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龙胜归来游记 又一个金秋时节,繁忙的工作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了,终于国庆长假到了。秋天不如去桂林龙胜看看丰收的梯田吧!在桂林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这就是龙脊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 10月3日早九点出发,沿路经过南宁、柳州,终于在晚上七点抵达桂林。由于没有预订,桂林的房价是出奇的昂贵,最后终于找到一间还算理想的,花去三百大钞。休整了一夜后,于4日早九点半出发,出了桂林收费站,看着龙胜的路牌,内心好一阵澎湃激动……龙胜,等着我啊!!!十一点半左右,抵达龙胜龙脊景区,门票每人50大钞,不便宜呀!还看到了两辆湛江的标致,异地见同乡,大家都摇下车窗寒酸了几句。开始大塞车,平安壮族梯田那边是人满为患,交警大哥示意已不能通车了,那就走金坑红瑶梯田景区吧。或许是要考验梯田“朝圣者”的虔诚,那山路更显得崎岖险峻。由于这边是新开发景区,崎岖婉延的小路还没修好,沿路还有炸山工程,满路的碎石子,十多二十公里的路,就花掉了近两小时才到达。停车场倒是蛮大的,停车费五元(温馨提示:当停车场工作人员问你是否过夜时,你就说不过夜,又可以省五元)。一进景区很多的瑶族妇女来热情要帮你搬运行李(当然不是免费的了,十多二十块),算了,俺身强力壮的,还是免了吧!可能是缘份吧,又遇见一位挺纯朴的瑶族妇女,招揽我们到她家住,二十元一床位,她的妈妈还免费为我们扛行李。沿着山路往上爬,到达住宿的田头寨已是下午的三点。他们的房间非常干净,很怀旧的样子,全木的家具,还有阳台上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不一会儿,他们就张罗了一席的美味饭菜,静静地在餐桌边边吃着美味的家常菜,拉拉家常,那真的是一件非常惬意而且又很温馨的事.在凉爽的山风下开始享受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农家餐,品尝了他们的腊肉,野菜,水酒,吃完房东为我们做的鸡宴后已将近四点。时间尚早,我们先到了距离不远的二号景区,七星伴月景点,真的就好像有七粒星星伴着一轮弯月,在景点上又拍下了许多的照片留念。山里的夜来得特别早,五点多就天黑了,每家每户开始飘起浓浓的菜汤香味,垂涎中…… 山里的夜,只听到虫子和不知名小鸟的叫鸣,有一家寨子还开了卡拉OK,听着游客悠扬的歌声,别有一番风味。没有什么消遣,洗完澡后九点多睡觉了。在瑶寨度过了一个宁静而又舒适的山村之夜,习习的凉风送来了竹喧鸡鸣。木质的吊角楼里是干燥的,总能闻到木头的清香。让人不得不佩服民族智慧的累积,哪里的民居都是最适合当地的居住条件的。木头的清香还有助凝神和睡眠,连我这个出了门就睡不好的人,在一片虫鸣声中总是枕着木头的清香一觉睡到天亮。看看也睡不着了,五点半钟起床,急忙拿一支手电筒叫上家人出发,走在寨子间的小路上,不时村民家里养着看家的狗向我们"友好'地叫着什么,好像在向我们指路似的。费了不小的工夫,找到上山的路,顺利登上观日台,已有很多朋友架着长枪短炮对着山的那边,东边微微露出一丝霞光,但天公不做美,太阳大叔只稍稍露了一下脸就躲往一边了,但它已向我们展现了朝霞的美妙!继续往山上走,遇上一个在广州工作开车来广西旅游,他雇了旅店的小孩带路参观,我们一块做伴,登到高处,放眼远眺,美不胜收,景色尽收眼里,梯田里金黄的稻子层层叠叠,一阵风吹过,沉淀淀的稻子纷纷点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不由感叹瑶族先民那极富想象力智慧,勤劳的瑶族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开垦出现在的梯田。听当地的瑶民说梯田一年四季分别有不同的风景,春季春雨下后,梯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在轻盈的田水里快乐的生长,蕴育着希望,冬天,皑皑白雪则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在山上饱看景色后下山吃过午饭,准备下山返程,恰好路遇瑶族同胞在起新房,瑶族同胞的房子都是木制的高脚楼,好奇心起,观看了一会,只见一群瑶胞不用一砖一瓦和一钉,全凭事先做好的木柱和竹子在空地上不一会就立起了房子的框架,不由再次感叹瑶胞们的精湛建筑工艺。至此,龙胜梯田之旅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