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银子岩,我们驱车前往遇龙河.在车上的时候导游就跟我们说,这次游遇龙河的方式是竹筏漂流.可能是他的这句话让我有了错觉,我还以为遇龙河,像我们家里的穆棱河松花江似的,河面开阔,流速迅猛,落差巨大,好像一般玩漂流的人特别喜欢找这样的水域,感觉比较刺激.可是当我们穿街过巷,来到河边,我只看到静静的河流,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流动,一排排竹筏,整齐有序地停在岸边,每一个竹筏基本都是由十根或十二根粗壮的毛竹一字拼成,可能是因为怕雨天或者日晒过多,中央部分搭建成凉亭样式,里面放了一张方桌,桌子上放了茶盘,还有一碟花生,桌子四周围了一圈条形长凳,供人端坐. 我们陆续上了竹筏,那个年轻的壮族小伙子就一篙撑了开来,只觉水面平缓,一路行来如棱如镜,绿似翡翠,水中小鱼清澈可见,仿佛一伸手即可揽入手中.岸边停有几只黑色的鸬鹚,不时倏忽入水,捉起银色的鱼儿向主人邀功请赏.据撑船的小伙子介绍,这样一只训练有素的鸬鹚,要卖到几千块钱呢.因为它的眼睛与身手特别伶俐,可以抓起重达十几斤的鱼呢,即使是人工捕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听他侃侃而谈,我不禁回头多望了他几眼,大概一米七十左右的个子,脸色黝黑,可能是常年在这里撑竹筏的关系吧.穿着非常随意,带着草帽,本来脚上有一双摆来荡去的拖鞋,看来他嫌费事儿,已经脱下来,散在他的旁边,一笑才发现他原来很年轻,大概是年纪小的缘故,比较爱拉话.我们问一句他要答个三四句. 渐行渐远,水面倒映群山,只见满眼葱翠.本地人烟并不稠密,原就是因为了有了遇龙河,才让这小小的荔浦名扬天下.还未到黄金十月旅游季节,依旧游人如织.一时间小小的河面上,有了六七只竹筏往来穿梭,开始不见喧哗,同来的那帮深大的学生,终究是小孩心性,便打起了水仗,互相攻击,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又有人不甘示弱,跳入水中,以便向邻船上的人泼水解恨,一河静谧皆不知所踪.恍惚间,记忆回到了童年那爱笑爱闹的伙伴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