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谁遗明镜照天颜———天池游记 |
[游记]谁遗明镜照天颜———天池游记 |
2007-08-02 sina.com.cn |
谁遗明镜照天颜------天池游记 四月下旬,我有幸去了天池。我们早上从乌鲁木齐出发,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天山。 天山在新疆的中部,东西横亘2500余公里,南北宽度250至350公里,在我国境内绵延1700公里,有多种植物带,山顶终年积雪。 在中国的古籍中,约与《山海经》同时代的《周穆天子传》中首次明确地提到天山,记载了周穆天子应西王母之邀,畅游天山。 上天山,需经过一线天。一线天,两边峭壁紧紧夹着公路,据说这是西王母为了让周穆王上山而用簪子劈开的。一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冰凉的雪水潺潺而下,清澈透明。车至半山,有一小小的水塘,人称西小天池,据说是西王母的洗脚池。 依着山势而上,看着四周的绵亘大山,一种巍巍天山的磅礴气势震撼人心,让人豪情顿起,雄心万丈。 天池,是由天山的雪水融汇而成,面积约4.9平方公里。我们到天池时值四月下旬,山上凉风阵阵,冰面未化,白茫茫一片,在和熙的阳光下,晶晶闪亮,如一面明镜一样。 天池四面环山,雪松苍翠,密密匝匝,宛如守护在天池边的卫士一样。到天池来的游人如梭,来往不绝。站在“天池”石边,眺望远处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峰,峰顶积雪皑皑,云雾缭绕,欲隐欲现。和旁边的另两座高峰一起,宛如怀春的三姐妹一样,羞羞答答。三座峰峰顶积雪终年不化,也吸引了不少的登山勇士来征服。近年来,为了安全,新疆政府已经明文规定,攀峰必须要经过人民政府同意方能进行。 在天池的东面,有一座道观,那是祭奉西王母的。它经历了多次磨难。今日又得重生,香火旺盛。天池边上有一棵榆树,那是天池周围唯一的一棵。据说当年西王母在瑶池(即今天池),宴请众仙,但却漏了水精,于是水精便要作乱,西王母摘下头上的玉簪将其钉在天池下。久而久之,玉簪便化做了榆树。说来也怪,不论怎样,天池的水面从来都没有超过这棵榆树,故人们又将其称为“定还神针”。 从古到今,许多的文人墨客,名门贵人都到过天池。全真教的掌门丘处机在赴蒙古为成吉思汗传教时,就到过天池,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吟道:“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于佑任对天池“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极为称道,郭沫若也有“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由衷赞叹。 天池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爱护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c6bb1f010006p81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