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丝绸之路游记(六)乌鲁木齐 |
[游记]丝绸之路游记(六)乌鲁木齐 |
2008-06-27 sina.com.cn |
乌鲁木齐 带着满身鸣沙山上的黄沙,带着对敦煌的依依不舍,带着不能在鸣沙山上看日落的遗憾,晚上八点,我们马不停蹄跨上了继续西行的火车前往乌鲁木齐,开始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行。 敦煌的导游告诉我们火车开出10分钟左右,有一片”“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林,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的胡杨,让我心驰神往,我和儿子目不转睛,一个守着左边的窗,一个守着右边的窗,祈盼能一堵胡杨的风采。半个小时过去了,窗外除了沙滩还是沙滩。不知是那片胡杨林太小还是离我们太远,让又一个遗憾留在了敦煌。 一边吃着敦煌的李广杏,一边观赏着窗外的风景,尽管依然是黄沙大漠,却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喜上眉梢。红彤彤的落日下,浩茫无涯的大漠瑰丽无比,耀眼的光芒让寂静的大漠变得欢快,让凄风黄沙变得温驯。好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莽图。曾见过高山的落日,也见过海上的落日,大漠上的落日却让我迷醉,虽然没有山水的烘托,却有山一般的气势,水一般的柔情。 经过14小时的长途颠簸,火车终于在七月九日上午10点多钟到达了新疆的省会----乌鲁木齐 。和所有的大都市一样,这里高楼大厦林立,立交桥纵横交错,街道繁华而拥挤。街上最亮丽的还新疆的少数民族的本地人,他们大大的能放电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总是让你忍不住回头多看他们一眼。 这天旅行社没有安排我们去景点,而是自由活动。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乌鲁木齐嘴里就情不自禁地不停地哼着刀郎的那首风行大江南北的《 2002年的第一场雪》,因此,我们首先想到要去的地方,就是那个曾经让刀郎思绪万千、激情四射的“八楼的二路车”。翻开密密麻麻的乌鲁木齐地图,找了半天,终于在北边找到了八楼,坐了一小时、转了二趟公共汽车,终于到达了八楼。“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这句 浪漫而神秘的歌词,让众多歌迷迷惑,二路汽车怎么停上八层楼的?呵呵,八楼不过是个站名而已。“八楼的二路汽车”站和所有的公共汽车站一样,一个站牌、一个站台,不同的是站台的后面有一座八层的仿苏式带民族特色的大楼,这座大楼是乌鲁木齐最早的高楼,原是乌鲁木齐的市政府,现在是昆仑宾馆,当地人就叫它“八楼”。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个普通而平常的车站,怎么就给了刀郎那么浪漫、那么激情、那么火热、那么缠绵的灵感,写出了那么家喻户晓的歌。 我们去的第二个地方是乌鲁木齐的二道桥----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巴扎是维吾尔族语,意思是:集市。这个大巴扎是乌鲁木齐最繁华的商业区,商业区的中心有一个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非常的壮美,这是在内地都市里难得一见的建筑。走进商场琳琅满目具有新疆特色的商品让你目不暇接,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儿子很想买一把精美的新疆佩刀,但由于飞机不允许携带,只能望而却步,在工艺品区他最后选择了---“不看”、“不听”、“不说”三只骆驼骨雕刻的猴子,以作为纪念。在食品区我们吃了很多很多,馕(一种烤饼)、烤全羊、哈密瓜、抓饭......,大饱口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636b01000brg.html1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