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者无疆(八)高昌故城的千年哀怨 |
[游记]行者无疆(八)高昌故城的千年哀怨 |
2008-05-22 sina.com.cn |
走出大佛寺,从高处远眺,无垠的戈壁上突显的一座座小土墩,已被西域的时光雕琢得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样子了。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幻想着千年前这片丝路上的绿洲的样子。不!即便你是幻想家,也一定复原不出这座完全模仿长安城建立的城市的盛景。你能想像它人口达3万僧侣3千吗?你能想像它的城池周长五公里多吗?你能想象它外城墙基厚12米,高11.5米吗?你能想像在它城墙上有着12重大铁门,并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吗?如果不能,你还是当个游客,坐驴车进来还乘驴车出门吧!至少还不夹带走这里的一丝黄土。 你可别小瞧这些黄土,有了它们,高昌故城才得以在今天为世人所见。自古中国就是木制结构建筑,这最大的缺点就是保存期极有限,并更易于毁于天灾人祸。五百里的阿房宫,不见了,因为一把火;地球上最伟大的城池之一,那个诺大的长安城而今也连个土堆都没留下……而它们包裹住了木头,以夯土筑成了这个城市,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座城市。 不经意间一前一后已两千年。两千年的大漠风沙吹走了那个曾经的绿洲,吹灭了这里曾经繁华似锦的一切,唯有当你看到这片无尽的戈壁上顽强长出的土墩时,你才会相信,有些东西有如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一样是无论如何无法吹尽了去的。 突然想到边塞诗人王昌龄诗云: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些有如战士一样直立不倒的土堆依然迎着烈日与狂风,即使周遭已找不到一颗小草。 到此,我仍要说这座城池还留下更多的是哀伤的怨嚎。因为它曾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它曾是不同民族不同政权竞相争夺的重镇,它曾被视为是人类征服大自然战役的伟大杰作。所以,当这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它的剩余价值只最大的体现在为地球上怀有猎奇的心理的现代后辈提供匆匆一瞥的机会。 离开故城的那刻,夕阳西下,戈壁里的战士的身影已被拉得很长。我用力拍打着裤褪并抖落鞋底的沙土,我不想带走这里的一切。不为别的,实在是这两千年的历史我无法承载,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到此一游的人。突然很希望楼兰故城永远不要对游人开放,因为只有那样,它才能继续静守下去,不为我们这些年轻轻薄的后辈们无端无聊地打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01262010091gv.html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