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的时候,总有朋友在晚上打来电话:“我在雅山呢!太美了!来看看吧!”然而都是工作的原因,让时日托到了冬日,才有时间看上一眼,那还是几天前的一个夜晚,和外地友人乘车经过乌市雅山隧道,她忽然惊呼:“那是哪里?太美了!”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可不是嘛?灯火缤纷灿烂,把整个夜空都点亮了。“那是妖魔山。”我告诉她。“妖魔山?怎么会这么漂亮?”她皱着眉头,很不解。 从以环境恶劣而闻名到美得让人过目不忘,是值得一看的。我陪她登上了雅玛里克山。一路上便给她讲了雅山的历史。 这山以往有好多名字:“福寿山”、“灵山”。1986年才改名叫“雅玛里克山”。它还有一个俗称,叫“妖魔山”。 雅玛里克山过去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荒山,地处乌鲁木齐市上风口,面积40平方公里。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荒山裸露,干旱少雨,再加上地形复杂,大风吹起时,尘土弥漫、飞沙走石、风声呼啸,像是妖魔在作怪。在《西游记》中,此处就是妖魔鬼怪居住的地方。 近几十年来,由于雅山外来人口猛增,破旧房屋遍地,致使垃圾成堆。上千吨垃圾,严重地污染了整个地区。 就是这样一座山,一座提起来就会让人皱眉的山,如今却变成了旅游胜地。 夜色中,我们乘车而上,到了镇妖塔,市区的夜景尽收眼底。从东到西,以公路为线,各色亮光,把整个乌鲁木齐市的夜晚装扮得分外妖娆。不远处,隐约可见的“五一星光夜市”招牌熠熠闪亮,烤羊肉、抓饭、拌面、凉面、原汁原味的酸奶的香味,仿佛都扑鼻而来;近处草木四起,茂密的树林在夜色中显出几分神秘。 同行网,旅游同业, 整整八年,植树种绿,雅山1.2万亩山坡地终于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多年不见的动物又回到这里安家落户。 站在雅山上,这里虽然还有雪,有风,却很难再扬起尘土。草、树都像是给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多大的风也刮不起尘土了!一位在山脚下长大的居民向记者介绍,以前,经常有人在这里开山、放羊。人挖羊啃,本来就不多的植被被破坏的精光。只要一刮风,漫天的黄土遮天蔽日,多年来,常见的鸟类几乎绝迹。 这里的精品园,除了近处的果树长廊外,最宜人的是音乐喷泉广场。在旅游季节,每晚由沙依巴克区艺术团围绕“梦幻之旅”主题举办歌舞晚会。旅游观光者一边观赏乌鲁木齐夜景,一边欣赏新疆民族歌舞,一边品尝民族风味小吃,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走过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我们来到了一座观景亭。坐在亭子里,山上及市区景色尽收眼底。 现在这里不仅绿,而且亮。亮化工程是雅玛里克山改造的重要内容。沙依巴克区投入200多万元,安装路灯数百盏,在精品园休闲广场、镇妖塔、污水处理厂、开发中心等设施上都安装了探灯。数百盏路灯已成为夜晚这里的一大景观。为保持原有景点的游览效果,沙依巴克区对镇妖塔重新进行了维修,对宝塔周围进行了改造美化,装上了彩灯。华灯初上,九层宝塔更显得雄伟壮丽。 今年,沙依巴克区政府投资100万元兴建的“九九世纪亭”免费向游人开放。亭子高约15米,亭顶直径为13米,由9根圆形柱子支撑,为钢结构外挂式大理石组成,周围有80个地埋式射灯,亭顶部中间有两个空中玫瑰彩灯,亭子栏杆为汉白玉,地面是防滑大理石。“九九世纪亭”现在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随着人工绿化面积的增加,灌溉的配套,雅山植物群落内植物种类、数量也在明显增多,密度也明显增大,丘间谷地和个别阴坡植被覆盖率已达95%以上,已初步形成了城市森林体系。雅山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城市“绿肺”功能。 2004年,由广大市民投票评选,雅玛里克山以“妖魔山”的传说和优美的环境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如今,当你登上雅山,映入眼帘的是潺潺流水,片片苍绿。昔日不毛之地已成为游人春日踏青、酷夏避暑、秋夜赏月、隆冬观雪的好地方。现在,每天大约有上万人上山晨练。在旅游旺季,每天到雅山旅游的外地游客人数达3000多人次。 沉睡的雅山终于醒了。昔日的荒山秃岭不仅绿了,而且美了,有了山的灵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沙依巴克区的亮点、乌鲁木齐市的景点、旅游的热点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63 次, 发表于 11点11分, 推荐给好友 飞与紫瞳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