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阳朔游记 |
[游记]桂林阳朔游记 |
2008-04-25 live.com |
11月4日 - 黔东南-桂林阳朔游记 非常有幸能在今年的国庆长假去了贵州和广西两省旅游。原生态的风景和当地古朴的民风让人感到置身于世外桃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相伴。 2006.9.30 早上八点多我们就从火车站出发了。虽然早起的倦意时时侵来,但大家还是满怀着一段崭新旅途启程的兴奋与期待的。期间的泡茶,聊天,吃零食,打牌,杀人游戏就不一一细数了。 2006.10.1 中午时分到了玉屏。这是踏入贵州的第一站。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饭馆用午膳。诱人的酸汤鱼让大家感到非常满足。酒足饭饱后,我们便趁间歇去了周边的小户人家参观。那里的房子都是用木头或砖盖成的。每家每户基本都贴了春联。弄堂里时常穿梭着小朋友的身影。一晃就该坐火车去镇远了。在镇远的振兴客栈我们终于见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张阿姨”,多亏这位60岁的老侠客我们的住宿才有着落。阿姨果真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匆忙放下行李之后,她便带我们去了旁边的古城民居游览。沿着层层的石阶而上你会感到一种特有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一片片的瓦盖屋顶衬着错落有致的砖砌屋子,墙角有随处可见的奇异花草和苔藓。“付家民居“,”良弼名家“还有“武陵世第”是几处大户人家的院子。狭窄且蜿蜒曲折的小径是这块建在山上的民居群的一大特色。下坡时天色已晚,在“最后一家“吃了晚饭。想必是因为生意太好,所以一再上错菜且上菜速度超慢。它们家立即被我们列入了黑名单。我们虽没有徜徉在舞阳河上也没来得及去参观青龙洞,但第二天清晨的采风让我们又见识到了一座水墨画般的镇远古镇。从黑暗到破晓的黎明那一刻让人很是激动。 2006.10.2 早饭过后驱车前往三门塘。这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侗族寨子群。在这里越发让人感到了村民的淳朴。走着走着路上便闪出一群小牛犊。还有那害羞的小娃娃,一见镜头和陌生人就哇哇大哭。刘氏宗祠是那里的一座融合中西文化的牌坊。在那里还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侗族妇女的银饰头饰和方形水塘中种的水稻。午饭是简单的蛋炒饭和菜汤,还有闲闲的油茶。下午时分就到了隆里。我们把整个隆里古城先后游了三遍。清晨,白天和傍晚的不同韵味尽收眼底。下午看的舞龙表演,还是颇具民间特色的。晚上在古城酒店室外的独特气氛下吃了地道的贵州菜,我还是很不习惯那些辛辣且怪异的当地菜的。最后那道类似龙虾片的脆饼倒是把肚子给塞饱了。偶然发觉这次的小导游挺有意思的,竟然能脱口而出“舞林外传“的经典台词。另外值得一提的小插曲是lv和波波同学遭遇了一只硕大的蜘蛛,着实让两人惊魂未定了一宿。据Helios同志清晰的镜头记载,那只罕见的蜘蛛脚上有很长的毛,爪子也是很犀利。让人一看就毛骨悚然。心想着要是被蛰一口会是啥后果呀…… 2006.10.3 一大早又去逛了隆里古城。发现了前一天晚上没注意的锦屏县隆里小学。随后便吃上了正宗的农家早饭。热腾腾的米粉加上入味的豆干和卤蛋至今回味起来还非常地想念。下一站就是黎平的天生桥了。这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桥雄伟壮观,它幽藏在岩洞的背侧,当大家发现它时顿觉豁然开朗。我们的艺术家Helios同志在天生桥也抹杀了不少feeling .接着,就去了侗乡第一寨所在地肇兴。由于附近还有个叫堂安的寨子,我们便驱车赶往了九公里以外的堂安。意外的收获是那里有一大片梯田,让人不禁向往起著名的龙脊梯田来。沿途而上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座座侗族吊脚楼。鼓楼也终于在此时露了脸。其实堂安就是肇兴的缩影了。寨子虽小,样样齐全。在肇兴虽然逗留时间也不长,但终于印证了它作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的魅力。整个侗寨共有五座鼓楼。我们穿过廊桥,爬上石阶,登上山顶后,这座乡村的俯瞰图就豁然呈现在眼前了。寨子四面环山,吊脚楼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别具一格。原来所谓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就是这样的。晚饭我们吃的是当地的长桌饭,侗族姑娘边哼着歌边忙着敬酒,弄得大家很是盛情难却。好在还是把肚量留给了晚上的湘海酒吧。一群好友在那里酣畅淋漓,很是惬意。湘海酒吧原来是由一位上海人经营的,老板甚是热情友善。一边陪伴我们喝茶,一边海阔天空地侃侃而谈。最后波波同学喝得酩酊大醉,又躺又舞的,High得很啊。 2006.10.4 今天的行程就是准备去岜沙和小黄村的。岜沙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那里仍然保持着原始习俗。当枪手们鸣枪祭树时,心头还是扑嗵吓了一跳的。同样是祭树,每个人都拿了一根香插在了大树跟前。我觉得寨民们跳的芦笙舞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们扭着腰,挺身吹芦笙的舞姿铿锵有力又不失节奏感。无意间发现一个小孩跳得正酣,咔嚓一下快门就记录了这一瞬间。岜沙最有名的就是镰刀剃头了。此剃头手艺想想也只有当地人能驾轻就熟吧。在岜沙逗留时间很短,接着我们就踏上颠簸无比的山路去小黄了。路上还见到了几座风雨桥。紧接着一座灰秃秃的村子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据说小黄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160元。尽管生活清贫,但丝毫不能掩饰村里年轻人唱侗族大歌的热情。在村上转悠一圈后发现了一位当地的明星人物-贾美兰。这位26岁的姑娘凭借着一副好嗓门曾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去北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下午,我们一起看了侗族大歌表演。由于路程很紧,我们只能马不停蹄地从从江赶往三江。在此我们与张阿姨和Helios告别。他们便前往榕江了。从江到三江这一路实在很崎岖艰难。厚厚的尘土漫天飞舞,我们的车被抖得似乎要散了架。最后到达三江也已经是傍晚了,这时才发现不仅嘴里,行李上粘满了尘土,就连眼睫毛上也没逃过。真的是灰头土脸狼狈得很呐。Stella形象地称作洗了一场农民浴。 2006.10.5 这一天几乎都在路上了。本来想经龙脊梯田再到桂林的,但由于修路,只能途径融安再到桂林。到达桂林时已经下午两点了。我们挤出时间坐船游览了象鼻山和叠彩山等.在此与yolanda兵分两路,我们一行五个去了阳朔.晚上六点多到的。我们住的平安客栈真的是古色古香独具韵味.放下行李后去了“彭大姐”吃了啤酒鱼.阳朔果然要繁华得多,赫赫有名的西街也是人头攒动.各大酒吧和露天咖啡馆也是吸引了不少老外.逛完西街也已是很晚了. 2006.10.6 早上十点多,在客栈旁边吃了桂林米粉,然后出发去杨堤,准备沿着漓江徒步至18公里以外的兴坪。漓江的山水果然是名不虚传,但因为那天天色有点阴沉,雾气遮盖了一点山色的秀美.18公里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挑战性,更加不能适应的是强烈的紫外线直射。本以为中午可以到达“九马画山”这个著名的风景点,可还有两小时不到的路程,所以我们就近找了八仙农家饭庄吃午饭。吃完饭后,我们一行中的两个终于经不起徒步的历练,找了一个竹筏漂到了兴坪。我们三个还是很自得其乐的,下午的山路虽然也不十分好走,路上也几乎没人,但连绵起伏的山让我们很欣慰也是大饱眼福。被山包围的感觉还是很亲切的。(哎,城里的孩子好象看到山看到水就感到很新鲜很满足。)下午到20元人民币背景风光的地方已经快五点了。脚很酸,人很累,但我们还是颇有成就感的。缓过晚饭这段之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去看了由张毅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它比我想象中的似乎要好。至少我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大型的水幕表演。表演就在漓江上,四周都是山,有五颜六色的背景灯光,独特的竹筏表演,还有姑娘身上那种奇异的发亮的银饰。不过时间短了点,刚看出了点味道就结束了。之后我们便返回了西街。今天是中秋节,虽然没去月亮山赏月,我们还是决定去酒吧庆祝一下的,就这样玩到回客栈时也十二点多了。 2006.10.7 今天是去漂流遇龙河,比起昨天的徒步自然要享受得多。躺在竹筏上,观望两岸的景色,仰天冥想,此乃人生一大乐事啊,城市中的喧嚣早已九霄云外了。我们的船夫很朴实,黝黑的皮肤是他们长期撑竹筏的写照。他们一路向我们指点着那些个知名或不知名,有名或无名的山峰。由于好久没下雨了,船夫每到一个坝口都要费力地把我们的竹筏抬下阶。水则有深有浅,一般水绿的地方说明水很深。中午我们去了老根农家饭店。下午就继续神仙般的日子,但好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下午漂流完后我们就要返回县上准备回程了。 15:28 | | 3 | | 0 |
|
转自:http://4064020001.spaces.live.com/Blog/cns%21BD2A27C3DA9AC68%21283.entry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