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之行吐鲁番游记 thinkinfall的游记 |
[游记]吐鲁番之行吐鲁番游记 thinkinfall的游记 |
2008-05-06 yododo.com |
thinkinfall的游记» 吐鲁番之行 景区:新疆吐鲁番2008年03月08日 (星期六) 相关标签:吐鲁番 坎儿井 火焰山 交河故城 回应(0) | 收藏此游记 两边茫茫的戈壁,夹着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奔跑中不见一个人、一辆车。 新疆的路,跑起来就是这样的爽。 我们开着沙漠王,不知不觉时速就到了200码,依然如履平地。原来飚车,不过就是飚上了风的速度. 我喜欢越野车,喜欢它高举的车身,俯瞰的视野,和它宽大的身材,海纳的容量,生就一副不羁的样子。这样子的车,也就配得上新疆这样子的路,如果在市里,岂不憋屈。曾在内地看过好多次的悍马、陆虎流落街头,排队等着红绿灯,和身边成堆的小车一起向前挤蹭,有种虎落平阳、英雄无用的感觉。 就让我们这样子开下去吧。 行往吐鲁番的路上,会经过达坂城的风力发电厂,七巧板里的大风车就是在这里录的。 这里是个风口,戴假发的估计要现形。天还没放晴,图片也比较阴沉,不过胜在是原图,没经PS。 想起了荷兰的风车,虽然没见过,但应该比这个漂亮吧,配上多彩的背景。而这里的风车,伴随它们的,只有沉默的戈壁。 先到了交河故城,这里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故称交河,而两河中间的这片岛屿,在盛唐时期是个繁华的城池,依仗着河流的天然屏障,城里住户、军队、佛堂一应俱全,过得倒也安稳。 如同楼兰,这个城连同里面的生命早已湮消云散,断壁残垣间,依稀能想像,有人如空气一般,在这里走来了,走去了。 这里有点像魔鬼窟,同伴说在魔鬼窟,伴着凌厉嚎叫的风声,兜兜转转,最后披着一身黄土,灰秃秃找到出口。 这里和西夏影视城也有一比,只是那里只有部分城墙是真的了。 里面的大佛寺,隐约能看到佛龛里的佛像。当年在伊斯兰教的地盘,还有大佛寺,这恰恰是盛唐之为盛的原因吧。文化思想的自由,最能盛开出一个时代的火花,照耀人类前行的路,以至于某个阶段达到的成就之高,令后世仍无法企及。文化的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能够输出思想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大国(后句语出胡紫薇,人在气极时最能语出惊人,此言一出,她的一闹方会毁誉参半)。 离开了故城,来到坎儿井。坎儿井不是口井,而是一道道的水渠,如同林县的红旗渠,是人们一凿凿挖出来的,所不同的是,人们换成了古人,而渠也变成了地下暗渠,其艰难程度,各有千秋。 无可厚非,这绝对是项古中国杰出的工程。吐鲁番干燥缺水,近乎无雨,年降水量不足6毫米,年蒸发量却达3千毫米以上。这里唯一的水源,便是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融化了的雪水。从天山到吐鲁番,这一个大坡面上,古人利用定位等方式,掏出了一道道暗渠,演绎成一条条生命线。时至今日,坎儿井依然在忙碌着。 有了坎儿井,葡萄们就有福了。可惜现在不到季节,藤刚为它们搭好。等到大颗大颗的葡萄熟了,摘下来,挂在下面这样子的晾房里,热风徐徐吹过,水分一点点跑掉,数日后,葡萄~~干了~~ 最后一站,火焰山。我不知是先有了书中的火焰山,才有了这个地方,还是先有了这个地方,才有了火焰山。因为以前并不曾听闻,感觉它是乘着旅游的东风,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总之,来到了新疆,却让我意外的佩服吴承恩,那写了《西游记》的人。小学的时候,去书店,半日不归,家人以为我丢了,找到书店,却发现我捧着西游记看得不知时辰。从未像李白般游历山川的吴承恩,凭着坊间流传的段子,和那颗极富想像力的脑袋,把西域之行写得异彩斑斓,如临其境。他是怎么做到的? 眼前的这座火焰山,夏季地表温度能达七、八十度,现在这个季节,我都觉得要被晒伤,真的是四周寸草不生。现在山呈铁灰色,天越热,山越红,到了盛夏,阳光灼热,热浪滚滚,也不枉称了火焰山这个名字。 PS:本是平地一丘陵,硬是圈起来收费,当然,收费了总得做点什么,于是建了个地下长廊,摆点地理知识,涂些西游记壁画,插根金箍棒,便来糊弄人。同行人说,来这儿观光的,都是冒着酷暑,留张照片、拔脚走人。所以友情提示:若来观光,没必要掏钱,在外面看看足够了。人都要晒化了,掏钱买个“火焰山”牌子前留影,实在不值。 这个大金箍棒是个温度计,晒啊晒~~。 我在火焰山,终于碰到了游客,虽然只是两三人,总算不再是独行。新疆的旅游淡、旺季,分得可真是清楚。 别了,美丽的新疆,就在最美丽的时候再来看你吧~~ [收藏此游记]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011960A4F2940D4EFF808081195F48E31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