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三次的阳朔之行 |
[游记]第三次的阳朔之行 |
2007-07-16 live.com |
第三次的阳朔之行 三次阳朔之行,见证自己旅行风格的改变与成长 第一次,1999年高考完毕,老爸带我一起到桂林。 其实也算是半自助行了,毕竟是自己坐火车到桂林的,只是到埗后参加旅行团而已。 记得那时游阳朔,并不是那天出行的主要目的。我们参加漓江一日游,从桂林坐大游船出发,沿途听着导游喧哗的大喇叭,看着船外的美丽景色快速晃过,最后抵达兴坪码头。接着坐大汽车逛了一下十里画廊,然后路过西街口,导游说了一句这里就是著名的“洋人街”,但我们连下去走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汽车带回桂林了。 到此一瞧,估计是这次阳朔之行的最好概括。其实不太记得当时的景色是怎样的了,只记得坐汽车经过十里画廊的时候感觉是很兴奋的,觉得很特别,原来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可以相互结合得那么好。 第二次,2002年五一,参加中大的学生团游阳朔 我很欣赏中大的旅行团,如果不是有它带着去新疆去阳朔,断不会有今天能随意跑这跑那的我。 中大旅行团会帮团友安排交通、住宿和基本的游览,吃饭或者其他活动它是不管的,让你自由发挥;住是挑比较便宜的驴友宾馆,玩是挑比较适合年青人的玩。那时跟着它去阳朔,骑单车,探洞。。我才知道原来看风景的方式是这样多种多样的,才领略到看风景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融入自然,慢慢看,慢慢欣赏。那一次去阳朔,最悠闲,到哪里都是慢悠悠的。 那时的阳朔,游人远比现在少,而老外比现在多。西街上我们来回走了好多遍,一家一家餐厅酒吧商店去慢慢逛,爽得很。而去遇龙河的路上,我们一堆自行车经过村子里面时候,好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的对着我们喊“你好”或者“hello”。 第三次,2006年三月,组织公司同事去阳朔。 我已经有相当的经验自己跑去旅行了,但带那么多人一起,倒是零经验,慌得很。 从找旅店,找车,决定行程,每一步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什么差错。虽然最后在安排上还是有不少问题,但是幸好大家都不怎么怪责我。我觉得经过这一次,让我再办阳朔团,估计就好很多了。而且也不需要地陪了,我相信我可以胜任整个安排。我甚至又开始幻想,办一个旅行社的梦想其实是不是应该可以成真的呢? 这次旅行,时间很紧,只有两天玩的时间,漓江徒步,恭城桃花,骑单车到遇龙河,漂流,西街闲逛,这么多的点密密麻麻地安排在两天,而且来回还要坐长途卧铺车,其实真的很累。但是我又很希望大家都能把阳朔的要点都玩了,只能硬着头皮逼着大家累一点了。现在想想,其实也并不需要这样啊,各人爱好不一,并非人人都需要玩得那么全的,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不应该这样突击形式地欣赏风景的阿,这已经失去了出行的意味了。下次再出行,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 这次的西街,是令我最失望的。不知道为什么西街变小了那么多,人又变多了那么多。第一天晚上回到西街,看到满街都是人头,和下九路一样熙熙攘攘,突然觉得很打击。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把每个地方都同化成一样的呢?一样的新修老房子,一样的手信,一样的纪念品。。 骑自行车到遇龙桥,和当年一样的线路,风景也相差无几,只是小孩对过往的自行车的反应已经不一样了:“花环,买一个吧,照相好好看的”。而沿路好像都是大广告牌,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遇龙河漂流”的大招牌,大煞风景。商品化的风景依然漂亮,只是感觉不再纯洁。 我还会去第四次的阳朔,这是我答应了的。 下一次去阳朔,会是两个人的旅行,希望甜蜜会给西街重新增加点分数,也希望浪漫能让我看不到那些巨大无比的广告牌,而心里面只看到那最纯净的风景。 |
转自:http://pinkyboat.spaces.live.com/blog/cns!759C1462093F0E98!873.entry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