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5国庆游记之龙胜梯田 |
[游记]2005国庆游记之龙胜梯田 |
2007-07-23 17u.com |
“有的时候我们的梦就如烟花一样的短暂,但只要曾经拥有了灿烂,我们又何必去计较太多?” ——罗卜 瑶寨故事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梯田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反正我是觉得亲切的。这是我第二次来看梯田了,三月份时,每一块田都是光秃秃的,除了一道道曲折的田脊,根本就毫无美感可言,那个时候,真正吸引我的是瑶寨。 我是一个善于怀旧的人,也会在不经意间让我的文字充满感伤,也许是因为我的前世是个落魄书生吧?今年三月从梯田回来后不久,我就开始异常的怀念起那的瑶寨来。时常会有回到瑶寨的冲动。怀念那儿静寂的夜色,怀念那儿古朴的木楼,怀念那儿艳红的瑶衣,更是怀念那的人儿。除了泸沽以外,我从没有如此的怀念过哪一个去过的地方,金坑的风景并没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但我在那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在那读到了一点点的历史痕迹。 当夜幕降临时,沿着那条蜿蜒向上的大石板路,我们终于抵达了田头寨。一个将近二十户人家的瑶寨。还是那些阡陌交通,仍然鸡犬相闻,木楼依然古旧,但奇怪的是我总觉得这一个夜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负重上山走了40分钟,累虽累,但很明显大家的兴致都还不错。投宿在早已定好了房的田梯旅馆,大块朵颐、推杯把盏之后,便决定去感受感受这瑶寨的夜了。 同行的12是一个开朗、爱狗的女孩,有些感性、也有些神经质,是一个不错的朋友。边走边聊,发现这个曾让我魂牵梦系的瑶寨已经逐渐喧嚣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黄金周的关系。这个曾经质朴、古典的寨子留给我的夜的印象本是大片大片的黑暗中孕育着宁静祥和,瑶民早早歇息,只是偶尔有些许被惊起的狗吠声如鸟翼般掠过夜空,但是现在我眼前的寨子的夜有了按摩浴足,有了霓虹彩灯,还有了鬼哭狼嚎似的卡拉OK。路上偶遇了一位卖烟花的小贩,随意挑拣了一些,我们决定向寨子的最高处三棵树走去。“三棵树”因门前有三棵600年树龄的杉树而得名,是寨子的最高处,比它高的还有另外两栋房子在旁边的山头上,但当地人说那都是外来户,不是他们瑶寨的人,那是占据高处起“观景楼”来赚钱的。 “三棵树”比起几个月前多了烧烤摊,多了卡拉OK——不过歌倒都是老歌。我们在那点燃了烟花,冲天而起,并不璀璨,但耀如明星,“啪”的一声爆响之后,给夜空留下的就只有回忆了。12玩得很开心,像个快乐的孩子,但当我们坐下来聊天时我才发现其实我并不了解这个女孩,原来她也是个深信“难得糊涂”的人。这是一个嘈杂得花样百出的夜晚,虽然与我记忆中瑶寨的夜大相径庭,但我们依然快乐。因为有朋友相伴的日子,就有天使的祝福,就有笑声环绕。 第二天被众人吵醒,我竟是最后一个起床的人。恋恋不舍地离开被窝,大家走在等着我了。又是一个没有日出的早上,云很厚,一如我未尽的睡意。众人兵分两路奔向一、二号景点。跟着我走的人很少,连我在内只有7人。这也好,人少有人少的清闲。没曾想到了那最佳观景点时,竟已是人头攒动,黄金周毕竟是黄金周,眼前的观景台哪还能找到半分3月份时我一人独享美景的悠哉?12与卡拉的兴致很高,各租了一套红瑶衣服穿上留影。一直不明白金坑的瑶族先民为什么会选择红色作为了他们衣服的主色调?当瑶民行走在田间地头时,无论是四五月份的水光粼粼还是九十月份遍地金黄,都能将辛勤的瑶民红红火火地彰显无疑。眼前的稻子都已收割了不少,但远处依然是金黄一片,透过取景框看着那两个开心的女孩,发现这红色的瑶衣与金黄的稻田竟搭配得如此的和谐灵动。 站在一号景点的观景楼极目展望,金黄金黄的梯田确实壮观,确实赏心悦目,层层叠叠、充满曲线之美的梯田在凝重中昭示着丰收的欢跃。山是高大的山,人是勤劳的人,若非如此完美的搭配,又怎会有今天这响誉海内外的梯田呢?“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站在这梯田的颠峰,心情大畅,胸中抑郁之气不吐不快,一呼一吸之间,顿时便有了神轻气爽的痛快感。 离开的时候,我暗暗许下了一个心愿:希望明年4月开春播种的时候我能再来金坑,能在这田头寨拍下世间最绚丽的日出和晚霞,能亲手播种丰收的喜悦!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2813.html1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