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交河故城 |
[游记]交河故城 |
2008-03-07 lvye.info |
正午的阳光灼烫如火,西风扬起的黄尘翻腾如烟,环顾四野,一堆堆灰土,没有生命的蓬勃,唯有满眼的破败荒凉,断壁残垣。道路、宫殿、民居、庭院,依稀可辨,而我,站立在骄阳下不知所措,抬起腿不知道该走向哪边。因为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将士的鲜血浸染过;每一粒尘埃,都曾经见证历史的兴衰、千古的风烟! 走在故城,有很多的感慨,可是说不出来;走在故城,有很多的感伤,可是唱不出来;走在故城,有很多的感悟,可是写不出来。读过它的历史,以为已经了解;走到它的跟前,方才懂得,你永远无法了解。故城太厚重,太幽深,太多风啸马鸣的悲壮,太多触目惊心的故事。 一座用生土垒起的土城,挖土成院,掏洞作室,夯土为墙,掘地平路,在一座柳叶状的悬崖上,建造起一个王朝的圣殿。这是怎样的智慧,怎样惊人的魄力呀!《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城郭隐约,依稀可见当年风采。无怪乎人们赞誉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保存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透过残存的门洞,故城的历史一幕幕浮现眼前。绿树成荫,市井繁荣,前车师国王朝在这里建起的都城,伴着长河落日,羌管悠悠,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然而,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地,牛肥马壮沃野千里,怎能独享富有独守太平呢?于是,唐朝的大军挟着盛唐的威仪来了,北凉王朝的沮渠氏挥舞着猎猎战旗来了,敕勒川阴山下的蒙古铁骑高举着长刀来了……终于,再坚固的交河,也敌不过“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连天烽火,在熊熊战火中轰然崩塌,成为废墟。 号角呜咽,箭簇横飞;马蹄声哑,白骨累累。看那漫天星斗,长刀如霜,悲凉的是“将军白发征夫泪”;听那寒风萧萧,羌笛幽幽,慨叹的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唐朝诗人李颀的《从军行》这样写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忧怨多”。同朝代的大诗人李白,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玉手开缄长叹息,征夫犹戍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原当双燕泛中州”。 一部交河历史,每一章,都是刀光剑影;每一页,都是血雨腥风。肃穆的寺院塔林,神圣的如来神光,也未能拯救交河于水火,未能改变一个王朝颠覆的命运。或许,这就是神的刻意安排,为的是昭示苍生;又或许,月圆月缺,离合悲欢,兴衰存亡,一切自有定数罢了。 吐鲁番的坎尔井依然在流淌,火焰山依然在燃烧,交河故城,在阳光下依然寂寞着。寂寞如一位卸甲的将军,一匹退役的战马,如一叶搁浅的扁舟,一位落难的帝王。“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些个繁华热闹,那些个流光溢彩,那些个气吞山河,那些个风华绝代,终不过是过眼烟云。 泥土却真实着,真实地记录了一切,见证了一切。故城也真实着,虽破败苍凉,却底蕴深厚。泥土上行走的人出现了,又消逝了;故城里的歌舞上演了,又收场了。泥土垒成的故城崩塌了,源于泥土归于泥土;故城上空的太阳高悬着,谁都明白,已经不是西汉时的那一轮太阳。太阳每天坠落,又在第二天获得重生;一座死去的城,还能像涅磐的凤凰那样,浴火重生吗?也许,能。在一千年,一万年之后吧。
|
转自: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60057&order=0&viewmode=flat&pid=0&forum=8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