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天山,美好西域——新疆九日纪行(1) 1、2006年7月25日 照例是紧张忙碌的一天。本人的运气堪称超级好,参加革命工作整五年,好容易捞到个以公派学习的名义赴外省市的机会,偏偏这段时间单位上下正为迎接市一级档案馆复查之事忙得焦头烂额,人民群众嘴上不说,心里肯定犯嘀咕哩,想这厮凭啥火线脱逃。不过此行早在一个月前就由局长钦定,如今机票已然在手,应该不至于干出退票之事吧。脑海中突然涌现出某曾经忙于职场拼杀、透支无数个人健康幸福后终于大彻大悟决定休一月长假进藏的精英的箴言: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想象得过于伟大,这地球离了谁不是照样转。真乃一针见血、至理名言。得!革命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但外出学习及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是千年难得的!于是欣然释怀,午饭后将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即与同事杨一路欢声笑语奔赴虹桥机场。一想到很快就能来到多少年来倾心神往、朝思暮想的新疆,领略那广袤壮丽的西部风光、璀璨多姿的民族风情,心情就如雨后的天空一样晴朗,间或发出不由自主的傻笑,让年过半百的杨看得一愣一愣地,心想现在的小姑娘咋都那么痴头怪脑呢。 飞机因台风过境晚点45分钟,加之整个航程长达五小时,晚上八点才到达乌鲁木齐。乌市机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整体感觉简洁明快,许多当地旅行社在出站口设有服务窗口,揽客热情但并无生拉硬拽之弊,还免费为旅客提供新疆地图,第一印象甚佳。由于时差的缘故,新疆的日照时间显得特别长,夏天通常要到晚上十点天才刚刚暗下来,八点的太阳自然还是很凶的(有点佩服同事杨的语言艺术,多么简洁而生动的一个形容词呵)。学习班承办方华侨旅行社派来接机的两位师傅有着西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一路上就沪疆两地气候、饮食及作息时间的差异与我们展开了热烈探讨。 车行40分钟后到达我们住宿的金疆大厦超好听、超有气派的名字,只可惜地处乌鲁木齐市郊结合部的大湾一队,出行逛街多有不便。拿到报到须知,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旅途劳顿烟消云散,盖因首句即是各位代表一路辛苦了!新疆人民的热情体恤之情跃然纸上。学习班尚未开课,偶已学到第一课,今后起草此类文件,定要摈弃上海人一贯的优越感,在公式化的须知前加上对全国人民的亲切问候。 办完一应手续回到房间已是十点,逛街计划只得搁浅,在附近集市溜达片刻便回房洗漱,睡下时天空依然残存一丝晚霞,不由地慨叹神州大地之疆域辽阔、风情各异也。 2、7月26日 人在旅途,远离了日常的案牍劳形,精神状态果然超级好!加之本人具有超强的适应性,一觉睡到天亮,浑身筋骨轻松不少。不过新疆的作息时间都比内地晚两小时,九点才开始上课,下午两三点吃午饭、晚上八九点吃晚饭是很正常的。 上午九点准时开课。此培训班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主办的,名曰全国办公室主任和文秘人员培训班,每年都在桂林、成都、大连、乌鲁木齐等著名旅游城市设有常设联络点。这期培训班的主讲人是北京财贸大学的一公文学家汗!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这号专家的存在,祖国的政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期间发短信给好友贞贞,不知这妞哪根筋短路了,居然看成了公文学家,说难道文学家还分公母?!)。正式上课前,华侨旅行社的年轻经理激情澎湃地向大家讲述了在疆九日的行程安排及新疆的人文历史,引得全体学员思绪飘飞九霄云外,恨不能立刻背上行囊远走高飞。新疆的地形犹如疆字的右半边,即三山夹两盆,北边的阿尔泰山脉和中部的天山山脉之间是准葛尔盆地,天山山脉与南边的昆仑山脉之间是塔里木盆地,全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北疆和南疆,北疆经济偏重畜牧业,开发较早,现代化程度较高,居民以汉族为主,南疆偏重农业,经济将对落后,但有着更为浓郁的民族风情。新疆有着中原所不具备的独特历史人文景观,汉武帝时对西域征伐和初步开发,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奘取经的壮举,乃至近现代从林则徐开发伊犁到建设兵团进疆垦荒的一系列辉煌诗篇,共同开创了灿烂的西域文明,将她打造成中国西北内陆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内地联系中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细看行程表,未免有些遗憾,此行是北疆之行,主要游览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石油城克拉玛依、军垦城市石河子及乌鲁木齐周边景点,一直神往的喀什和伊犁都没有安排!不过之前听上级单位一在新疆工作二十多年的军转干部盛传喀纳斯的风光美艳绝伦堪称人间仙境,也就姑且满怀期待吧。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办公室工作和公文写作概论。虽然本人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不短,但大学就读的中文系偏重文学,未修过此类实用性课程,全靠工作后边干边学艰难摸索,五年下来未免有力不从心之感,犹如海绵被榨干水分。就这个意义而言,此次学习无疑是雪中送炭也!因此,本人认真听讲、埋头记录一整天,其勤奋刻苦劲不亚于迎接高考的学子。 午餐和晚餐都是在酒店用的自助餐,手抓羊肉、香辣牛腩、大盘鸡量多味美,浓郁的西域风味扑面而来,不禁胃口大开。只是蔬菜品种略嫌单调,鱼也少了些,不少人嚷嚷不适应。反正这等烦恼是不会光顾本人的,本人向以适应性惊人著称,出门在外还老惦记着家乡风物未免太小家子气,把自己与当地人民的习俗相融、尽情领略各地风土人情才是真理。 来到新疆的第二晚绝不能再虚度,我提议去逛二道桥。听我娴熟地对的士司机报出目的地,同事杨甚感惊讶,顿生敬佩之情,连连赞叹本人乃女同胞中罕见的地理狂人。二道桥是乌市的老牌民族工艺品市场,几乎是乌市的招牌,早在十年前我就知道了她的大名。到了后才发现,二道桥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倒是对面2000年新建的国际大巴扎(据说是目前国际伊斯兰教地区规模最大的巴扎)气势宏伟,中亚建筑风格明显,商品也更加丰富。一进门就挑花了眼,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充满西域风情的围巾、花帽、首饰、摆设、民族乐器等等堆满了货架,堪称视觉盛宴,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因时间匆忙,逛到第二家店便决定购买,经过反复砍价还与店主夫妇相见恨晚。女店主43岁,维族,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眉眼极其灵动,怎么看也不过30出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在新疆这样日照强烈、气候干旱的地方竟能孕育出此等佳人。店里的羊绒围巾开价50至100元不等,丝绸围巾一般三四十元,花色繁多,品质细腻,即使不还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同事杨一气买下五条羊绒围巾,本人购入一条真丝围巾、两条羊绒围巾和十来个维族花帽手机链,皆大欢喜而归,一致决定明日再次光顾此地。不得不扯一句,乌市一般商场晚上六点关门、大巴扎九点关门的作息制度实在与新疆超长的日照时间不太相符呵。 回程时为体验民情,特地放弃打的而乘坐63路公交车。问及下车站点,驾驶员不甚熟悉,颇为茫然,但连问数遍仍未流露出丝毫不耐烦,还诚心向我们致歉。一路上,先后有三位热心乘客主动指点,乌市人民的热情真堪与此地盛夏的气温相媲美。 3、7月27日 上午九点,全体学员在金疆大厦门前合影留念,之后继续上课至下午两点。之后,本人为了给一酷爱明信片的同事采购新疆风光明信片,坐63路公交车前往新华书店,同事杨则直奔二道桥。顶着烈日走到车站,但见一辆63路缓缓出站,心想这下完蛋,不知要等多久才有车呢。不料两分钟后,竟然又一车进站了,要知道此地可是乌市的城郊结合部啊,上海的公交车怕也达不到此等密度吧。而且每辆车都崭新铮亮,空调、刷卡机、报站器、液晶显示屏一应俱全。新疆的公用事业,亚克西! 坐在车窗边眺望乌市的街景,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好象是我熟悉的,仿佛很久以前我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那些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仿佛就是我的邻居,那些宽敞整洁的街道仿佛就是浦东的世纪大道、滨江大道,那些高大茂密的行道树仿佛就是我家小区里的灌木丛。这真是一种太奇妙的感觉!六年前,我在塞北城市银川第一次找到了这种感觉,今天在边城乌鲁木齐这种感觉又是那样强烈地涌上了心头。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相信前世,我确信我的前世应该就在广袤壮丽的西北大地,我的爱,我的梦,我的根,百年前一定曾经遗落在大漠雄关、塞外边城、雪山草原。 因专注于前世今生的博大哲学命题而忽略了报站器,比目的地提前一站下了车。难得享受到如此炽烈的西部阳光,还是步行吧!途中问路,再次感受到新疆人民的友善热情,如此一路晃悠到新华书店。此书店规模较大,书籍种类繁多,尤其底楼的新疆民族歌舞光碟和新疆旅游书籍专区卷帙浩繁,实在令人流连忘返。又在语言类专区踯躅良久,思考要否买本维语入门,盖因回沪后无人对话,还是作罢。买了明信片,又步行十来分钟到达二道桥。二道桥还不算乌市的中心城区,但却是民族风情最集中的地方,因此相当热闹,一路上人流车流熙熙攘攘,耳边不断回响着欢快热情的中亚音乐,羊肉串的醇香弥漫在蓝天白云下,标识着维汉两种文字、名称中含有天山西域博格达龟兹古丽等字样的餐饮店、书店、商铺目不暇接。在新疆穿什么都行,在内地被讥为花痴的打扮在这儿刚刚好, 五彩斑斓的长裙、头巾、披肩甚至正宗的民族盛装与汉服和谐并存,怎么艳丽都不过分,实在堪称女人的天堂了!如果你认为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因此闭塞落后的话,那么你真的错了!长期以来与中亚乃至欧洲各国的商贸往来早已将她打造成一个非常活跃、开放,非常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见到各地商贾云集,各种口音共存,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同建设着西部边城,将她缔造成了一个既富有鲜明西域风情、又独具现代气质和生活气息的风格独特的城市。 在二道桥与同事杨会合后,又逛了三四小时,购得花帽一顶,基本完成了馈赠亲友的光荣任务。刀柄均为手绘图案的英吉沙小刀做工精细,刀锋锐利,可惜不能带上飞机。一块钱一杯的羊奶酸奶甚是诱人。著名的和田玉洁白莹润,手感细腻,只是正品货贵得让人咋舌,一块4厘米见方的小摆设开价上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想在国际大巴扎旁边的美食城解决晚餐,领略正宗风味,无奈同事杨怕此类小吃不卫生惹出病来,坚决反对,出于尊重老同志的考虑,于是作罢,返回宾馆用餐。餐后,在房内细细端详各自所购物件,交流心得体会,兴奋之情难以自抑,竟也折腾到午夜12点方才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