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飘蓬北疆-禾木喀纳斯散记三 |
[游记]飘蓬北疆-禾木喀纳斯散记三 |
2007-07-16 live.com |
November 22 飘蓬北疆-喀纳斯散记(下) (续前) 10月5日 多云 晚上屋子很暖和,睡的很舒服,所以早上精神饱满。在屋外刷牙时发现,昨天晚上山上一定一直在下雪,雪线的海拔下降了不少,海拔2000米的观鱼亭应该已经是有积雪了吧。 原计划今天是坐景区的专线班车去白哈巴,但木屋的主人告诉我们,他可以联系吉普车载我们去,还坐班车车费要便宜,一个人来回180元,景区班车班次少,且来回要200多元。大家商议后,绝大多数人都决定乘吉普车,少数不去的队友们就在咯纳斯自由活动。 因为我们人多,共包了6~7辆吉普车,等所有联系的吉普车都来齐,已经是10点左右了,所有的司机都是当地人,每车一般都坐四人,我乘上了第二辆出发的车,吉普车从去观鱼亭公路半路处开下土路,越过栅栏缺口,开入雪山。 路况很差,坑坑洼洼,车上的人一会东倒,一会西歪,呼叫声不绝,不过非常刺激和有趣,比坐规矩的班车有意思多了。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很多道路都很泥泞,有些道路基本就是一条小河,两道车辙就是两条水道。 从山下到山上才1个多小时,景色就从秋天变成了冬天,大家都非常兴奋,如愿以偿见到了咯纳斯的雪景了,我们太幸运。(发现每年五一、十一我好像都可以看见雪) 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山谷,车停下,等后续的车辆,我们则下来玩雪。 太阳被厚厚云层遮住,所以那个冷啊!哆嗦,在雪地上跳跑着,打雪仗,看见有人在雪地上摔倒,大家都冲上去笑着踩几脚,嘴里叫着“小强!小强!”。 上图就是南坡和北坡对比的照片,北坡上覆盖着很多雪,雪非常的干净,像粉一样,可以捧在手上吹起。 太冷了,大家玩了一会就缩回了车上,车到齐后继续出发。后面的一段路因为雪厚,把车辙印记都覆没了,司机从地面上移动和联通的线缆埋设标记小水泥桩辨路而行,突然有一段下坡雪路,坡度有35度,那样的坡度再加上积雪,是不可能靠刹车把车完全刹住的,只能靠司机技术,一口气拐下去,我们的司机大叔是位四十多岁的老司机,水平非常高,有惊无险地开下了此坡。 后来路上看到一些伐倒的树木,估计村民盖房的木材,还没来得及用马匹拖下山。 下完了雪线,来到了公路旁边,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等后车到齐。吉普车只所以车费比景区班车价格低,就是因为绕走了山路,躲开了公路收费站,把买路钱省了。 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好暖和。附近牧民牵来了马匹让我们骑马拍照,不过也是要收骑马钱的。女生们拉着司机们合影拍照,几个新疆司机的确长的非常漂亮,我们队里女生多,司机们格外热情,不管摆各种造型配合。 等了30多分钟也不见最后两辆车过来,估计是遇到事故了,比较担心他们,领队见心等人都在最后的车上。司机们说没有关系,耐心等就可以了。结果又过了20分钟,终于看到了后面两辆车到来了,原来是前一辆车下雪坡时,轮胎打滑,别着轮子,侧滑擦碰了,问题还不算不严重,车身没有明显撞痕,人都没事,平安就好,互相问候后,我们继续向白哈巴村出发。 下午一点多,终于来到白巴哈村入口,这里有村子自己的收费站,说不让我们的吉普车进去,所有的人都要转乘他们的马车进村,一个人坐一次马车要10元钱(好像是,有些忘记了),早就听说白巴哈旅游搞的不太舒服,都是商业味道,乱收费,果不其然。远处有块车站牌子,原来咯纳斯的景区专线班车停靠终点就是处收费站,我们有吉普车却还要换马车,耽误时间不说,看着远处几十辆花花绿绿的马车,并没太大兴趣。领队和他们收费站人员反复商量,最后商谈每辆车付了些钱了事,然后全车队都开进了村。真是不知道这样村子旅游如何搞的好,短视的行为。 吉普车经过村子没有停下,一直把我们送到了边境管制区边界,告诉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这里是禁区边线,只要回向村子方向走可以了。以前曾经听说有游客无知进入军事管制区,被边防军盘问等情况,所以乖乖听司机的话,就在附近拍拍照片,然后向白哈巴村走去。 这里就是中国最西北地区的边防站了,雪山的背后就是异国的土地了。看着军营的五星红旗,肃然起敬,很好的公路,路面却很新,偶尔有军车开过,这里没有设置边境口岸。 在主要道路关键位置有布置碉堡,虽然没有什么美感,不过时时提醒我们这里是庄严严肃的地方。 很多去过白哈巴和禾木的人说,见过了禾木,白哈巴就没什么看头了。现在身处白哈巴,虽然我承认白哈巴也是美丽的,但是民族性和内涵性已经失去,无法和禾木相比,希望禾木能长久保持它现有的优点和特色。 站在一个高坡,看着白哈巴村,坡上立着一块艺术字的“白哈巴村”石碑,刚想拍张照片,后面就有村民提醒我,需要付钱拍照的。。。 村子的木屋和禾木比,总觉有些布局有些杂乱,商业招牌很多,各种旅店和饭店处处是,很像是来到了哈纳斯的生活区。 在村子的宁静处,继续寻找着秋天的风景。 有俄罗斯的村庄风味,在村子上面的坡地,大家也找到了美丽的黄金大道和美丽白桦林。 下午两点,我们在村里吃完拉面,虽然饭钱贵了些,但味道还可以。 所有的队员集合完毕,带着无啥留恋的我们出发回咯纳斯了,我们对于回程的吉普车越野更加期待,对哈纳斯湖的美丽更加期待。 太阳将雪晒化,道路变的泥泞万分,车子开在上面,时常打滑,漂移效果在这里,随随便便就可以开出来。好好的在草路上开,方向盘不动,车子就屁股扭了起来,司机再把屁股扭回去。时不时还被陷在泥坑里,车子来回才冲出坑来。 在一条小溪处,两辆车一前一后开的都挺好,前后两车都打滑了,不知觉就滑靠在了一起。虽然没有撞击,但两辆车都动弹不得。车队停下,帮助车辆脱困。 司机们把车下土铲平,垫了草皮和石头,用第三辆车子绑绳子牵引,车子很快就被分开,我们又继续出发。 在司机们专业救援处理期间,大家在附近转悠放风,这里虽是一片荒野,但景色出奇的美丽,感谢那起小事故,不然就不会停车,欣赏不到这美景了。 我们回去的路和来的路不同,但同样要过大雪坡,路很窄,路的旁边就是一条小溪。我的车是第三辆,第一辆车顺利的开上顶去,第二辆却在半坡打滑,司机拼命想开上去,可是车轮打滑,车身向一侧滑去,情况非常危险,我们车上的司机赶紧停稳自己的车子,奔了上去,司机奔跑半路就拣了块石头,把一侧轮子垫住,固定牢。看着车上的人都安全下车,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样的路。司机们让我们都先徒步走上坡,他们会想办法把车子开上去。 坡上是一片雪原,大家很兴奋的在这冰雪世界拍照留念,然后一场激烈的雪仗开始了,这里的雪非常适合捏雪球,自己身中30多弹,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 发现车还没有上来,就返回看情况如何,看见司机们把土铲洒在雪上,车子的轮盘位置已经矫正,在众人看护下,车子一口气顺利的冲上坡顶,后面的车也顺利鱼贯而上。 继续上车出发,快到公路的地方,司机们把车停在河里,然后把车身洗干净,也洗去车窗上满是的飞溅泥浆,可见这一路的辛苦,他们非常爱护自己的爱车。开上了公路,我们回到住宿点,其他有些队友有继续去观鱼亭看雪景色的。下图就是莫迪同学后来的摄影作品。 后来看了她们拍回来的照片,很遗憾自己没有再上去,但那天下午我们也没闲着,没有将美好时光浪费,我们去了咯纳斯湖的湖边,同样也感受到了咯纳斯湖的魅力所在,大家用照片彼此互补欣赏吧。 后来,最后一辆车在河里洗车后,就再也不能发动了,只好在公路边叫了桑塔纳把最后一车人接了回来。 我们回到住宿的木屋拿了行李,告别了木屋主人,晚上我们会回到贾登峪住。 因为今天路上事故很多,耽搁2.5小时,所以原来下午的计划只能缩减,决定去湖边走走,近距离看看湖景。搭了区间车,达到了湖边车站。 和以前别人写的游记中不同,这里已经没有了图瓦人原始的木屋村落,取代的是现代化的别墅小屋和大人工草坪,现代休闲度假村风格,事过境迁。 顺着水泥小路,下到湖边栈道,从河口走到湖边游船码头。 从湖边看湖水是深蓝色的,比蔚蓝的蓝天还要蓝,可以遥望山上的观鱼亭,向亭子挥手,希望能有朋友能从上面看到我们。 湖岸附近的水很浅,看湖底是非常细的沙床,波纹在湖底留下水痕印记。很希望能看到湖怪,很仔细的观察湖面,湖上游船开来开去,所以预料之中的失望。 走上码头,看见多艘游览船停靠着,船票很贵,百元环湖转一圈,应该可以从远处看到木坝长堤和羊背石,看到很多游记都说游艇环湖很没意思,反正我们时间也不多,要在天黑前回到贾登峪,所以在码头合影后,我们开始回撤。 坐上区间车,这几天的咯纳斯景区之旅终于要结束了,恋恋不舍,能带走这样多无限美好的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突然有人叫:“看!彩虹!”,窗外出现了一道彩虹,横跨天穹,多么好的临别礼物啊!应该算是圆满的旅程最美注脚了。 经过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时,将早以守候的相机伸出车窗,留影下三湾美景永藏。 在车上坐满了出景区的游客,因为心情好,所以和车上几个小孩们说笑讲故事,不过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是不得了,还是了不得,说霸道也好,说嚣张也好,就是让人总觉祖国的未来很未知。 到达景区大门口,问明了污水处厂的大致位置,我们开始徒步返回前天的住宿的毡房。 前天那段20多分钟车程的路,我们今天走了近1小时左右,远看山坡前路,走的都是我们队伍中的人。我本来想走条直线快点走到,可是后面的女生却不习惯跟我走的坡路,对于我来说轻松的斜坡,她们却举步为艰,只好退回去搀她们下坡,后面的溪流草甸也看护着带路。 快到污水处理厂时,发现熟悉的毡房不见了,惊吓不小,赶紧跑近查看,看见迎面的队友提着自己的大包,简单告诉我:“今天我们晚上要换其他地方住宿了,原来的毡房要拆了”。听说行李都还在,稍安了心,走到污水处厂附近原来的毡房位置,发现毡房还有一个没拆掉,其他的都已经被拆散装到了一旁的卡车上,我们的很多背包被围堆在空地中央,打听后才知道,因为昨天开始山上下雪了,看天气估计还要再大雪,那样这里就会大雪封山了,也不太会有游客过来住毡房,没有什么生意了,也怕大雪封路以后要再回布尔津就很麻烦,所以他们急急准备搬家了,理由我还是不太理解,难道再让我们住一个晚上都等不起了么?难道是我们前天找老板喝酒把他们喝怕了?还是我们饭吃的太多,把他们吃穷了?还是我们充电充多了? 不想了,反正人家要搬了,晚上我们换到300米外的另外一处毡房去住。找齐了我的背包和登山杖,我也拖着包,出发去新的毡房占铺位去了。 到了晚上,唯一没能按时回来是叶子和她老公,他们骑马去观鱼亭,结果回来晚了,错过了末班区间车,所以后来只好雇车回来,包车费被司机斩了一刀,末班区间车应该是7点半好像。 晚饭大家都吃的不少,估计这几天被冻的厉害,都需要补充脂肪,喝完了酒,女生继续贴面膜,连男生也学着开始贴了,我拿出针线和蔡兄弟一起帮女生缝补了手套,手艺不好,要请多包涵了。 10月6日 阴 今天的计划是坐上卧铺大巴,然后回乌鲁木齐,路上应该能正好看到魔鬼城的夕阳,计划如此。 这些天的美景让我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再因为看到金色的树林、皑皑白雪而兴奋了,所以早上睡了个懒觉,直到外面喊早饭,才悻悻而起。 天是阴沉沉的,特别冷,哆嗦着在屋外吃完早饭,躲到毡房里开始把所有剩余食物吃完,等待大巴到来。结果车子迟迟不见踪影,到了10点还没有来,领队打电话确认,司机说还在路上,要再过两个小时才能到,大家听到顿时气愤不已,太不守时了,如此怠慢。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等待。 因为房里的火炉离门很近,所以进来的人老是会撞到炉子,多人进来时不慎撞到炉子,炉子被三个人接连撞过后,轰然倒塌,底座、炉体、烟囱彻底分离,可苦了我们这些守在炉旁添火取暖的人们,因为毡房的主人也准备等我们走后就搬家,所以也没心思再来修好火炉,我们只好所有人挤倒另外一个小毡房里去取暖,那个小房子里本来只能容纳10多个人,现在挤进了30号人,顿时拥挤不堪,连转个肩膀都要碰到两三个人,在房子里大家打牌、唠嗑,不运动光靠小炉生火,总觉很冷,我在这段无聊的等待中,我将所带的《资治通鉴》都看完了。 下午1点半,大巴终于来到,赶紧装行李上车,领队很负责的在毡房里检查了所有角落,防止物品遗漏。大家饿呱呱的,开始向布尔津出发,希望能快些吃上午饭。虽然车上依然有难闻的气味,但大家都多天未洗澡,所以比来时能将就了,总算感受到了车内暖气。 过山垭口时,看到的奇特的天气景观,山的一边是厚厚云层,山的另外一边是万里无云,都说新疆的云层非常低,所以1500米的山脉就能作为气候的分水岭了。 下午四点,才到了布尔津县城,大家在加油站附近商店里采购,什么吃的、喝的、彭化的、真空的、荤的、素的、吃过的、没吃过的,买了很多,然后到附近饭馆里吃饭饭。 大家饱饱后,车继续出发,车没有按原计划走西面的路线,而是继续走了来时的东面路线,可能是为了赶时间,也可能是司机怕路不熟又走错,这样走,魔鬼城等景色就看不到了,不过按照时间计算,到那也是深夜了,哎!美丽的期望就毁在不守时的司机身上了。 看着车窗外的小河、沙丘、树林,心情回归到一种亢奋后的沉静,听着mp3音乐的旋律,沉淀着自己心神,身体开始觉的疲劳,眼皮渐渐变重。 偶尔醒来,看见有处石油设施,也许是一处油管泵站吧。 8点,当再次醒来的时候,我被眼睛色景色催散了睡意,精神倍增,晚霞太美了,没有山脉和建筑物的遮挡,苍穹浑然。 反复叫让司机停车,让我们拍晚霞,可是司机就是不停,说什么前面有地方停车的,但是等了许久也不见有停车意思,懒的和司机理论,只好占着车尾两侧唯一能打开的窗户,伸出相机去拍照。道路弯曲,所以常左拐右拐,所以我们在车两侧不断位移,左拍又拍。 至于拍摄过程中,大家相互挤压,到底是谁被垫在最底下,这个就很难说了,属于技术事故的范畴。 当车终于在一处农垦兵站停下时,晚霞已经沉寂,天上的云已经变为了深黑色,还能让我们高兴的是,那天农历8月15的月亮好圆好大,回到车上,我吃掉了携带的最后一只月饼,也算是应景佳节吧。 本来还指望晚上1点能到乌鲁木齐,吃上顿好的晚饭夜宵,可是车速总保持在60多公里的样子,计划再次落空。10点不到些,我们在一家叫“全聚德”的路边饭店停车吃晚饭,这里没有鸭子吃,有的还是抄饭、抓饭、面条,饭后司机竟然私自揽客,虽然车上还有几个空位,但我们是包车,司机还如此这样,当场同伴们和司机发生了口角。 一宿无话,不舒服地在车上睡了第二个晚上,明亮的月光伴随着我们,耳机里传来《城里的月光》的歌曲声,我睡着了。 10月7日 多云 抵达乌鲁木齐已经是凌晨4点半了,车刚进市区,朋友们就开始商议该如何计划今天的安排,洗澡成为了大家唯一确定,而且是非常坚决的一件事,打了114询问,问到了“大商洗浴”,有人又问了新疆当地的朋友,推荐出“沙漠绿洲”。 车到了我们的招待所,我们7~8个人开了个房间,将行李都堆到房间里,然后拿了洗漱用品和替换衣物(虽然有些人已经没有整套干净衣裤了),然后打车去洗澡。 我们先去了“沙漠绿洲”,原来是一个叫“沙漠绿洲”的酒店中的SPA洗浴中心,价格太贵,且气氛不好,太奢华了。我们改去了“大商洗浴”,在大堂中,经不起工作人员的反复推荐和劝说,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138元的泰式洗浴按摩。(内容包括:淋浴+搓背+泰式按摩+24小时4顿自助餐+两个人一间套房休息。) “大商洗浴”还是挺不错的,洗的那个是爽啊,泡的是舒服啊,搓的是舒坦啊,按摩的……呀……(小姐们被凌晨叫醒,听说才刚睡下2小时,所以很难要求她们正常水平发挥),不过还是按摩的还是相当舒服。 我躺在舒服的浴场客房里,看了会电视,然后休息睡了会,但不敢熟睡,因为听说有免费吃自助餐,等待着,因为我们都饿极了。 早饭时间终于到了,出了房间,竟然发现了其他10多人的队友,大家每批事前没商量过,但都不约而同的都来洗澡吃饭了,果然是男女英雄所见略同。 大家穿着洗浴袍,光着脚踏在暖地板上,不断吃着各种食物,哎,这么多年来旅游,就这次洗的爽、按的爽、吃的爽,估计无以复加,深刻的批判自己一次,减肥计划又泡汤了。 吃完了饭,大家继续回房间睡觉,有豪华包房大床,谁还想回招待所艰苦奋斗呢,人那!就是那个劣根性。大家的劣根性得到了很好的爆发和释放,这一休息啊,人就彻底惰起来了。 米粒过来询问大家决定后续如何安排,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是:睡到中午,继续吃中午的自助餐。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原来的去天池或吐鲁番的计划被丢弃,因为去过人已经把照片和景色说给过我们听,听后并不是很有兴致去常规风景区。 睡了个难忘的早觉,很难想象,半天就如此过去,发生的事情却如此的多。 在开饭前,我们到大休息室,和其他浴客一起看动画片或电影。午饭比早饭要丰盛许多,但吃饭的浴客也很多,反正我们分工协作,专人负责抢水果、专人负责抢面食、专人负责抢肉食,吃的又是饱饱的。 听到一个浴客在角落里打电话:“喂!你们过来啊,大商这里最低38元就可以了,可以洗澡,而且还包四顿自助餐,快点呀!”,听的我那个是寒啊,哎,我醒悟了,该出去了,不然会颓废掉的。 一半朋友都是当天下午的飞机或火车,其他一半都是明天才走,我也是明天下午的飞机。道别送走了朋友们,剩下的人也准备出发去逛大巴扎。 我们开始学习乘坐公交车出行,也许因为还是国庆假日,所以车上很空,大家都基本有位置,车票1元,公交车上都是酒文化的广告,新疆白酒一定效益不错,看着车窗外的景色,看着乌市普通市民的生活。 和车上汉族老师傅交谈,讨论新疆治安方面应该注意那些方面,老师傅告诉我们大多数地区治安都不错,但在旅游景点和大巴扎等地方要格外小心,扒手小偷都成群行动,游客有的刚下出租车就被盯上了。我们谢谢老师傅,还请教了有关公交换乘的路线。 我们换乘了两辆公交车,经过了火车站等地,来到了大巴扎,这里有伊斯兰风格的大型建筑。在这里,很多我们同伴们又碰头了,大家交流着采购和美食的经验心得。 有关大巴扎的事情很多,防范小偷、讨价还价、美味小吃,我们穷尽其能。大家有买因吉沙的小刀、大石榴、薰衣草、羊皮、头巾、羊毛衣等等,自用或回去送人。逛到了很晚,又一起去“傻儿渔庄”吃鱼,然后回招待所就寝。 10月8日 多云 我们下午的飞机,所以还有一上午时间可以游玩,在昨天去天池的朋友口中得到了:“看过咯纳斯,天池就没什么看头了”的评语后,心里很欣慰。 昨天已经把几条主要公交线路摸熟了,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乌鲁木齐博物馆,没有比参观博物馆更能全面的了解地区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灿烂文明了。 博物馆票价很便宜,才二、三十元,而且满十人就有免费讲解,也许是国庆假期结束的关系,来博物馆的人不多,我们在等满十位观众的时间里,参观了大厅一楼首饰店,店里主要以羊脂玉为主,其他大型玉雕样子也非常不错。 在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中,玉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经绵延了8000多年的历史,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昆仑山脉,分为籽玉和山料。山料位于昆仑山海拔5000米的雪线上。“籽玉”则分布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由于产量极低,且质量上乘,旧社会一块籽玉只能换一个馕,解放后一公斤籽玉能换150元钱,现在一公斤上好的籽玉售价已经达到数十万元。听说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上游地区,近年来大规模机械方式掠夺性开挖玉石,有的已经挖掘到地下15米深的地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憾叹良多。 人齐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入馆开始参观。首先是参观新疆各少数民族馆,了解和认识新疆境内的各民族特点和文化,从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蒙古包和毡包的区别、新疆靴子为什么是分两截的、各种民族乐器的名称等等,具体是什么,就需要您自己去博物馆去参观后才知道的,我就不多言了,省的班门弄斧。 然后是参观镇馆之宝,干尸,新疆出土的干尸是世界非常有名的,是完全自然形成的“木乃伊”,“楼兰美女”、“护国将军”、“精绝国国王和王后”,这四具给我非常深的印象,有些感受是非常复杂的,人生漫漫,须臾一载,荣辱富贵,常伴常失。 最后是丝绸之路的展览和考古学展示,辉煌的丝绸之路,但博物馆的藏品却如此单薄,或因地区战乱频繁、或因文化变迁更替太多、或因盗掘盗卖猖獗,毕竟统治这片地区的民族更替了太多太多,血和泪就是西域变迁的历史。 从博物馆观赏了河西走廊遥远的文明之光,感悟弥足珍贵的契丹文化,领略西域古国的汉风遗韵,欣赏绚丽精美的丝绸艺术,,还有远古先民在天山深处留下追求生殖与性乐的巨型岩画场景和现代民族的种种风情习俗。 担心的是,博物馆的鼠患不小,地形沙盘上都是老鼠的脚印,虽然到处都放置了老鼠药,但这里的老鼠规模依然很大,从讲解员所说的推断,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和维护的经费一定很紧张。 临走时,在博物馆书店里买了本书,介绍龟兹石窟的书籍,在回程飞机上要好好研究一下,研究通了再去敦煌,不然去了也等于没去。(通过学习,收获颇丰,对于洞龛布局,佛像人物故事判断,西域古乐器和服饰,都有了些了解) 中午我们在“好家乡”超市出来后,在附近一家叫“南波万”抓饭馆吃饭,饭馆只卖一种主食,就是抓饭,好吃极了,再喝上一碗配送的酸奶,那是相~当~地满足。 下午,又去当地的超市买土特产,一轮大采购后,回去要分发的物资已经筹备妥当。 因为吃过了新疆的馕,觉的特好吃,所以又去重新买了几个带回家,馕有多种,厚的耐存放,软的很好吃,下次有朋友再去新疆,我一定让他们再带几个回来给我。 打车去了机场,托运行李称包包,我计算的非常准,托运行李正好39.7斤,多年来估计重量的能力没有白练。朋友们很多都托运了整箱的水果。有些朋友还送了临别礼物,这么多天来的交往,大家都关系非常亲密了。 飞机晚点了近2个小时,本来还以为能在天上看到晚霞,结果只在等机的时刻,最后幸运的看到了,绚丽的晚霞,作为新疆之旅的最后一幕,永留心间。 (全文完) 2006年12月24日初稿 |
转自:http://eggeggeggeggegg.spaces.live.com/Blog/cns!1B3D6BB3EBF4D750!870.entry6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