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胜游记 |
[游记]龙胜游记 |
2007-07-21 163.com |
龙胜游记 前些日子随着一帮朋友来到了我心仪已久的桂林,传说中的甲天下之山水,果然名不虚传,所到之处,风景格外秀丽。我们此行目的地是以稻谷闻名的偏僻山村广西龙胜,那里的美丽风景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高山、深谷、大落差,让“龙脊”梯田周边形成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绝佳景观。 经过一夜的周车奔波,第二天清晨我们终于到达了桂林汽车站。熟悉的人领着我们来到了桂林著名的米粉店,美美的品尝了传说中的桂林米粉,那些男同胞们居然一碗不过瘾,都吃了两大碗。休息片刻,我们又驱车盘山而上,来到了半山腰的村长家,壮族人的家是很有特色的,住的是清一色的小木楼,共三层:一楼是牲畜的天地,在猪圈旁是一个厕所,每次上厕所都有一只肥猪相伴,嘿,一点都不寂寞;二楼则是人居所,客厅是宽宽长长的,透风且透光,中间大半的空间是用来堆放、晾晒稻谷,还有一半则是我们所谓的“餐厅”,矮矮的小圆桌与小小的凳子,有着极厚的民族风味。不愧是村长家,还有好几间客房供我们休憩。这里所有用水都是来自于山上的泉水,清心透骨凉。你也不用担心洗澡会冷,村长家还有热水器呢,不过他们用的是从一楼抽上来的沼气,所谓沼气是利用牛粪便和屠宰加工的有机废水以及废弃的稻穗经过发酵,集中起来产的沼气,再利用沼气来发电,即节约能源又起到了环保作用;三楼是仓库,成堆成堆黄灿灿的谷子,丰收的象征啊! 这里民风淳朴,在路上遇到村民,你只要跟他说话,他都会带着腼腆的笑容、善良的眼神回应你。村长也极其好客,准备好了清凉可口的小凉薯、酥茶,我们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小凳子上,围了满满的两桌,幸福的品尝着美味。小坐片刻便吃午饭了,村寨里有来客三碗不过岗的风俗,我们每个人碗里都被好客的村长倒满了自粮米酒,经受不住村民们的好客热情,大家三碗下肚都有些飘飘欲仙了。 在村长的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的上山了。兴奋充刺着我们每个队员的神经,石块铺成的蜿蜒小路,使我们的步伐也开始崎岖,时不时的就有人滑倒,有人摔倒,好在大家有着极强的团队意识,互相帮助、互相掺扶,甚至还有人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辟道路,渴了就捧一口山泉解渴,累了就躺在冰凉的石板上休息片刻,几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终于安全地站在了山顶上。此时的我,惊叹大自然的无比魅力,巧夺天工之手把梯田打造得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合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区域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族木楼,则被如画的景色辉映成仙宫了。此时,我真恨自己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词、句吟出美妙的诗歌来赞美它;我又恨自己不是那纯朴的山里阿妹,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我只能默默地将它留在心底。 经村长介绍,龙脊梯田主要分布在平安寨和龙脊古朴壮寨的周围。登上高处,便可将美景一览无余。由于气候关系,这里一年只种“一道”水稻。6月播种、10月收割。因此,当地人把“龙脊”四季的景色比拟为: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此时此刻壮丽的景色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了。 晚上我们把村长家大大的客厅里堆放的谷子扫到了一边,扎起了账蓬,山里的温差很大,白天还穿着短袖顶着烈日爬山,晚上却寒气逼人,我们把村长家所有能盖的东西都翻了出来,方能入睡。最美的景观则是第二天起床,推开窗子,外面的山峰是云雾缭绕,我们所处的这幢楼如同空中楼阁,人间仙境。此种心境下,我竟想像自己是一名早起的仙女。 下午我们把在来之前收集的捐赠衣物、鞋子,与买来的风铃、食物分发给村民与小学的学生,看见小朋友们穿着我们带来的T恤,玩着我们带来的礼物,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们还动手把一只风铃挂在了村长家的门前,贝壳风铃在阵阵山风下叮当作响,配上古色古香的木屋,我想世外桃园的乐趣估计就在于此吧。 此次的行程结束在让人难忘的篝火晚会中,大家手牵手唱山歌、对对联、玩游戏,载歌载舞,仿如隔世。临走前的送行,我们又重演了三碗不过岗的传说,带着几分醉意,几分兴奋,万分的不舍,我顺着蜿蜒的石头小路,迈着凌波微步飘下了山。 |
转自:http://woxhni99.blog.163.com/blog/static/16561350200610114529481/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