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字体:大 中 小 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辽冀蒙环渤海经济圈,毗邻京津塘和辽中南两大经济发达地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东部,与母城相连。开发区创建于2002年4月,同年12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3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扶持的20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之一。人流、物流、资金流相对集中,区位优势独特。 一、组织管理 随着赤峰市中心城区的西移和旧城区的北扩东进,拉大城市框架战略建设全面启动。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开发区由市级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内土地、规划、建设及入区项目审核等实行统一管理,封闭运行。 二、投资环境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北方文明的摇篮,是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策源地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八五”时期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 “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了中华民族八千年的文明史,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三千年,被史学界命名为“华夏第一村”。赤峰同时还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诞生地,“中华第一龙”的故乡,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生态城、文明城、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全国50佳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等荣誉称号。 三、交通条件 开发区交通运输条件良好。铁路直通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山海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有定期航班往返于赤峰与北京、呼和浩特之间。除便捷的航空、铁路交通外,与市内县级以上公路交汇成网,在建的赤峰至朝阳、赤峰至通辽、赤峰至大板三条高速公路自开发区内穿过(开发区内有入口),且均能在2006年底前交付使用。南同京沈高速、西同京承高速、北同内蒙古贯通东西的一级公路大通道相连接,与东北地区和京津塘地区形成高速公路网。距北京(公路)486公里(航空距离380公里),距沈阳(公路)516公里(航空距离460公里),距离锦州港271公里。 四、基础设施 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 3.8平方公里,开发区内根据企业的实际入驻情况,分阶段实现道路、供水、供电、供暖、电信、排水、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即“七通一平”)。 五、地理气候 赤峰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地理坐标为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被国家权威专家论证为全国风资源最好地区之一,风能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