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豆社区里一篇写家乡梧州的文,忍不住贴上来了 |
[游记]红豆社区里一篇写家乡梧州的文,忍不住贴上来了 |
2008-05-22 sina.com.cn |
原文地址:http://hongdou.gxnews.com.cn/forumview.asp?td=0&topic_id=1520580&pagenum=1 近期关于梧州的伤心新闻太多了,思及在梧州几年的种种,心里的感动与温暖还是留存的,特发此贴,纪念我在梧州逝去的青春并表达对梧州之怀念! 水那头,有座城市叫梧州 如果说,一个人对一个城市也会产生感情,那么这份感情,不会是爱她的外表、她的美艳、她的功名利实禄,而应该是她的灵魂。她灵魂里的奋争与歌唱。 有人说,城市也会有城市的性格。步行于梧州的街头,在感受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时常会想这样的问题。 “你喜欢梧州吗?“ “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梧州平凡得如同中国千百万城市里的一座。 发现梧州的平庸,或者说认为梧州平凡,正如发现这城市的狭小,交通的拥挤一样,成为无数人的心理落差之一。想当年,曾是“小香港”的梧州,艳羡于“黄金水道”的人们,在第一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撞见的却是低矮与错落不一的楼房,还带着未雕饰的红砖的山脊,心里的某种感觉登时崩塌。再如果是曾踏遍了名山,走过了繁华都市的人,遭遇梧州的瞬间无不感觉到了难题。当年的盛名之炽之热,留传后世当至少也不输人后。印象的幻灭发生在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之间,所以难免会心生失落。 我也是经过这种失落的。记得提着行李出现在河东汽车站的第一瞬间,我简直为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拥挤的人群与车辆穿梭于狭小的停车坪里,土旧的候车室的墙壁上有着一层不知是真尘还是原本就如此的黑幕,往来游走的人们口里不知口里嚷着什么,小贩的叫卖与摩的司机的拉客声纠缠在一起,牵动着这个城市的神经。一切堆砌出浮生庸碌,带着听不懂的语言和看不懂的神色。 那些浩瀚的绿波呢?那些繁忙的往来行船呢?那曾作为历史古城的悠悠风韵呢?那些汇集在“东大门”的种种货物呢?我忍不住揉挤眼睛,还好那蓬伞下的“欢迎新学子”横幅给了我一丝安慰。第一眼的梧州,没有接新生的师兄们给我的亲切,于是忍不住戏谑,鸳江秀水的妩媚里原来只是一片水雾迷蒙。 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梧州,古老而新生,激情而颓废,破败而虚华,温柔且残酷的梧州。浪漫诗文里的山川秀水屈指间不过是弹凡之地,公交车用半小时东西贯穿的行程验证着这个城市的瘦小,然而就是这方弹凡之地,却也倔强地向每个人心里散发着光芒。如同一本古久的诗册,经过复印之后在广泛传播,在古老的韵味里带着清新的油墨清香。或者,梧州本身就是对于历史的一种颠覆,他以他自己的方式生活与休养。 在梧州,有着钢筋水泥的堆砌,执着地表现着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向往;在梧州,也有着不经粉饰的天然,深深的山洞与赤裸的红砖朴实里透着一股苍凉。打不开梧州的心结,是留恋过往还是向往再辉煌,打不开是迷惘,打开了,便是摸不着触不到的迷离的目光。 这里有延续千年的上古传说,也有着泊来文化深深的烙印;这里有粉饰一新的步行街,也有着污迹斑驳的破旧骑楼;这里有一掷千金的香客,也有着露宿街头的浪荡流民;这里有公园里的棋友牌客,也有小歌厅里的竭嘶哭嚎。有山,有水,有城市独特的华章,这里是一个立体的城市,行行色色、色色形形,是真实的平凡朴素的人的蜇居天堂。 三年一变,千年一叹。沉寂了好久的城市也发出震天的呼喊。骑楼成城,长堤成畔,河滩成港,翻开外衣,拉出里面破旧的棉絮,换上精致的小夹袍,这个城市在一年一年给人以不同的感想,是虚华的追赶,也是历史的延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7cfd6010005w1.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