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里、川藏之行 |
[游记]阿里、川藏之行 |
2007-07-16 |
-- 阿里、川藏之行[36p] 五月的阿里,充满了粗圹和荒凉,唯一的遗憾是缺少了那种代表希望和生机的绿色,而川藏线却在最后弥补了这个遗憾,使这次旅程变得更加完美。大家从照片里面慢慢寻找那种美丽而神秘的感觉吧~~~ 先来张布达拉宫的,因为广场上太多人了,所以不得不把镜头抬高,蓝天部分多了一点。由于布达拉宫正在修缮,部分宫墙上搭了棚架,比较煞风景。 这个是在哲蚌寺里面照的,司机跟我们说这个能同时转两个转经筒的人是很厉害的。 就在上面那个某某山口上的经幡。 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 好不容易爬上绒布寺旁边的一个小山等看日落,从7点一直等到8点40,太阳终于肯下山了,那时候我只穿着三件衣服,只有零下2度,冷死了 晚上9点了,最后的一缕阳光。 中途停车透透气,照照相。 天车一直开到下午4点,我们终于到了霍尔区,也就是神山圣湖的所在地了!这张是圣湖-玛旁雍错。 这座是神山-冈仁波齐,虽然海拔只有6000多米,但从来没有人成功登顶,因为它是神山,人们都不能去冒犯它。 圣湖旁边有个山坡,山坡不矮,爬得也挺吃力的。山坡上有座寺庙,叫即乌寺,寺庙旁边有刻着经文的石头和羊角。 在山坡上看圣湖 在山坡上照的神山 第六天一早天还没亮就从圣湖出发了,往阿里地区扎达县赶去,今天正式从日喀则地区进入“世界屋脊”的阿里地区,这边海拔基本都在5000米左右,我们到的最高的有5700多米。这张是在路上看到红色的山,觉得比较特别。 进入扎达县的路,开始看到一路的“土林”地貌,据说这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风化地貌,西藏只有扎达县有这种地形地貌。地质学家说,这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貌。可是,我分明看见了时间留下的累累痕迹 扎达县--第七天早上8点半吃完早餐,就出发去古格王朝遗址了。这是出发以来第一顿正式的早餐,有粥和小笼包。这张是古格王朝的概貌,大部分已经风化了,是建在山上的,易守难攻。一千多年前,这里的十万臣民一下全部消失了,至今还是个迷。在文革时期,古格王朝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不单止是建筑,而且里面很多精美的壁画和佛像也遭到很严重的损毁,历史~~~~~~ 上山的路 日土县的班公错,离阿里首府狮泉河只有100多公里。湖的一半是淡水,一半是咸水,我好想知道,他们在那里分界 班公错上有个鸟岛,上面有上万只鸟。这张是在湖边拍的,打鱼的人把刚打上来的鱼开腹,将鱼的内脏扔都湖里,那些鸟马上上来抢吃。 第九天我们开始返程了,进入无人区,感觉完全不同,更加开阔,天更蓝,云更低。 山下有牛羊~~~~~~ 这张的感觉我最喜欢了!一望无际的,天看不到尽头,天地连成一线了。 从改则到措勤这一段,我们见到了一群群的藏羚羊,它们比较怕人,有什么风吹草低就马上跑。 这些是藏野驴,它们慢悠悠的成群结队地走着,也不怕人 这天的路程不紧,早上8点出发,下午1点多就到达了熟悉的日喀则,感觉重回人间了!当天比较休闲的参观了扎什伦布寺,里面真的不错,跟布达拉宫可以比美。这张全景照得不好,因为要避开人和车,照不出那个气势来。 金顶。 从日喀则出发,中途经过了羊八井,大约中午12点左右到达了纳木错所在的当雄县。午饭过后,继续驱车往纳木错驶去,中途顺便捎上了一个法国老外和他的儿子。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山路,3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圣湖--纳木错,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西藏最大的圣湖,有1153平方公里。湖的后面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由于这两天的天气一般,云比较多,所以朦朦胧胧的,看不得太清楚。 圣湖旁的经幡。 美丽的湖岸线 中间高的那座是我和走走堆的玛尼堆。 纳木错的水鸟 右面就是扎西半岛早上7点没到就爬起来了,很吃力地爬上扎西半岛上的一个山头,终于看到了圣湖最美的一面了!静谧,深蓝的天空和湖水,伴着一缕缕晨光,很美很美~~~ 清晨的雪山、圣湖。 天好像比湖水更蓝。 [/IMG] 川藏线上另外一个最漂亮的地方之一--然乌湖。群山环绕着碧绿的湖,湖中央还有一个小岛,简直就是仙境了! 川藏线的天空 |
原始链接:http://www.syjlb.cn/bbs/printpage.asp?BoardID=4&ID=114 |
转自:1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