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山-遨游搜会员日记

[游记]红山-遨游搜会员日记

2007-09-06    auyou.cn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景点是红山公园,下面我就把公园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红山是首府乌鲁木齐繁荣发展的象征,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红山连同红山宝塔还是乌鲁木
齐的城市标志呢!初到乌鲁木齐的朋友都会对我们眼前的宝塔感兴趣,为什么要在红山顶修建一个醒目的宝塔呢?因为在1785年—1786年流经我们脚下的乌鲁木齐河连续两年洪水泛滥,就有人传说:红山原本是天山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祸害人间,瑶池西王母得知恶龙作怪,飞来一剑拦腰截断,顿时恶龙化做了两座山(红山和雅玛里克山),西王母的宝剑也化做了乌鲁木齐河,从此赐给这一地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花木葱茏,瓜果飘香。而现在的红山,仍不安分的向雅玛里克山上爬去,如果一旦两山会合乌鲁木齐河就会被阻断,乌鲁木齐城区就会变成一片汪洋泽国,所以在1788年乌鲁木齐都统尚安——一位迷信的满族地方官员,为“镇山锁水”,便下令在两条“巨龙”的头上各修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塔”(塔高10.5米,为八角楼阁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终于镇住了红山的西移使乌鲁木齐免受水灾。说来也奇怪,时到今日乌鲁木齐地区也没有发生过洪涝灾害。因为这个古人就把红山和东边的博格达山联系在一起,视为神灵,敬畏备至。远在厄鲁特部落牧居乌鲁木齐期间,牧民就在红山顶上筑起了一座祭祀神灵的“鄂博”,牧民远远看见“鄂博”都要下马行礼,以示敬意。
传说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红山真正的形成是距今约8000万年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红山跟南天山一起崛起,而且可以说红山和喜玛拉雅山脉一样年轻,本来红山与对面的雅玛里克山同属一条山系,由于准葛尔地区产生南北向心应力,便产生了沿经乌鲁木齐河的南北断裂,从此一条山系分为三座山:红山、蜘蛛山和雅玛里克山。
在两百多年前,清王朝把博格达山作为永镇西陲的象征,把他称为“灵山”,为把红山作为“遥祭”博格达的圣地,清政府派遣驻守乌鲁木齐的地方官元于1779年,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玉皇庙”,庙内供有玉皇神位,雷神,电神,风神和雨神的牌位,并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庙会。
其实,早在公元640年,唐朝廷就下令在乌鲁木齐地区大兴佛事,红山便一度成为“比丘”们顶礼膜拜的圣地,因此在山脚下大兴土木,建了地藏寺、北斗宫、大佛寺等,著名的龟兹翻译家鸠摩罗什于公元400年左右用汉文译成的300多卷佛经,完整的保存在大佛寺的经箱里,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都要供展一次。从四月初八的佛教盛会延续到四月十五的庙会期间,山上山下的各庙全都开放,庙内钟鼓齐鸣,乌鲁木齐的都统大臣都要代表朝廷,率领文武百官,带着牛羊香帛,齐集于红山顶上,向东遥祭博格达之神,祈保西陲安宁,风调雨顺,物阜民康。后来,庙会又渐渐地由祭祀活动演变成了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庙会期间,城里城外的男女老少,杂艺百工,都从四面八方云集红山,杂耍说唱,大戏小吃好不热闹,决不亚于北京的天桥儿。当时,沿我们脚下的乌鲁木齐河东岸,有一条南北方向的碎石路,专门在庙会期间进行赛马活动,只可惜这些文物古迹在盛世才国民党统治时期,都以破除封建迷信的名誉拆迁了,现在古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断砖残瓦了。就这样,延续了几百年的红山胜境,到解放前夕,就只见孤塔寒月,不闻鼓乐人语了。
沿着天阶而上,站在红山之颠是不是有一种“登红山而晓乌鲁木齐”的感觉呢?我们现在看到的郁郁葱葱的红山,并不是自古就是这样的,而是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政府出资,用水泵将水抽到山顶,并挖石换土,绿化红山,现在红山的绿化面积达58公顷,辟园筑湖,建成了这座总面积达506,000平方米的山顶公园,而且还兴建许多游乐设施(自己介绍)。昔日的荒山,如今已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佳景,成为首府各族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我们身后这尊汉白玉雕像,他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有许多朋友问我,林则徐在沿海地区禁烟,为什么把他的雕像立在离海这样远的新
疆呢?据史料记载,林则徐在职总督期间,虎门销烟,镇守海防,屡挫英军,得罪了清政府的投降派,终遭诬陷而被革职充军伊犁,途径乌鲁木齐时,登临红山,写下了:“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的诗句,表现了林公被革职边疆,但壮志满怀的豪情。
朋友们,当您登高感受风劲起时,乌鲁木齐市也就尽收眼底了。好了,现在自由活动一小时,请大家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安全,一小时后,山下正门口见

转自:http://www.auyou.cn/diaryinfo-2750.html2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