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行之二:龙胜风情

[游记]桂林行之二:龙胜风情

2007-07-21    

6月17日 星期六 阴
早餐后,我们一行乘车赴龙胜各族自治县感受民族风情。

龙胜位于桂林西北面约100公里,桂黔湘三省交界处,是桂林市所辖的一个县。
之所以叫各族自治县,是因为全县人口主要由侗、壮、瑶、苗四个民族组成。四个民族各有其地界,平等相处于一县之中。
出桂林几十公里之后,便见半山、路旁分散着许多少数民族的木屋,一般是三层:据说下层关牲畜,二层住人,三层是女儿闺房及仓库。
龙胜县城到了。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城。峡谷中间有一条河,房屋便建在河的两岸,非常密集。看来,这三省交界之地还是很繁华的。地皮珍贵,许多政府机关及学校都建在半山上。县城里民族气息不浓,看来都被汉化了。

车到县城,上来一位导游。她姓谭,是龙胜的“地陪”,很年轻,也很活泼,嘴巴很甜。或许是与“黄狗肉”在长相、气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她一上车,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气氛也因此热闹起来。看来,导游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道风景会影响整个旅途,甚至会使人爱屋及乌。嘻嘻!
她说她是侗族人,穿的壮式服装是龙胜旅游公司导游们的统一服装。
她说城北几公里处的的侗家银水寨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吴金敏是侗寨第101代寨主,他是县政协副主席,桂林市及广西区政协委员。他很会唱歌,还会作词作曲。到时你们可请他唱他的最得意的几首歌。寨中还有寨花,是由侗族最漂亮的姑娘担任的。

公路转过几道弯,过一座桥,眼前是一片宽阔的水面。噢,这是一处拦河发电站。
桥的右旁二十多米处,与公路桥平行的,又有一座侗家风雨桥。屋式桥顶,层层叠叠的,极有民族风味。小溪水哗啦啦从桥下流过,流进水库。噢,我们要去的侗族银水寨,原来就在从风雨桥上去的这个小山沟里。
这是一个极为清幽的小山沟。路旁、山间林木茂密;清澈的溪水响遍整个山沟。往上步行不到一百米,在两道瀑布交汇处,一块平地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幢富有民族风情的亭台楼阁。人人都感叹寨主怎么会选得这么一个好地方,简直就是神仙境界啊。
噢,这是一个专为展示侗族风情而开辟的旅游侗寨,真正的侗寨还在大山后面呢。
侗族很穷,小孩甚至上不起学。吴金敏这位四十岁左右的寨主便办起了这么个风情小寨,带领十来位姑娘小伙每天为游客表演。演员们(包括寨主及寨花)既是演员,又是炊事员及服务员,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表演收入的一部分,便用来支助贫困孩子上小学直至上大学。这样一来,侗家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吴金敏除处理各级政协事务外,把大部分时间放在银水寨,为侗族生计,为拯救、保存、发展侗族歌谣而忙碌着。他经常接受各级记者的采访;他的大幅照片矗立在龙胜的各个景区。

景致极佳,过足照相瘾后,大家坐在观看台上,欣赏坪中的表演。
吴寨主主持表演,他显得极平易,且极幽默。介绍了侗族历史后,表演便开始了。
少男少女们的无伴奏多重和声,真如天籁之音,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极幽远的境界。唱完,吴寨主解释说,这是他创作的歌曲,除一句歌词外,其余的全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如蚕鸣、布谷叫、流水声等。因为有这些节目,他曾带领演员们参加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出访过欧洲,被外国朋友誉为“上帝的音符”。
在一曲欢快的芦笙吹奏表演后,吴寨主亲自为我们演唱了他创作的《阿妹开门》、《暖暖情意》、《我的吊脚楼》,旋律非常悠扬,侗家风情极浓,显示了吴寨主的音乐功底。
吴寨主有一个“101寨主音乐网”(http://www.101zz.com/mtv/),大家有兴趣可进去听听。
有人听到谭导游叫寨主“大伯”,一追问,才知她曾在这里做过,是吴寨主手下的第四位寨花,叫谭琼凤,楼阁上的宣传广告中,有历届寨花们的合照,其中正有她。难怪大家都说她比现任寨花还漂亮呢!
中餐,我们就在寨中品尝了“三天不吃酸,走路脚打圈”的“侗不离酸”的侗家风味餐。席间,那些演员边唱歌边敬酒,大家好不开心。
寨子建了许多年了,有点年久失修的感觉;对侗家的展示也不足。

吃过午饭,下起了雨,我们离开银水寨,乘车继续北行。
过泗水乡,路旁有许多瑶寨,我们参观了一个红瑶寨。照例是观看表演,但这次是在室内,导游说这是地道的民居表演。
几位瑶族妇女唱歌欢迎客人的到来。她们端上珍珠奶茶,游客可给钱(一元即可),也可不给钱。
接着是请游客参与山歌对唱。这几位瑶族妇女,或许是平时缺乏训练,唱歌与说话都有气无力的。倒是我们团中的一位队友兴致勃勃,用客家山歌与她们对唱了几个回合,还逐句认真翻译讲解。呵,客家山歌在这里竟唱了主角!
婚礼表演,我们又怂恿这位队友参与,穿起瑶族婚礼服装,他又用客家山歌与新娘对唱起来,赢得满场喝采。

离开红瑶寨,继续前行。在另一瑶家村寨山下,我们游览了龙舌岩。
一块巨石,有八九米长,从山嘴上斜伸向半空,似龙蛇吐信,又似剑指长空,很是奇特。导游说,山是龙头,石是龙舌。故称龙舌岩。1934年底,红军的一个部队来到这里,发动瑶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与瑶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红军还在石上写下“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等标语。后来,巨石改称红军岩,又称光明岩。
几位瑶民说,早上崔永元他们一行来过这里,还拍了录像。噢,我们又迟来了一步。五一时,我们曾到福建长汀、江西瑞金,央视“我的长征”一行也是刚刚离开。快50天了,他们才走了三分之一路程。祝他们一路顺利。
其实,桂林有许多红色旅游资源。著名的红军湘江之战就发生在桂林兴安县境内,以前我们大多数人一直还以为是发生在湖南呢!

今天的终点是泗水乡与江底乡之间的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
这里是真正的大山里啊。一条湍急的溪流弯弯曲曲流过,四面是特别陡峭的高山,山上林木茂密。因为这里有温泉,便被开发成旅游区。
空气特别潮湿,地面湿滑得很。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听溪水哗啦啦流淌,真有超凡脱俗之感。
有温泉,那就不能放过。在酒店过去的一条狭长山沟里,小溪两边砌有十几个形态各异的泉池,高低错落,如梯田一般。小池可容五六个人,大池可容三四十人。各池的温度不同,任游客在各个池中泡泉、戏水。沟两边山上的树木特别茂盛,有些枝桠竟伸展到泉池上空了。
我与同行的L先生晚餐前去泡了一回,饭后又再泡一回。晚上有彩灯照着,热腾腾的蒸汽被映成五颜六色;游客三五成群,男女老少,或动或静,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
噢,在这大山深处,既是温泉浴,又是森林浴,怎能不让人感到特别的惬意?

原始链接:http://www.diarybooks.com/diary_public.asp?id=1258823
转自:29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