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八景之四-苏公塔导游用词,游记攻略 |
[游记]吐鲁番八景之四-苏公塔导游用词,游记攻略 |
2007-07-28 |
此后,额敏和卓为了“答报天恩”,就动工在此建塔。遗憾 的是,塔还未竣工,额敏和卓就去世了。他的次子苏赉满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经过精心建设,终于在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建成此塔,塔名就叫“额敏和卓报恩塔”,简称“额敏塔”。又因苏赉满前赴后继,故称“苏公塔”。此外,当地还俗称它为“吐鲁番塔”。 苏公塔的外观特色→苏公塔的内部结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塔下。请看,这座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通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塔身上小下大呈圆锥形。除内部使用少量木材外,塔体全用青色条砖砌筑而成,并用拼砖分层砌出三角纹、水波纹、菱格纹、四瓣花纹等15种平行的图案,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称得上是精妙绝伦,因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塞外粗犷雄浑之风的苏公塔,由清代维吾尔族建筑 师伊布拉音等人设计。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外观,其内部结构更具有不同凡响的构思。进入塔内,首先看到砖砌的螺旋形中心柱,72级台阶依中心立柱向上逐渐内收,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以作楼梯攀登直上塔顶。建筑大师们在木材奇缺的情况下,独创出这种建筑方式,朴素而不简陋,精巧而不繁琐,真可谓匠心独运。在塔的不同方向和高度,还 留有14个长孔窗口,用来采光通风。登上塔顶,有一穹隆顶隙望室,四面有窗。北望天山、火焰山、葡萄沟,西欧吐鲁番盆地的民宅屋舍,一目了然,令人心旷神怡。 塔门入口处石碑→额敏和卓与苏赉满细心的游客已经在问,刚才在塔门的入口处,有两块石碑立于塔下,记载的是什么内容?让我们回到塔下再来讲解:这两块阴刻的石碑,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碑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建塔的目的是为了报答清王朝对额敏一家的“开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光辉业绩能流芳千古、永垂青史。 看完了碑文,我们再来介绍一下额敏和卓的主要事迹。额敏和卓生于1694年,是新疆都善县鲁克沁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8个儿子,除长子因病早逝外,其余7个儿子在平定准噶尔部分裂以及大小和卓叛乱活动中,屡建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后,清政府加封额敏和卓为吐鲁番郡王,可以“世袭罔替”。1777年,额敏和卓病故,享年83岁。他的次子苏赉满承袭了王爵。苏赉满青年时就随父从军,东征西战,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成了吐鲁番二世郡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建造完成“苏公塔”。说起来这个家族也是吐鲁番赫梦有名的望族,迄至清末,共传王位6代9人,前后长达178年。 游客们,与苏公塔紧相毗连的还有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别看这座土筑的平顶建筑外表极为朴素,却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之一。现在让我们进内参观。这座清真寺占地2500平方米,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寺高约10米,为拱形穹隆顶,四面有窗,可极目远眺。寺院的南北两面各有20个拱顶相连。或许现在大家感到寺内空无一物,然而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或主玛日,数以万计的穆斯林教徒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诵经祈祷,其繁盛景象就大不一样了。但愿我们的团友能再次光临,赶上这种时候。有的游客比较关心苏公塔和清真寺哪个建成较早,从建筑历史来讲,两大建筑都是由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布拉音设计的;但从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建筑风格上分析,清真寺建筑年代明显晚于苏公塔。不过,这两大建筑一高一低,一圆一方,和谐对称,堪称伊兰教建筑艺术中的杰出典范。 游客们,苏公塔的主要景观已参观结束了。当我们回到 停车场,再一次远望拔地而起直插天空的浅土黄色滚圆的巨塔,只见它在蓝天的映衬下是那么的伟岸醒目,以至于到过这里的游客,都发出了同样由衷的感叹:最美的还是苏公塔。 |
原始链接:http://www.lvyou114.com/youji/youji_show.asp?youjiID=7355 |
转自:4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