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和葡萄沟 |
[游记]吐鲁番和葡萄沟 |
2007-07-25 |
吐鲁番和葡萄沟 阿娜木罕住在哪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吐鲁番西三百六。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多次听到吐鲁番在歌里,动人的旋律把吐鲁番远近传扬。 其实读小学时,语文课本里就提到了它:“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插图是穿长裙的姑娘把一盘盘葡萄顶在头上,小脑袋就此记住了那诱人的风情。 终于要到吐鲁番看葡萄沟了。导游说希望太阳出大些。到吐鲁番就是要感受它的热。不热就没意思了。吐鲁番热,是因为它的海拔很低。据说夏天经常热到四十多度。在那里不用带纸巾搽汗。汗还没出来,就被蒸发掉了。但爱美的女士们不用担心晒黑,紫外线很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吐鲁番是北疆维族人聚居的地方之一,到处是民族装,民族音乐,以及异域风情的日用品,在餐馆里吃个饭都有奔放的歌舞养眼。各民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不少汉人会说维语呢。 (可不要小瞧了这本事,维语可是比英语还难学。)同行战姐有表弟从东北迁来,安居乐业,准备就此终老了。 我们先到的是高昌故城和火焰山。昔日繁华故城已成断壁残垣,黄黄的土堆无言地立在一片骄阳下。大家看看晒得烫脚的地面,不敢步行,纷纷雇了驴车,象征性地转了一圈,赶紧撤离。火焰山离高昌故城十几公里,电视剧((三调芭蕉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土色赤红,传说是太上老君练丹时丹炉漏碳火下界而成,故得名。这里的热,更是窒息性的。山前有一根仿孙悟空金刚棒的温度计,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上了吉尼斯世界大全。我们看了看当天的地表温度,71度。妈呀,吓得连像也不照了,逃命去也。 相形之下,葡萄沟可真是绿色的天堂。 同咯纳斯一样,葡萄沟是4A级国家风景区。沟长六公里多,里面是一片浓翠。葡萄蔓到处缠绵,密密的叶子象一把把小蒲扇轻轻摇动,给藤蔓间的葡萄送去清凉。无核白正熟,颗颗如雕如琢。导游说这些葡萄不用洗就可以吃,因为它们没施过农药。想想有道理,热成这样,什么样的小虫子能挨得住呢?吃完后只要不喝热水,保证没事。 我们进了一家“阿凡提庄园”,维族美少女迎了出来。曾下放新疆多年的作家王蒙说过,汉族尽管历史悠久,智慧过人,但遗憾的是无论外型和歌舞都不如我们少数民族兄弟,信焉!维族的少女大多光彩照人,美丽极了。她们穿着民族装,与整个葡萄园和谐地融为一体。听着怪声怪调的普通话讲解,别有一番滋味。在新疆几天,大家都不自觉也怪声怪调起来,好玩得很。边听边走,边走边拍照,绿色的迷宫好象没有尽头,愈走愈深了。大自然让人返老还童,同事曹美人与我乘人不注意,互相摆出种种怪姿态留影。伸舌头添状,流口水状,痴笑状,指导生产状,乐趣多多。葡萄园是精心侍弄的,架子搭得美观整齐,旁边间种日日红等花草,愈发显得珠光宝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为什么就在高昌故城和火焰山的近旁,有这样一派截然不同的风光?是水,是坎儿井创造了这一奇迹。 坎儿井,同成都都江堰一样,是一个神奇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博物馆的资料图片说,吐鲁番地区地表温度达80度以上,年降水量16毫米以下,而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典型的入不抵出,没办法靠天吃饭。聪明的古代人就想办法把天山的雪水引到盆地来。光走明渠是不行的,他们就让水从地下渠道走,渠上面挖井取水,也便于疏通。一个个井眼就如坎儿一样建在条条渠道上。这一千多条长5000多公里的坎儿井,为富饶的吐鲁番绿洲默默地常年奉献,亘古至今,养育着无边的葡萄园和阿娜木罕,阿娜尔罕及其后代们。 今年重庆大旱,40天蒸发了80个亿,专家们说是还水利债。不由得想,把坎儿井精神介绍过去会怎样? 我带走了一箱葡萄和坎儿井的照片,留下的是深深的敬意和无言的祝福。 [推荐给我的好友] 今日推荐 四月浪漫雪训★法国海外军团新图 [好文推荐] |
原始链接:http://bbs.tiexue.net/post2_1505844_1.html |
转自:2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