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友亲游团之~~~阳朔之行(纪实) 早在很早很早前就有一个想法,与筝友同行,沿途谈筝弹筝,然后在一个有山有水的终点站停下过几天。。。这样的想法是遐意的。不知有没乐友想在黄山的光明顶上驾云雾吹笛箫?在华山上弹古琴?在童话世界般的九寨沟拉手风琴?在丽江的小柳下小溪旁弹筝?。。。哈哈!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就知道这样的想法好搞笑,只是这确确实实是我的设想(虽然说出来是这么的不好意思:h))。。。 现实生活中,总是要受不同的环境条件所限制。一直都未能对兑我这一”荒唐方案”。。。。终于,在4月初,有筝友提出来,想与筝友同游!有筝友怪上说,想去阳朔!在这二个筝友的提议下,阳朔之行马上开始酝酿了!(可惜的是,这二位筝友都未能如期与筝友同行。我想,当他们看完我这一篇报道,他们会有点遗憾的) QQ上有470多个乐友,其中筝友占90. 有QQ群20个。经过几百个QQ信息与QQ群的宣传,得知有意向同游的乐友只有21个,而到了最后能定下行程的有10个筝友。这10个筝友,除了舞铃声生是广西的,其他筝友都是来自广东。 (一)22日---启程 五位筝友:乱跑的羽毛球(我们称他为”顾”),紫罗衫(我们提称她为”阿紫”),小三子,十三郎,绿蓑衣,约好22日晚上五点三十的火车直达桂林。 顾,小三子,十三郎,我都见过,也都很熟悉,只是阿紫,给我印象是一个高中生,连省火车站都不知道的小女孩。阿紫来了信息,说她已在汽车站,说那个又肥又矮的就是她。。。我的眼睛一直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寻那个又肥又矮影子。。。终于阿紫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禁失声。啊啊!我给骗了,原来阿紫不是又肥又矮,而是又高又瘦,一副学生的清纯斯文。。。 来火车站送行的热心宋老,着实叫我们一行人感动了一番。广州的筝友,在这二年来的交往中,是筝,将大家一点点的拉近,于是有了”亲情”。。。说亲情,一点也不夸张。有宋老与清欢的大哥大姐的关照,还有菊子,小三,顾,素汀,无筝。。。他们的热情与随意,不是一般的友情可以替代的。 告别遗憾未能同往的宋老,踏上了我们的开心之旅---阳朔之行。火车上的大食会,扑克战争,深夜侃聊的开心时光,将是日后难以忘怀的回忆了。 (二)23日---抵达桂林 经过了13个小时轰隆轰隆的就到了桂林站。 要说阳朔之行,每天都有感动的人和事的话,那么先叫我感动的就是舞铃与梧桐了,当然,还有梧桐的同事”梁兄”------舞铃声生为了接我们的火车,早在22日下午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到了桂林与疏雨梧桐汇合。23日早上6点多,舞铃与梧桐及梁兄早在恭候在火车站门口。(梧桐,在这几天中,梧桐是必不可少,当然还有下面要说到唧唧咕咕夫妇!)梧桐的同事,一身军装,热情随意,一个与我们没有任何联系的一个人,大清早就在等候着,其热心,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描绘。 一定是看到贵客到,雨也下得欢。早晨的雨,一路陪着我们,去吃桂林米粉,去码头,在车上的我们已经给沿途的山水风光所吸引,梁兄说,漓江,远远比这样的景致美多了。。。怀着向往,终于在早上10点30分登上畅游漓江的小游船。游船上只有40多个位子,装备普通,价格好贵,210元。虽说是价格昂贵了点,还有极那不象话的中餐,只是,在这几个小时看到的山水,还是值得的,(各位以后要是坐船游漓江的话,一定要准备好辣椒或榨菜之类,才可以填饱肚子,呵呵),上了船,只留下晕船的舞铃一人看行李,其他筝友全涌上二楼。争着去占一个好位置欣赏那传说中的美。早听说漓江是中国锦乡河山的一颗璀璨明珠,漓江是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其中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黄金水道,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点点峰峦之间,碧水萦回,青山绿水,风光旖旎, 犹如一幅百里画卷。站在甲板上,船向前,人向前,慢慢的将自己融进”江作青罗带,江如碧玉簪”的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犹如进入民间传故事里的桃花源,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小人书《田螺姑娘》,柴郎与田螺姑娘在山水倒影、如诗如画中耕作饮烟。。。哈哈 顺流而下,看到九马画山。这是漓江有名的景点,据说是在这里看出的马匹越多那么你就越厉害,周总理当年就看出了九匹骏马…在导游的牵引下,找寻新版人民币20元的背面的那段漓江风景,一个名叫黄布倒影的地方。江流清澈宁静,云山倒影,江面水底,处处如画,所谓“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便是漓江一绝的“黄布倒影”--------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就是兴坪大河背风光,这景致位于兴坪码头对面。)层层叠叠青翠的山峰倒映在一江春水中,若有若无的水雾笼罩着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竹林,数叶竹筏飘荡在江边,青峰的倒影,若隐若现,似梦迷离。。。目览美景,慢慢的,犹如自己已经进入一幅山水国画中。大自然的美,叫人感叹呵。。。 欣赏了4.5个小时的漓江美景,船导告诉我们到阳朔了。 下了船,寻找疏雨梧桐早在帮我们订好的”瑷源酒店”。原来疏雨梧桐已经叫同事用车连筝连她一起带来,在酒店等候着我们了呢。又是疏雨梧桐,又是疏雨梧桐的同事!唉,这家伙,极有可能很受同事们的欢迎,不然,怎么这么多梁兄,什么兄的肯连人带筝的接送? 到了睡房,大家第一时间拿出疏雨梧桐的楠木筝,一个一个的接着弹。哈哈,疏雨梧桐,竟然也象我一样疏远自己的筝,那是一个好久没有给人弹的楠木筝呵。(果然在次日傍晚就出事了:k))这个时候,到了本次出游的重要人物出现了----唧唧咕咕夫妇(我们称作”唧咕”,其先生也给我们称作” 唧咕先生”)!去阳朔前,可能是我的表达有异,唧咕以为我们是早一天出发,所以,他们夫妇自驾车出游,在22日晚上已到阳朔,他们23日就先去小漓江漂流了。唧咕给我信息,说他们已到月亮山,现在马上来与我们汇合。一行人去吃”啤酒鱼”,尝泰国菜,逛西街。西街----古老的石板街,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巴、中国功夫馆,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据些资料记录,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30多家(咖啡店与酒吧居多),被称为洋人街。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些简单口语,所以西街又叫"地球村",充满了极浓的商业味。 (三)24日,古榕山庄 唧咕说,他们住的古榕山庄很不错,就是在月亮山的附近,风景优美,价格便宜。24日早上,唧咕先生用车带古筝与行李,全部举迁到古榕山庄。唧咕先生与唧咕,是一对叫人羡慕的鸳鸯,恩爱,热心。原来是阳朔的常客,年中有二次来阳朔渡假,敢情说他们对阳朔要比对广州还要熟,嘿嘿!在我们这几天里,唧咕夫妇的出现,叫我们本次旅程更加多彩。他们是最优秀的司机与导游,总是不失时机的给我们介绍附近的景点。次日下午兵分二路:疏雨梧桐做了唧咕夫妇的超强电灯泡(这过程就是要疏雨来好好描绘一番了),而舞铃,小三,顾,十三,阿紫,我,一行六人租自行车向着唧咕介绍的”朝阳码头”前进。刚下过雨的风光交织的乡间小路上,田家河畔,绿草如茵,翠竹夹岸,嗅着青山绿水中的乡野气息,飘扬着大自然最清甜的空气,一路泥泞,一路闻鸟语花香,一路尽欢声笑语,呵,就是一路的秀美的风景画。。。在乡间的阡陌小道看二旁远近交融的山与村,感觉,自己已是画里人。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之旅,,到了”朝阳码头”,二人一竹筏,顺着遇龙河往回漂。遇龙河也称“小漓江”,河边山水如诗如画,江上不断有导游在游船上放声唱山歌,还有那游客也在和声对歌。感觉,我们都是《刘三姐》里的群众演员,。。。还有那些老版的刘三姐在江上撑着竹筏卖小吃(我们的下午茶就是那些小吃了!)不知是人美还是景美,反正顾与十三拿着相机在贪婪地拍摄。哈哈! 竹筏在平静碧绿的遇龙河上经过2个多小时经过了10滩的漂流,才回到了古榕山庄码头。 晚餐,唧咕先生驾车带我们到月亮山下的”月亮妈妈”家吃农家菜!”月亮妈妈”是一位年龄59岁的导游,她虽没上过几天学,却会说8 种外国语言,月亮妈妈本名叫徐秀珍,仅上过3年小学,从51岁开始学外语,现在她能较熟练掌握8国语言。(月亮妈妈,这个富有诗意的动听的名字,是来阳朔旅游的两个加拿大小伙子给她起的。说像妈妈一样关心别人,又是月亮山的人,就叫她为月亮妈妈。这一叫,月亮妈妈的外号就传开了),月亮妈妈家早在二年也开了”农家饭店”,好多游客都冲着月亮妈妈的名气慕名而来。我们有幸见到月亮妈妈刚带团回来,与她一起合照,闲聊中,月亮妈妈会间插几句英语叫我们楞上一把:j)。。那价廉物美的农家饭,叫我怀念至今! 饭中,得知筝意已到月亮山。唧咕先生与十三去接来了刚病好坐车赶来的筝意。 回到了古榕山庄,唧咕先生与山庄协商好,要了一个竹筏与灯,我们要上竹筏弹筝!哈!我们还拍DV!于是女筝友盘发,化妆。。。现在想起那场面真是雀跃,哈!类似凉亭的竹筏,四周都点满了红蜡烛,每个人都要上去弹,还有筝箫合奏。。。那晚,挂着的月亮好圆好圆。。。太开心了,筝意竟然失足掉进水里表示助兴。。。阿紫弹断弦作结尾。。哈。。。整个过程二个小时。 因为没有后备筝弦,只好电话向刚回桂林的疏雨求救。奈何疏雨好忙,无法抽身,时下也已是夜晚的10点。114查询得知阳朔并没有琴行,只好要了个文化馆电话明早再去阳朔找找看。 (四)25日---意外的一天 早上筝意,唧咕与唧咕先生,我,四个人8点多就去阳朔找筝弦。晕呵,问了好多人还真是没有一家琴行。只好到文化馆去。莫馆长带我们去她朋友的知音琴行里,要是备弦10多条。莫馆长突然说,不如让我们今或明晚组织一个古筝专场,就在西街。。。没有想到的提议,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很快就答应。其实在西街,除了咖啡店酒吧还是咖啡店酒吧,里面播放的都是钢琴曲或是爵士乐,几乎是没有一点点的民乐,除了街头上的那些吹着葫芦丝,吹着笛子的乐器小贩。。。当时马上给舞铃电话,我舞要出的节目有独奏,合奏,筝箫合奏,弹唱。呵呵,当时可乐了!舞铃在电话另一头尖叫着!。。。拿了弦,回到了山庄,大家一起在为晚会而准备着。弹的弹,吹的吹,唱的唱。。。哈哈,二个小时后,莫馆长来电话,”今晚将会有雨,那露天的会场开不了晚会了”。首个筝友异地晚会就此告终。。。 下午,唧咕先生说要带我们去看岩洞。小三与舞铃,唧咕说不想去看,就在山庄练筝。唧咕先生驾车送我们出去,看了”知青旧居”,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的见证。看到了藏在小村庄里的知青们的宿舍,墙上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思想。。。唉。。。 从知青旧居出来,唧咕先生说,不如去”留公潭”?那里听说有”三色潭”,有”得月楼”。。。我,阿紫,筝意,顾,十三,当然还有唧咕先生,六个人驾车向留公村奔驰。一路细雨如纱,淅淅沥沥,飘飘渺渺。几次停车欣赏沿途风光,晕了,稻田里山的倒影竟然也美的那么叫人驻足。更别说环绕着山腰的云雾了,一条条的云雾形成一条条的玉带,烟雨中的小山与田野,云雾缭绕,如临仙境般神奇莫测。。。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小山路的颠簸,到了留公村。一个远居一角的留公村。唧咕先生说,那小楼阁就是”得月楼”。。。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阁楼,当时我是想不出来有什么可以吸引的地方。。。当登上”得月楼”,看到了那个大窗户!一个长方形的大窗户!。。。唉!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窗外就是漓江,那山,那水,那树,还有那个长方形的大窗户,刚好形成了一卷在展开的国画!那是人们所说的难得的巨幅山水画卷,也被徐霞客赞为"碧莲玉簪之森罗"。 楼阁下坐着的那个老人说,”得月楼”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描写的景色而得名。 有个中年男子(后来才得知,他也是自学古筝,现在咖啡馆里当主厨)向我引见介绍了”得月楼”的老板---阿泰。与阿泰聊起,才知道阿泰是奥大利亚华人,他的妈妈是广东梅县人。早几年,他来阳朔旅游,因为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所以就不回奥大利亚了,就在西街开了一间酒吧。然而”得月楼”的老板不是他,而是他的朋友(也是酷爱古筝,听说有一台古筝就锁在得月楼里,不能给人去碰那宝贝古筝,哈哈!),那朋友现居北京,只是托阿泰帮忙打理。要是有旅游团或是朋友要来得月楼,他才叫服务员来开门招待。现在阁上有11个外国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作家,有画家,都是给阳朔吸引而在暂住西街历游山水,享受美景,顺带写作与作画的外国朋友。今天刚好其中一个外国朋友过二天就要娶一个本地女子,所以在得月楼举行告别单身仪式。。。是这座历史悠久的阁楼上,洋溢着笑声与打闹声。。。。阿泰说,随时欢迎我们搬古筝去得月楼弹,如果有天,我们在那里有活动,拍了DV的话一定要交给他一个VCD,好让他转交给”得月楼”的主人----那个酷爱古筝的朋友! 在唧咕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徙走找寻那”三色潭”,穿过农屋,田地,小片树林,终于到了三色潭,可惜,雨后的三色潭未能显其色。只好将遗憾留到下次再来。。。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几个都在庆幸自己能成为此行的幸运儿!没出来的唧咕,舞铃,小三,他们几个只好说”哼哼,我们在宾馆弹筝也很不错耶。。。”才知道,葡萄有时还真的是带点酸的~~~~:pl 回到山庄,见晚霞出来,天色甚好,于是大家到江边弹筝拍相,这里的DV,回到睡房再看,简直是贻笑大方,镜头里的我们都带点傻,那些录像,我建议不要拿出来再给人看了,哈哈·!! 晚上,相约到西街吃那一顿不是滋味的西餐。。。服务态度极差的一个咖啡馆的名字是什么来着。。。。?我们差点要顾拿出记者证来对付。。。这个咖啡馆算是本次旅程的唯一的小污点了。 (五)26日----再次竹筏弹筝,拍DV记录难得的异境相聚好时光 在唧咕夫妇的魅力下,山庄免费提供竹筏,提供艄公。在朝霞下撑筏到江中,江中清澈宁静,飘扬来我们的筝声,舞铃《梁祝》下伴舞。唧咕,小三,舞铃,这三人的幽默可是配合的恰到好处。唧咕先生的专业拍摄也是我们本次同游的最好见证! 早上10点多,也完成了再次竹筏弹筝这一历史时刻。11点,唧咕夫妇连同阿紫,筝意,四个一同驾车回广东。 剩下的我,舞铃,十三,小三,刚再次骑自行车到月亮妈妈家吃饭。告别不舍的阳朔,回到桂林,还筝,送小三上火车。见到了快乐之哥,水风轻,大头。快乐之哥,一个很热心的大哥哥。因为他的女儿在学筝,所以,他喜欢与筝友在一起,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头是一个非常喜欢筝的军校在读学生。为了与我舞见面,碍着严格的校规,不得不要翻墙出来。。。叫我们感动了好一会。。。 水风轻,千乐的学生,一个斯文的时尚的大学生,哈!他们说,水风轻很有千乐的影子!不知山西的筝友是否都是同一个样?!哈哈 筝友就是筝友,吃过饭就去找琴行弹筝去。大头与水风轻,舞铃分别切磋了一个晚上。相聚了短短的一个晚上,我们又再分离。希望下次再到广西时,再能与快乐哥,大头,水风轻见面! (六)27日,归程 告别舞铃,剩下的我,顾,十三略游桂林,晚上的火车回广州 。。。。。。。。。。 整个过程,上面就是一个纪实。 本次旅游的开支 以广州的朋友为例: 火车票(来回):420元 游漓江: 210元 住宿+餐费: 500元 ............................ (大概) 共: 1100元 借此文,谢谢参与的筝友,谢谢乐哥!谢谢疏雨,谢谢疏雨的同事!更加谢谢唧咕夫妇!! (因为家里的电脑全瘫痪,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算是完成这篇报告。。。有遗漏的地方,还请其他筝友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