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的热不一般 |
[游记]吐鲁番的热不一般 |
2008-05-22 sina.com.cn |
吐鲁番的印象更多来自关牧村唱的那首歌,“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前种下了一棵葡萄,果园的姑娘阿娜尔罕,精心培育着这绿色的小苗”,于是吐鲁番就和克里木、阿娜尔罕这样年轻的名字以及葡萄这样美妙的水果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学习地理长了见识,知道了吐鲁番是维语“最低地”,海拔低于海平面,是全国气温最高的锅底坑,挡住唐僧师徒西去的那个火焰山就在这锅底坑里;知道了葡萄是当地的特产,全国各地商家店铺货架上的葡萄干多产在这里。 真正来到吐鲁番又是许多年后的事。两年前,到西部采风,与朋友出乌鲁木齐东南,穿过天山山谷,就进入了吐鲁番盆地。说实在,知道吐鲁番很热,是个火炉,但如何热,心里并没有准备。而一出朋友的空调汽车,扑面的热浪又将我推回到了车里。 想象中的热是静寂的,无所不在,无法回避。但吐鲁番的热显然别具一格,它是流动的,有很大的风,自天山山谷吹来,甚至你都无法撑伞,那风触手处是滚烫的。理解了清人萧雄形容的“自四月底始,日光如火,风吹如炮烙”,“火风一过,毛发如焦”。 火焰山本身并不奇特,它是博格达峰峦前的第一线高地,叫土兹达格山,由第三纪的砂岩所组成,山高海拔不过500米。而类似的地貌在西北也并不少见。但这炎热是它的魂魄,在强烈的阳光下,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没有这火炉般的气候就没有火焰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b3ac901000apx.html1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