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 阳朔:失去宁静的灵魂,只被金钱追逐充斥  9月17日夜,农历八月十四。合家团圆的中秋夜前夕我们踏上了南下桂林的火车,既然哪里都是异乡,也就无所谓异乡了。过了武昌很久才补到卧铺票,这是一辆没有空调的硬卧车,让我们找到了不少当年上学时挤火车的记忆。整个车厢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汗臭味和发酵的气息,没想到快十月份的天气还是这么炎热。 火车晚点四十多分钟后第二天早晨8:40才到达桂林站,一股热浪夹杂着南国的湿气扑面而来,浑身上下感觉湿漉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天气和一个晚上的长途颠簸影响了我们此行的状态和心情。火车站的斜对面是平安产险桂林分公司的职场,尽管离开平安这么久了,在异乡的土地上看见绿黄相间的LOGO还是有几分亲热。步行十分钟来到桂林长途汽车站,转车到阳朔。中国城市的建设得太雷同,尽管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座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印象。一路无语。 到达阳朔时已近中午十一点,由于开发得太早,这个小城已经非常商业化了,一下车就被当地的村民包围了起来,好不容易冲出包围圈,溜达到西街,大中午毒辣辣的太阳直射在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在滴着涔涔的汗水,除了想尽快找个阴凉的地方躲起来没有任何浪漫或休闲的想法。 西街上有家很出名的“red star express”的餐馆,要了一份声名远播的啤酒鱼,或许是我们的期许太高,失望的表情挂在每一位同行人的脸上。旅途的疲乏加上天气的炎热让我们的阳朔之旅还没有开始便有些泄气。 席间倒是看见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左边当地的农民拿着一叠印有阳朔风光的明信片开口要价“one dollar”,发音非常的地道,右边的外国游客还价“一元”,说得也是字正腔圆, 对于很多老外来说,阳朔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也始终没能理解这么商业化的地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外国旅客一呆就是几个月,阳朔西街是个号称“只有中国人才是老外”的地方。 同行两位依然是的小童和小强,戴上帽子后小强颇有几分美国西部牛仔的味道。 (设计台词)小强:我的绿帽子漂亮吗? 哼哼,小样,你就别装了!你就是戴上帽子了我还是认得出是中国农民! 起身赶往兴坪,也是我们梦中漓江的第一站,可怜的小强,一下车就被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妹妹给盯上了(怪不得算命先生都说他有艳遇),两个小妹妹对小强几乎是威逼利诱就差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了,小童在一旁窃喜。 (设计台词)小强:两位小姑奶奶,放过我吧,我只有这么多钱了… 兴坪是一座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镇,保存得相当完好,明清时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古朴沧桑。 其实我的童年,也是在差不多这样的巷子里长大的,青石板路、斑驳的墙壁和字迹模糊的标语让我想起了不少童年的故事,只可惜物非人非,再也回不去了。 穿过这条巷子就是漓江边了,一看见这么清澈的水,旅途的劳累和天气的炎热顿时抛到了九霄云外了,我情愿做漓江里一条绿油油的水草。 这里就是二十圆人民币的背景图,害得我们三个人把钱包掏了个底朝天,非找出一张来比划半天不可。不过枯水的漓江,少了很多的韵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坐在竹筏上,我们同行的两个“牛仔”也开始按捺不住了,招来了不少牛虻,害得我的脚上被叮了老大一个疙瘩。这两个卖水的小姑娘看见有人在拍她们显得很害羞,不过做的可是强买强卖的生意!唉,本都是上学的年纪啊!江边摇曳的凤尾竹沙沙作响,泉水叮咚,如果这时有月光洒下来,将会有多少痴情的小伙子醉倒在她婀娜秀丽的身姿下。在我的煽情下,已经有人陶醉得闭上了双眼,对着一片竹子高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大家快来看啊!我在河里摸到一只相机!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马画山,据说毛老爷子在这座山前能看出九匹马,而相传克林顿游漓江时一匹也没有看出来。在中国做统治者,你得看出九匹来;而在美国做领袖,你连一匹也不用看出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宪政体制的不同由此可以窥见一斑。我是老实人,我隐隐约约能看出来五匹(所以我既作不了中国的统治者,也作不了美国的领袖)。 路边的野花,这束花的奇妙之处在于一株枝干上开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花来。 阡陌间的农舍:背倚青山,前临秀水。年少的我有时也很想过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淡泊生活。 现代生活中的诱惑太多,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梦想,背负着太多的沉重负担。 徒步八公里后回到兴坪时已尽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撒在漓江上。 印象中的漓江,本该就是这般地美丽。 一个人的背影&一个时代的背影 回到阳朔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八月十五日中秋明月夜,漓江边上。一对又一对的年轻情侣从我们身边经过。月光下,烛光中,有人在放歌,有人在浅唱,有人在嬉笑,有人在恋爱;一只游船逆流而上,灯光把我们三个异乡人的身影拉得格外斜长。要不是那点光亮,我也许会失足永沉江底。 这张照片是当天晚上十点多在漓江边用长时间的曝光获得的,实际的能见度不到两三米,也就难怪我们经常感叹照片上的景物往往比真实的场景更美了。 晚上在西街上一家叫“没有”的小酒吧里泡吧,我们逛了很多家,最后这个很另类的店名和富有创意的店标吸引了我们。 要了半打啤酒,找了一个非常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每次到酒吧我总喜欢找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坐着,冷眼旁观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这里狂欢,一个长得酷似零点乐队周晓欧的光头歌手以一首《爱不爱我》将整个酒吧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们互相问候、相互敬酒,一位年轻胆大的MM干脆站到桌子上跳起了即兴舞蹈,身材极佳,舞姿也非常地热辣。在这里没有人在意你是谁,放松是唯一的主题,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量。 不知哪位陌生人点了首齐秦的《无情的雨无情的你》,淡淡哀愁的旋律让躁动不安的我早已按捺不住,冲上了DJ台一把抢过了麦克风:曾经想起在这样的夜里,依然清晰雨中的我和你,从没忘记,分手时的心情… 大家都是异乡人,在这本是万家团圆的中秋夜里,音乐和啤酒是最好的麻醉剂。那一宿睡得出奇的香甜,颇有些意外。 第二天的早晨醒来,西街上的游人开始多了起来。 租了辆自行车前往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漂流,水面并不是十分的开阔,但是两岸的风光不愧为“十里画廊”。我们的竹筏随着溪水缓缓顺流而下,我们就在画中穿梭着,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青蛙过江 啥年代了,俺们21世纪的青蛙过江开始坐上现代交通工具了! 两岸美景看不够,竹筏已过万重山。 阳朔的山都不是很高,但每一座都形状独特,彼此独立,并不连绵,呈现出一种很特殊的地貌。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遇龙河上打水仗,想必去过的朋友都会记忆尤深,幸亏我们没有携带作案工具才逃过此劫。 远远的从对面的竹筏上飘来一支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桂林是刘三姐的故乡,这首民歌《刘三姐》也随着美丽的传说唱遍了大江南北,我扯开嗓门对了一句“唱支山歌给党听”,幸亏隔得远呀,否则鞋子就飞过来了,汗! 从大榕树渡口上岸,骑车取道月亮山,在山脚下的一家农家饭馆用过中餐,我的自行车偏偏在三个美女和一头牛经过的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远眺月亮山,是半月。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披荆斩棘手足并用登上了月亮山的顶峰,爬月亮山的人很多,爬上月亮山顶的人就不多了。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回头看散落在山脚下的小村庄.  就在月亮的穹顶下遇上几位桂林旅专的学生,一回头不知怎的就在和小童交换手机号了! (设计台词)小强:我的艳遇,你在哪里呀?注意看他的表情和他手中的矿泉水瓶! 大部分游客在此就沿原路折返了,我们继续向上攀登。 无限风光在顶峰 在这只有飞鸟才能飞上来的绝壁,三角架为我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三人行”全家福 小童平生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帅!这张照片帮他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生活信心。 (设计台词)小童:做男人,挺好! 回到山脚下已经快下午四点了,榕树掩映下的月亮山又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又何这般必多愁善感。 回到阳朔西街。小镇还是那么热闹,展现着于不同于现代都市的另一面繁华。 这个小强,一边呼唤着自己的艳遇,一边举着“没有老婆,很快乐”。嘴里流着哈拉子,眼睛直盯着路过身旁一对情侣;这对情侣中在看清他胸前T恤上的文字后哈哈大笑,而我冲着那位男士更是直言:你也笑得出来?! 短暂的两天阳朔之旅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在这个连贩毒团伙都公司化、精细化运作的时代,我们的CFO在火车上连夜为我们做帐,身为CEO的我感动不已,欣然题词“不做假帐”! 阳朔已经非常商业化了,缺少了人文气息的自然山水犹如少女失去了明亮的双眼,太多旅游者的喧嚣和对金钱的追逐充斥着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南方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也扰乱了我们的兴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其实打动人心的,最应该是纯粹的自然山水。 只是我们的修养和境界还不够,此行我们始终没有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灵魂深处的家园。阳朔,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