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真热真甜的吐鲁番 |
[游记]真热真甜的吐鲁番 |
2008-06-10 17u.com |
吐鲁番年降水量只有不到三十毫米,蒸发量却高达三千多毫米。人们在高温干燥的气候中生存首先会想到水,吐鲁番人在这方面创造了奇迹。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就是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在两千多年前发明创造的。坎儿井并不是我国农村一般的水井,它其实是一条地下水渠,它随地势而建,最深处距地面百余米,最浅处几米,直至渠水流出地面。据说,坎儿井是古代一个名叫“坎儿”的维吾尔青年为了引雪水下山,从居住地向着雪山方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确的计算,用打竖井、挖暗渠的方法,把水引到了自己的家园,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独一无二水利工程名命名“坎儿井”。 下到坎儿井参观,就像进了北京顺义的焦庄户地道,只不过这个地道不是用来藏人而是用来输水的。建一个坎儿井需要打上百座竖井,挖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地道,千百年来吐鲁番人挖过七百多个坎儿井,至今仍能使用的有三百多个,其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有了水,城市就有了生机。吐鲁番市中心有座新化广场,当夜幕降临,喷泉,水幕和池中的金鱼把这座戈壁沙漠中的城市装扮成了南国水乡,前来纳凉赏景的市民络绎不绝。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往往造就特殊的商品。吐鲁番的葡萄就是世界上闻名遐迩的珍品。吐鲁番的葡萄有上百种,甜度超过14,产量虽然只占到全疆的三成,但是精品皆出于此。 为了向外界展示吐鲁番葡萄的与众不同,这里依托火焰山西端葡萄沟乡建起了葡萄沟风景区,清澈的渠水纵贯十几里景区,浇灌着成片的葡萄园,西部歌王王洛宾的纪念馆也坐落其中。道路两边,高大的白杨树掩映着维吾尔人错落有致的庭院,学校和清真寺。今年这个景区与天池和喀纳斯一同被评为国家级五A级景区。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7106.html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