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们去新疆流浪吧:鄯善吐鲁番

[游记]我们去新疆流浪吧:鄯善吐鲁番

2008-05-22    sina.com.cn

从哈密穿越南湖戈壁,即进入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鲁番。

吐鲁番地区辖3县市,最早这里居住有车师人,他们的先祖是游牧于高山草原的塞人,后来有突厥系的维吾尔人进入并在这里建立了王国。鄯善县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东境,东临南湖戈壁,北接天山,南有大沙碛,西接吐鲁番。

1、从哈密抵达鄯善的第一站是鄯善县七克台镇,这里沉睡了千亿年的戈壁和荒漠上矗立着很多石油井架,磕头机彻夜从地里抽吸着黑色的原油。在井架的旁边,有种植哈密瓜和葡萄的田地,夏季,这里一片炙热,极难忍受,但正是这样的气温才成就了南湖瓜果的香甜。

南湖村为维吾尔人常年守着孤寂的沙海戈壁,他们很好客热情,可以走入村中任何一户维族人家看看他们的生活。

南湖村是新疆著名的奇石村,这里有从其南部南湖戈壁滩上转运来的风凌石和硅化木。风凌石为大自然天造地化的产物,奇形怪状,为收藏人的挚爱,硅化木是亿万年前生长在西域的大树的硅化物,在新疆禁止买卖。

2、从南湖村,可以去一个叫赤亭的唐代古堡看看。这个古堡是汉唐时逐步形成的丝绸之路上的军事驿站和堡垒,在一片赤色的沙土坡上,现仅有黄色的土垒,站在古堡上向四处极目了望,一片天地空域感,验证了岑参“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飞扬”诗句中的粗旷感受。

3、鄯善县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徒步从县城中心走1公里多去南面的库木塔格沙漠公园。这个公园是依中国第七大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而建的一处国家级旅游景区,一条细小的河流阻挡着细沙向县城的侵蚀,沙边就是人们种植的鲜绿葡萄,被人们称为“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夏日的晚霞最惬意,火红的太阳将沙粒烤炙得通红滚烫,赤脚踩沙,埋沙于身,极有情趣。

4、还可去县城边的东巴扎回族乡东大寺看看。这座伊斯兰教寺院是仿照中原建筑格局建造的,在白杨树和葡萄架边显出两种文化的交织。东大寺为全木结构,四周有粉墙青砖,1906年从兰州请来工匠始建,落成于1911年。

5、鄯善县火焰山北有一处神秘怪石圈,占地一万多亩,这些怪石圈有圆有方,还有太阳圈,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神秘怪石圈有一定的联系。鄯善北部的柯柯亚、大马营和拓厥关三个影视城人迹罕至,河谷、雪峰、戈壁荒滩空旷壮观,有唐代小镇风韵的街市、塔林、酒楼等极富西域特色,可去寻觅这种神秘莫测的远古现象和现实景象。

6、夜晚,可以在鄯善城内的夜市上品尝当地的瓜果。最好是在库木塔格沙山公园边的维族农户家的葡萄架下的木床上坐着,喝一壶清茶,聊一聊风俗。

7、从鄯善县城乘坐班车可去火焰山南的鲁克沁镇旅行一番。

鲁克沁镇古时称柳中,东汉时就有中原将士屯田和与匈奴的征战,因此留有很多历史遗迹,如唐柳中县的县城遗址、清鲁克沁君王府等。

柳中城遗址在东汉朝时为王室住地,班勇在被朝廷任命为西域长史行使西域都护府职责后,驻屯田军士于柳中城,长史府设在柳中城中。班勇先后击走北匈奴伊蠡王、攻破车师后部、大败北匈奴呼衍王,促使龟兹王归附东汉,重新安定了纷乱的西域。

《元和郡县志》记载“柳中县贞观十四年建置,当绎路,城极险固”。柳中城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必经要道,北依火焰山,西连西州(今吐鲁番),东接蒲昌(今鄯善),南抵大小阿萨古堡。现今的柳中城遗址距今约一千多年,为约350米长宽的方形建筑。

8、吐鲁番郡王府遗址,在柳中城正西,为清代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王府,约建于1775年,当地人称王爷台,为黄粘土夯筑建筑,台上建有一座三层的宏大中原古式楼阁和殿堂。

9、鲁克沁镇又是吐鲁番木卡姆的发源地,每家每户的老人都会唱激昂的吐鲁番木卡姆,跳逗趣的吐鲁番赛乃姆舞。吐鲁番木卡姆是过节、喜庆和招待宾客举办的大型娱乐活动,还有在晚上举着灯火到山头唱歌跳舞的习俗。

10、在鲁克沁镇南,有一个与沙漠抗争的小村迪坎尔,这里有古老的烽火台,村中仅有一条有水的坎尔井,由此向南就进入了茫茫的罗布荒漠和楼兰地区,有“将士一去不复返、不寻楼兰誓不还”的感觉。

11、返回鲁克沁镇,可去吐峪沟乡的麻扎村。麻扎村有七十户多人家,守着火焰山峡谷南口高低不平、杂乱的上百座麻扎居住。麻扎村的“七圣人麻扎”
是伊斯兰教第七大圣地之一、中国境内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为埋葬从阿拉伯来的五个传教士、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一个牧羊人和他的一条狗的地方,被穆斯林们视为圣地,很多穆斯林不远千里来这里以求得心灵的慰籍。村中的一座清真寺是村民们行宗教功课、传播伊斯兰教文化知识和举办经堂教育的神圣之地。麻扎村也是新疆地区保留了淳朴维吾尔民俗的“最后的净土”,这里高低错落、黄土夯就、很多已坍塌废弃的民居显示了维吾尔人的建筑艺术,流连于村中的小院、巷道,感受院落套院落,巷路接巷路,曲折蜿蜒,有种宁静传世。

12、在麻扎村后1公里的火焰山峡谷底,有盛于唐朝的吐峪沟千佛洞,为藏传佛教千佛洞,古称“丁谷寺”,是吐鲁番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最早的洞窟出现在晋、十六国时期的沮渠氏家,因“德国吐鲁番考察队”上个世纪初盗挖掠夺和人为破坏,窟内壁画90%已毁损无存,德国人等窃走摩尼教、佛教壁画、雕像、文书和抄本等甚多。

13、随后,可以走进村后的吐峪沟大峡谷。这个峡谷是北疆最壮观的土石峡谷,站在山崖向下望,沟谷仿佛是一条迤逦多姿的彩带。大峡谷全长9公里,为火焰山塌陷形成,山势险峻,赤沙流淌,怪石当头,黄土连连,显示出这山、这峡谷的粗朴和诡秘。由于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无比,人们称这里为“世界上最热的峡谷”,岑参诗曰:“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形象描述了这里的热浪滚滚、炎风炙烤。

14、穿越火焰山大峡谷后,出北口,上312国道,可以搭车进入木头沟观赏西游记中玄妙的火焰山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火焰山是吐鲁番盆地的极热地带,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七月流火(温度可达70多度),红日当头,地气蒸腾,云烟缭绕,远看赭红色的山体如飞腾火龙。火焰山因吴承恩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而名闻天下,其第59回和60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火焰山背后的木头沟谷地,隐藏着一处绝佳的佛教胜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洞窟内一片阴凉,洗去炎热夏季的燥汗且能欣赏代表高超唐高昌时的佛教艺术,并与敦煌莫高窟、库车克孜尔等石窟媲美。

柏孜克里千佛洞是吐鲁番千佛洞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千佛洞,曾为隋唐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窟群散布在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断崖上,现有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千佛洞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以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为主,壁画题材丰富。上世纪初,这里的壁画佛像经书等多被欧美日等探险家们掠夺一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04e190100035s.html2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