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树下-望海游记阳朔印象 |
[游记]榕树下-望海游记阳朔印象 |
2007-07-16 rongshuxia.com |
很倒霉,快到桂林的时候,车突然出了故障,停在阳朔的县级公路上,整个车厢里的乘客一片抱怨,大家都赶着回家过年,思乡心切,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着急。但是司机无奈地告诉大家,至少得等上两个钟头车才能够修好。 此时窗外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熬了一个晚上,很多乘客开始靠在座椅上睡着。我没到过阳朔,但却早有耳闻,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在阳朔拍摄的,曾让我对阳朔产生很多的幻想。于是悄悄把车窗打开,将头探出窗外,慕名已久的阳朔如同电影荧幕一样映入我的眼帘,在山谷的一层薄雾下媚态百生。 这就是传说中的阳朔,山水清秀,民风纯朴,所以有人美言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山倒水山浮影,无山无水不入神”。尽管是冬季,但这里完全没有冬季里的那种黑白照片般的萧条,阳朔相对于桂林,桂林居北,阳朔靠南,相差不过几十分钟的路程。它显得那么低调,像永远不担心被遗忘的奇迹;它浅吟低唱,蕴藏了南国一半的风情;它安静得出奇,仪态万方,在冬季的微雨中将柔美的成熟默默陈述。 我脑海里一直模糊的美丽印象在眼前一片铺开,透过迷茫的冷雾,去寻找那种似乎诀别许久的归属。极目之处,有高山入云端,有绿水绕村庄,有翠竹幽林,有岸上人家。如果说城市的雄伟和进步在于它们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以及繁华的街景绚烂的霓虹,那么,原始的生态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折射出在自然与历史面前我们如今的处境是多么的尴尬。站在阳朔的山窝里面你会厌烦城市的闭塞、局促、喧哗、急躁、荒芜、甚至是坎坷,而山水的生态反映给人的感受是如此宽旷、缓和、寂静、平稳、葱茏、乃至顺畅。 阳朔和桂林一样,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致,满眼都是山和石,当年徐霞客对这种独有的地貌概词形容:“嗟峨层叠,中空外耸,上若鹊桥悬空。”“石片片悬缀,侧者透峡,平者架桥,无不嵌空玲珑。”层层叠叠青翠的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中,若有若无的水雾笼罩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竹林,码头上竹筏成片停泊,偶尔有那么几只飘荡在江中,点缀壮观的四野,如同名家笔下的水墨山水画。这样的美景,郭沫若曾有诗文: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可见,阳朔之美,美轮美奂。也许是机缘罢,此次路过阳朔,居然亲眼目睹了我一直以来对阳朔抱存的幻象。在众多乘客的鼾声中,只有我如此思绪狂然,我似乎尤其喜欢冬天里的阳朔,远看它山峰隐现,水镜倒影,烟雨点缀,竹林轻吟。而视野中的近景,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阳朔,似乎在烟雨中静默了几千年,如此身姿卓然。 不知何时车已修好,归心似箭,大家的心情依旧是回家。车继续往北,我只好看着窗外流逝的风景,唯恐错过了什么,脑海中突然想起叶老(叶剑英)的诗句: 乘轮结伴饱观山,右指江头渡半边。 |
转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4068118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