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大中小 发表于 2008-4-9 12:20 PM 只看该作者 阳朔遇龙河之旅 感受过桂林山水的平淡和奇岩飞瀑的乐趣后,今天我们要向素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盛誉的桂林市辖县——阳朔进发了。上午十点多,我们从桂林出发,到达阳朔时已近午时。将行李放到之前定好的当地一家评价挺高的4星级宾馆唐人街酒店后,我们步行来到了传说中的西街。 据向导推荐,骑自行车游遇龙河、月亮山是阳朔游的经典旅游项目之一。看看满街的自行车出租点和不时从你身边骑车经过的驴友们就知道此话不假。午饭后,我们就去租车。一行五人加向导一人,共六人,租了两辆双人车,两辆单人车,每人5元(向导不算),还算便宜。阳朔县城其实很小,从县城中心西街出发,不到10分钟时间就出了城,上了一条小公路。沿路看到连绵不断的山峰,比起桂林市区的那些小山丘来说,这些山峰看上去有气势多了。公路两旁都是整齐的农田和农舍,正是收割季节,金黄的稻穗频频映入眼帘,扑面而来的微风夹杂着庄稼的芬芳,让人不禁深深地呼吸秋的气息。骑行约二十多分钟,我们从公路转到一条乡间小道,由于路不好走,只好下来推行。向导告诉我们前面是遇龙河的一个码头,在那里乘竹筏漂流两小时可达下游。来到码头,看到有有很多竹筏在那里待客。当时游客并不多,几位工作人员远远就迎上前来。我们谈了谈价格,但没谈拢。于是,我们打算放弃漂流,继续骑自行车上路。路上向导告诉我们来阳朔不游遇龙河肯定会遗憾的(后来证明她说的是对的),还说如果我们改变主意的话,前面不远还有一个码头,那里的票价比先前那个便宜。反正顺路,我们也没表示反对,答应去看看。没多久就到了下一个码头,这边果然价格比较好谈,谈好一个还算满意的价格后,码头工作人员帮我们把自行车一一搬上竹筏,随后我们就分乘三个竹筏(每个限载两人)开始了遇龙河漂流。 遇龙河虽然只是一条不长也不宽的小河,但由于其水质清澈碧绿,加之两岸风景如画,素有"小漓江"之称。坐在长长窄窄的竹筏上,近距离接触遇龙河真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享受。遇龙河水很浅,最深处不过4米,最浅处只到脚踝,可涉水过河。河里本来有鱼,但由于每天都有观光竹筏在河上漂流,鱼儿都躲进了河底的水草里,白天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透过水面看到如柳丝般纤细柔弱的水草,这些河底的精灵似善舞的仙子,随着竹筏经过时带动的水波轻盈地展示着它们的丰姿。河面很安静,除了游客和艄公不时的交谈声、竹筏破水前行的声音外,还能偶尔听到河两岸的鸟鸣。从河上朝两边望,仍是形态各异的山峰,河岸边则是低矮而茂密的竹林。偶见几头水牛从竹林中钻出来到河边饮水。遇龙河的地形特点有点像一些瀑布(如昨天玩的古东瀑布),是梯级向下的。竹筏行进一段路程后,只见前方有一个小坎,形状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堤,竹筏不能直接通过,一般游客需先下竹筏站到堤上,等艄公将竹筏从堤上拖到下一级的河面,再重新上筏。后面我们还遇到几次这样的堤,可见遇龙河的确是梯极地形。 继续前行一会,艄公指一指远处一个山峰说那就是月亮山,我们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只见远处一座山峰形如一个中空的满月,看来月亮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艄公告诉我们,这里看到的只是月亮山背面,到终点码头上岸后还得沿着公路骑行一段路程才能到月亮上下。接着他指了指月亮山旁边离我们较近的两座山,说这两座山叫"老鼠上山看月亮",听名字怪有趣的,再一看,可不是吗,左边一座山就像一只探头探脑的老鼠贴在右边一座山上向上爬,再往右边就是月亮山,三座山连在一起看,稍加联想就成了"老鼠上山看月亮"了。 竹筏继续漂流,只听前面又传来熟悉的山歌,近前一看,果然又是一位刘三姐站在河中间的一个有篷大竹排上和过往的游客对歌助兴。在刘三姐的故乡,听山歌是司空见惯的传统娱乐节目。如果什么时候完全听不到山歌了,那倒成了新闻了。遇龙河两岸风景的确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将近两个小时的漂流就结束了。我们在终点码头——工农桥上岸,稍事休息,我们骑行约半小时回到了阳朔唐人街酒店,结束了这半天短暂而充实的山水之旅。 附件遇龙河1.jpg(89.08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