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哈巴 |
[游记]白哈巴 |
2007-07-21 sina.com.cn |
下面是从网上找到的资料剪贴在一起的。 楚尔乐器以喀纳斯湖六道湾里生长的一种植物,扎尔特草为原料。取其茎部,剔除表皮,长短和吹奏者的臂长相当,以低部4-3-4手指宽挖三个小孔,乐器就制作完成了。相传与一千年前历史记载的“胡痂”乐器相妨。吹奏者以牙齿咬着楚儿上口的一半,以舌抵孔,凭肚中丹田之气,开口而奏。喉咙发声,又引起乐器的共振发出另一种声音,就能吹奏出一曲美妙如天籁般的音乐。 图瓦民族曾有这样的一个美丽传说。有一位图瓦青年,因为吹奏楚尔音乐而耽误了放牧的时间。于是他的妻子十分伤心,就离开了他。图瓦青年并没有阻拦,只是拿出了楚尔吹奏起来。歌声如泣如凄,忧伤回荡在喀纳斯湖的旷野之中。妻子听到了丈夫的歌声,又重回到了图瓦青年身边,誓言永不分离。 但真想要吹奏楚尔乐器,相当艰难。德尔里西,图瓦民族中最年长的一位楚尔乐器吹奏者,现年已六十六岁有余。从十三岁起学习楚儿音乐,一年妨只能吹出声音,三四年后才得以一口气,吹出一首响亮而完整的曲子。现年事已高,只有在寂静的房间换几口气,才能听到完整的一曲楚尔音乐了。 有“图瓦音乐活化石”之称的新疆少数民族古老音乐传人额尔德西老人,因肺癌晚期,近日在位于新疆阿勒泰喀纳斯附近的家中安然辞世,享年68岁。他的去世标志着新疆古老的图瓦乐器——“楚尔”正式远离人间,成为人间绝唱。而在天国,老人又可以重吹这支神奇的乐器。 图瓦人是蒙古人的一个部落,居住在新疆喀纳斯湖附近的山中,人口不足300。额尔德西是图瓦人中惟一会吹“楚尔”的人。 “楚尔”是一根简洁又奇怪的笛状物,用喀纳斯湖一道湾特有的一种“扎拉特”草的茎秆做成。笛上开有三个孔,都开在笛的下端。最下面一孔离端口四指的距离;第二孔离第一孔三指;第三孔与第二孔有四指距离。“楚尔”呈淡褐色,空心,上粗下细,几乎没有重量。 就是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乐器,却记录了图瓦人数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楚尔”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委婉;一会儿急促,一会儿舒展。曲目大多表现了动物和鸟类的生活。由于图瓦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楚尔”曲谱全靠口耳相传。喀尔德西老人祖上传下三支曲目:《黑走马》、《受伤的熊》、《百鸟欢歌》。老人自己创作了两首曲子:《美丽的阿尔泰血脉》和《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据老人生前介绍,“楚尔”演奏十分不易,他8岁那年开始学吹“楚尔”,光吹响它就要下三年工夫,十年后才能演奏曲目。 “楚尔”的声音有“天籁之音”的美誉,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为让这种民间音乐和文化能传承下去,几年前图瓦人所居住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把额尔德西老人吹奏的曲谱进行了整理,并动员额尔德西老人吸纳了8名儿童学习“楚尔”的制作与吹奏技艺。但老人还没来得及完全教会孩子,就永远走了,走到了天国,在天国吹响这人间的绝唱了。 苏校长能吹响,我们没有听到整支曲子,不知道他算不算真正会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9ccda901000aqq2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