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故城,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坐落在火焰山脚下木头沟畔的哈拉和卓乡,西距吐鲁番市40千米。 高昌故城城墙高耸,昔日雄风犹存。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城垣保存较好,外城墙基厚12米,高11.5米,周长约5.4千米。城墙都由历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极清晰的夹棍眼。城墙外面还有马面、瓮城、壕沟等防御设施。 高昌故城当年城墙上共有12重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城市中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城内的建筑布局与当时长安城相仿。全城人口达3万,僧侣3千。现在,城内建筑遗址遍布,尤以西南最为密集,当年的庙宇、佛堂、街道都历历在目。当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盘桓过一段时间,还为高昌王讲过经……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 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后成为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时率领12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长达半年,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城就此毁于一旦。 高昌故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城呈长方形,周长5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