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游记]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2008-06-27 sina.com.cn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就在这浑圆的沙山下。 路边的小房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宁戎窟寺,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共有洞窟 该石窟群中最早的洞窟,约为鞠氏高昌时期所建,后又历经唐代至元代,直到13世纪,这里一直为吐鲁番地区佛教圣地,而最繁盛时,当为西州回鹘时期,当时此处为回鹘国王的王家寺院,现存洞窟多为当时扩建或改建的。今天仍可以从这里残存的佛教壁画中,看到古代回鹘国王、王后以及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形态和古代维吾尔族人的部分生活情景,古回鹘文、汉文、波罗密文等题记,为研究新疆各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文字和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以及伊斯兰教的传入致使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也随之衰落,再加上异教徒的破坏和后来俄、德、英、日等列强的抢掠,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伤痕累累,现今能遗留下来的部分实属幸运。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建筑和壁画,是珍贵的艺术品,高昌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证材料。20世纪初曾遭到外国探险家严重破坏。1902年德国人首次来到这里。他们把大量壁画切割下来,运回柏林。接下来,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他的名字跟敦煌莫高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吐鲁番拆下的100多箱壁画带走。之后,是其他国家的盗宝者们一批批来,劫掠走一箱箱壁画。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虽遭破坏,仍然华丽精致,壁画颜色鲜艳,是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这两张照片是偷拍的,里面不让摄影。许多壁画还有佛像都被挖走了,只留下一片轮廓在墙上,痛恨那些偷盗者)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主要有中灯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方形穹庐项中堂带回廊式三种形制,采用在崖壁内凿出、或在崖壁内凿出后加厚土坯、或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等建筑工艺修建而成,按其用途可分为供人瞻仰的礼拜窟、供出家增人静坐修行的禅窟、供僧侣生活起居的僧房、为纪念高僧建造的纪念窟四种形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6ee4a010006e4.html3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