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下奇观吐鲁番 |
[游记]天下奇观吐鲁番 |
2008-05-22 sina.com.cn |
讲吐鲁番,就得讲历史。 吐鲁番的历史与宗教有极大的联系,大约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希腊艺术与印度佛陀艺术融合后,佛教艺术开始从印度传播到兴都库什山谷和喀布尔河流域,这个地区“在古代被称作键陀罗,居住着印度部落”。键陀罗的艺术家集合了佛形象的美与善后,创造了佛陀,形成了佛教艺术,慢慢扩散到整个印度、爪哇,并通过中亚传到中国、朝鲜、日本,成为这些国家各种佛教艺术的基础。 在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的过程中,现今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是一个必经之地。这个三面环山、一面缺口的世界最低地,由于干燥、炎热的气候以及历史上曾在这里居住和征战的月氏、萨珊、粟特、吐火罗、突厥、回鹘、蒙古、羌、汉等人种的交汇而形成了佛教、基督教、摩尼教、萨满教、拜火教、伊斯兰教的多元化,至如今,残留在盆地黄土岩壁、峡谷悬崖和沙漠戈壁上的佛窟壁画、麻扎陵寝等比比皆是。 吐鲁番在世界宗教、人种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原张骞出师西域、丝绸之路的延伸、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的争战都与吐鲁番有关联。 一个叫鄂本笃的葡萄牙耶酥会士在16世纪初到了吐鲁番后,将这里的物产、人文、种族情况传递给了欧洲人,随后,一个叫阿.雷格的德裔俄国植物学家从天山西部的伊犁谷地纵穿天山到达现今的高昌古城。他惊讶于这个古城如同欧洲的罗马古城,虽然他的天山、高昌游记轻描淡写,但却给欧洲带来重要的西域高昌的信息。再随后,便是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赫定、克莱门茨、俄国的格罗姆-尕什麦罗、法国人格伦纳特和杜特雷依、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德国的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等的先后到来。 吐鲁番的神奇在于她的宗教艺术风格的壁画、佛像和经卷。印度、波斯甚至希腊风格的壁画中,佛教富含键陀罗(希腊)、佩剑骑士(斯基泰,即吐火罗)、回鹘和密宗(西藏)等风格、摩尼教、佛教、拜火教、伊斯兰教的影响又是这一地区的艺术显现更加丰富的原由。 早期宗教艺术风格的壁画和佛像大多深藏在吐鲁番的荒山峡谷中,如吐峪沟、木头沟、交河沟等,这里悬崖峭壁,人迹罕至,风阻稀少而得以保留数千年。 “吐鲁番”在突厥语中被称之为“富饶的土地”、“绿洲”,而“富饶”的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和稼樯殷盛,更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这里地上地下的艺术宝藏。 现今的吐鲁番盆地涉及三县市,即吐鲁番、鄯善、托克逊,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根据新疆文物部门考证,有208处国家、地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及各个历史时期阶段的各类宗教、文化、人文内涵,包括交河片区、高昌片区、鄯善片区和阿拉沟片区的古石器、墓葬、聚落、古建筑、军事、交通等六大类,还不包括这里独特的人文等非物质文物种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04e19010000jb.html1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