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朋友说起禾木乡是一个美不胜收地方,民俗古朴、面貌原始、景色宜人,风景如画与喀纳斯的美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所以也只能听听而已。这次由于要举办喀纳斯金秋摄影节,终于有机会去一睹为快了,9月17日,大约10点半左右我随第四届喀纳斯金秋摄影团从布尔津出发前往这个一直以来只闻其名,却无缘身临其境的地方禾木——喀纳斯乡。 车行在布尔津通往喀纳斯的环保公路上,由于公路才竣工不久,因此,行车很顺利,一出布尔津,经过了 之后,一路就是孤寂的戈壁与沙石,路上也几乎没有什么植物,据摄影协会的组织者介绍,今年的摄影节较往年提前了十几天,所以一路上也许树叶还不是很黄。 禾木喀纳斯乡是我国西伯利亚动植物种类的代表区域,极具原始自然面貌,自然垂直带谱明显,集原始森林、浩瀚冰川、广阔草源、奔涌河流、高山湖泊等各种奇景于一体,既包含了雄壮宏伟的北国风光,又具有清丽雅致的江南秀色,全乡境内森林草原相间,生物群落保持原始状态,生态系统独特是珍稀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和丰富的天然基因库,马鹿、黄羊、蜜蜂、冬虫夏草、柴胡等都是禾木河乡的动植物资源,闻名与世的旅游胜地——喀纳斯湖也在禾木河乡辖区内。 该乡位于阿勒泰山脉中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北邻俄罗斯,东连蒙古国,西接哈萨克斯坦及哈巴河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海拔1100- 4370米。属于寒温带高寒山区气候,现有人口1830人,其中蒙古图瓦人14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0左右,并分布着少量的哈萨克族,回族、汉族,不足全乡的20。  禾木河项目区位于禾木喀纳斯乡禾木村,距贾登峪35公里,目前,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水电、通讯、基础条件差,同时禾木村也是喀纳斯景区的一个重要旅游景区,该区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禾木喀纳斯乡禾木村,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突厥时代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语言、民俗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有着较高人文科考研究价值,在北部耸立众多现代冰川、森林广袤、辽阔富饶的禾木大草原,各种具有独特造型的奇石构成了塞北一道绮丽的风景线。但由于路况极差,人迹罕至,还不为广大游客所了解,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禾木村旅游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延伸喀纳斯景区,有利于促进喀纳斯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汽车颠簸在去禾木的山路上,时高、时低,时而急转弯,一边就是悬崖,有时又紧急刹车,我在佩服司机的高超的驾驶技术之余,有由的感叹,“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也真正的体会到了际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含义,虽然这样说也许有点言过其时,但是如果不经历这么一颠簸,如何能够真正的领会到大自然那种真正天然的、原始的美,随行的摄影家协会的宋老师还告诉我现在的路比起往年来说已经要好多了,至少汽车可以畅通无阻,如果是以前大约要走一天呢。 一路上我们的汽车都跟的紧紧的,因为正在修路,所以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修路的挖掘机给挡住去路,这一挡也许就是几个小时呢!夏天鲜花铺地,秋天满地落叶,把原先本来就不太清楚的路也给覆盖了,而且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老死的枯木,非常难走,都得绕过去,通常都是眼看前面的人离你四五米,却要绕来绕去才能绕出去,今天的路一边是悬崖峭壁,视野还开阔,不会走丢,只是路上的拐弯太多了,走起来比较辛苦,大约3-4点才到达目的地。 大家早晨七点钟就出发了一直往北走,村子里静悄悄的,由于太早了,所以很多村民都还没有起床,只是偶尔能见到有几个大婶在那里挤牛奶,走出村子之后,就该山了,刚开始山路还好走,再往里走上一会只见地面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枯木,头顶上还有枯木,有的头一低就过去了,有的必须半着才能过去,甚至绕呀绕呀好久才出来,很可能会把头碰在树上,好在是枯木,哪有些风吹草动,看大家的表情,将会是清一色的害怕:因为据当地的土人介绍说,在山里最怕的就是熊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也听说过好多关于熊的故事,几乎见过熊的人,10有8个都被它拍死了,所以大家都怕,更何况我们不是骑马去,不是很安全,因为世界上只有人的鼻子最没用,马在几百米的地方就能闻到熊,它就不走了,我们便知道有东西在前面了,其实也不必怕,熊听见我们这有声音,也早就吓跑了,你不去追它,一般看不着熊。差不多7点半左右到一条小河旁,河上有座图瓦人自制的木桥,穿过这个桥,10分钟就差不多到了山顶。走了大约两个小时,真累,只见这里一步一景的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制定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计划,负责全校教职工的形势政策教育和理论学习。组织校级中心组和全校中层党务干部的理论学习。指导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政策教育工作。 负责有关理论学习资料的选购和编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全校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坚持正确的政策和舆论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校党委的重大决策和有关精神,及时掌握全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向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汇报,为校党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负责向校外新闻单位提供我校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素材。负责学校重大活动、题材的新闻报道策划。负责联络、接洽校外新闻单位来校采访、选材,向社会充分展示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负责学校对外宣传报道内容的指导和监督,统一各院系、各单位对外宣传报道的宣传口径。负责维护、更新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网页。 指导和管理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和指导校内黑板报、广播站、院报、宣传长廊等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和学生社团及各单位校内出版物。负责学校重大活动中宣传标语口号的拟定、张挂。指导学校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校园环境的布置。负责以教职工为对象的邀请校外人员、团体来校举办非专业讲座、报告会、展览会、演出等活动的审批。 晴朗的天空、瞬间即逝的冰雹、大雾或雨雪等等。 沿途风景美极了:平地、大草原、原始森林、古道、喀纳斯大峡谷、图瓦人的原始工艺杰作“木质大桥”,沿途风光如梦似幻,骑马2小时后两河交汇,风光无限,形成布尔津河,流向额尔其斯河,然后进入北冰洋。大约中午2时左右我们大部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禾木河和喀纳斯河交汇处,大家又纷纷的扛起摄影器材下车去抢镜头。 第二天早晨起来后,大多数情况帐篷下面的禾木河谷则是白云飘飘,数小时不散,真乃人间仙境。早餐后,沿途更加美妙无比:绿草、原始灌木、鲜花、森林、弯月般的河谷、牛群、马群、小桥、牧民,中午抵达喀纳斯第二门:禾木桥,这里是中国第一村禾木村,在世外桃源禾木村午餐后,就立即离开人间尘世禾木村,返回禾木桥,进入原始森林大峡谷-----桦树沟。此時马术已经入门,正好这段路位于半山腰,风景粗旷峻峭:森林峽谷、高山马道、古河床、大河谷、宗教遗迹。如此大约2小時均骑马翻山越岭,然后抵达一个高山牧场放牧点----高山草甸草原,这里已经没有人烟。 这个无人区小河潺潺,别有韵味。早餐后开始骑马翻越分水岭----索米因达坂,沿途小河交错,马蹄叮咚,风光无限:松树密林、神秘的墓葬以及黑湖湖泊群----“千湖地区”。这里海拔2480米,是一个可通行的沼泽。经过2天半的骑马,所有人都是骑马高手,又恰逢美丽的夏牧场,因此1小时的赛马开始了。骑马爬上一个大坡,突然看见坡那边更加美丽无比:树木像乐谱一样分布着,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悠闲自在,没有任何人类的痕迹。从这个坡下去2小时就是喀纳斯湖,途中有养鹿场,抵达喀纳斯湖,然后从喀纳斯湖乘车,当天参观喀纳斯常规景点鸭泽湖、神仙湾、神泉、月亮湾、卧龙湾,晚住卧龙湾附近。 29日,早晨9点整我们离开了这个令我难忘的地方。 北屯在线特别声明:《阿勒泰禾木之行》一文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