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游记(四) |
[游记]阳朔游记(四) |
2007-07-16 sina.com.cn |
所谓的市场经济 阳朔的另一个标志恐怕就是西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文化与西方自由的结合。西街不长,两边密布各种客栈,酒吧,民族服饰店,在街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外国人,他们喜欢这样的中国。如果在街上看见一个不起眼的人与老外说话,千万不要惊讶,她的口语可能比你更流利些,这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也是生存的本能。 朋友介绍说,街上有家丁丁酒吧环境很不错,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四人是在酒吧渡过的。很久没有去那种地方了,多少有些不习惯,好在这家酒吧是比较中轨中矩的。从酒吧出来,临近12点,我们在街上随意的乱走,看着烟花。街的尽头,才是老外的聚集地,她们拿着酒,在外面又唱又跳的,总觉得她们比中国人过年还开心,这恐怕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在表达情感方面还是太含蓄了,至少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享受节日带来的喜悦。 市场经济在阳朔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完全是自由竞争,以价格为导向。一路上,有各种人像你兜售商品,小到一个漂流用的塑胶带,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商品的价值体现。她们会根据你的着装,样子来定商品的价格,绝对不会因为给你价格高而觉得不安。这点,让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有些惊讶,至少在深圳,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是透明的,大家都会遵守游戏规则。她们的赚钱能力也是超强的,因为游客很多,她们会想各种方式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城市人到这里什么都会觉得新鲜,即使在城市里面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 这种挖空心思的赚钱,我想我是在学几十年也学不会的。 西街上,随处可见的是这种带有中英文标识的牌子 知道桂林米粉怎么说吗? 游漓江 漓江,说实话,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水没有阳朔的清澈,山没有阳朔的缠绵,唯一有趣的就是一群人在船顶上的大呼小叫,打破了漓江原有的安静。 这就是参加自由人的好处吧,既能自己玩,也能体验团队的乐趣。每经过我们身边的船,我们都会用声音送去祝福,直到感染到对面船上的人也和我们一样,如果你看见了,一定会以为遇见了一群的疯子,就连在岸上等着阿婆回家的阿公我们也没有放过。 在这样的山水间放声高呼是件很惬意的事情,所有不利于身体的空气都被我们呼出去了,释放了积压已久的压力,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摄像师手里至少还有10个相机,我们站在那里笑的脸都僵了,群众演员也不好当啊! 龙脊 在去龙脊梯田的路上,我才领略了阳朔山的与众不同。我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怎么就能有这么连成一片一片的山呢,因为雾气,能见度不是很高,我们只能看见车前方的山,每走一段路,就有新的山出现在眼前,就像在看一副水彩画挂在面前,画在前进,你也在前进,你不知道前方还会有什么。我觉得这种动态的美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是我迄今见过最动心的景色了。 难得的天气看见难得的山.............. 车一路前行,直奔龙脊,一条山路弯弯转转,下面就是悬崖。司机完全不顾我们在车上的担心,速度极快,即使会开车的人,看见这路都会觉得胆颤心惊。 很久以前,原是少数民族被驱赶至山里,为了生存,才有了吊脚楼,才有了梯田,现在却成了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和生活,他们在当时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点的吧。 雾气很大,几乎看不到什么......... 楼吊脚,为了使房子建在山上平稳些,最原始的吊脚楼没有用钉子,完全是用木楔子打进去的。 蜿蜒小路.............. 山是龙的脊,田是登天的梯.............. 青色瓦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2b1543010007b9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