只好一直都极性感地只穿一条泳裤,似乎很招摇地秀着身材。

下午三点多,我们决定离开杨家村继续上午未完成的行程。

五、竹筏游漓江

离开杨家村,对杨家人多少有些不舍。农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目睹了阿财这孩子已经要为家里分担很多的家事了,出于对孩子的疼爱,我们强烈要求大人放他的假,让他和我们一起去漓江玩玩。

从杨家村逆流而上,不远就可到达九马画山,然后再顺流而下到达兴坪镇。这是漓江最美的一段,真是说不尽的山清水秀,道不完的美景如画。LG曾经问过我:“阳朔这么美的风景,你怎么倒很少描写?”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记得今年五一LG和几个好友一起自驾游,也写了游记,写到他认为很美最值得写的的“蜀南竹海”时,反倒感觉到了困难,我当时帮他出主意:既然景美,多发图片,再注释一句——面对如此美景,所有的文字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事实也的确是如此,那就让图片说话吧。

逆水行筏的确有些艰难,还不时有同向或反向行驶的机动游船来骚扰,引来一浪高过一浪,把我们可怜的小竹筏直往岸边推,有时还造成搁浅,那么撑竹筏的人还得下到水里推一把。原本是想让阿财和我们一起玩玩的,想不到家里人派他撑竹筏,我坐在另一个竹筏上,看行驶在前面的竹筏上的阿财,正奋力与水流抗争,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不过,一个小小的人儿,动作娴熟地撑着竹筏,倒很有几分飒爽的英气。

到了九马画山,水面便显得开阔了不少,风景和别处果然又有不同,大气得有了些皇家风范。可是,该死的九马画山,每每都会让我自信心扫地。一大块浅色的岩壁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深色印记,巧夺天工,如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水墨画,据说越是聪明的人,从那纵横交错的印迹里能分辨出越多的马匹来,如果九匹全能看到,便是有中状元的资质,周恩来便是能找出所有九匹马的智者,可是,我居然怎么看也只能看出两匹马来,惭愧啊!显然是愚钝之极。

到达九马画山,我们便往回转。原以为和陆上交通一样——行人车辆靠右走,不想,仍是原途返回。顺山顺水的,竹筏走得非常轻松,LG和阿财都下水游泳了(这也是竹筏游的好处,游船是不能游泳的)。

牛虻又来围攻我,尽管被我消灭了不少,可手臂和小腿不时便如苦瓜状高低起伏起来,其痒难耐,郁闷!好在是顺流,我也不必在意增加竹筏的阻力,就干脆坐在竹筏的木架上,将双腿浸泡在水里,一边踢着水玩,其态一定显得十分之悠闲,我分明看到对面游船中的游客,对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有老外帅哥在船头向我们挥手致意。呵呵,傻傻地被关在游船里,哪能和我们比?

顺水行筏,速度实在太快,我们还没玩够,就已经到达兴坪镇了。时间尚早,简单冲洗一下车,我们便告别了兴坪镇,驱车回阳朔县城。

六、阳朔的最后一晚

仍入住丁丁客栈。

晚餐还是西街的西餐,这次我们选择了丁丁酒吧,因为和客栈是同一老板,我们作为住客可获8折优惠,不过比起红星特快来,丁丁酒吧价格要贵些,而且味道也差了少许。

不过丁丁酒吧也有些自己的特色,音乐极好,有一长发男青年歌手主唱,客人可点唱。那歌手歌喉非常之好,个人以为比很多当红的流行歌手一点也不差,点歌的很恿跃,还不时有漂亮MM上台献花。店家还提供免费上网,不过,那速度实在不敢恭维。但上菜速度比起网速来,更是慢得让人难以接受。

晚上LG和苏SIR有约,我便只好独守客栈写游记,实在太累了,刚开个头就睡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半夜时分,被LG制造的响动和酒气闹醒。问他几点,他答:11点多。切,才11点多?鬼才信你!男人的聚会,不知道有没有诸如艳遇类的额外收获呢?呵呵,不去想这个,有也不会告诉我们的。

这是在阳朔的最后一晚,明天将告别阳朔前往湖南。阳朔,下次我还会再来。

转自:http://www.lsty.cn/bbs/printpage.asp?BoardID=29&ID=155194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