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在喀什逛东巴扎 |
[游记]在喀什逛东巴扎 |
2008-05-22 sina.com.cn |
据史书记载,西汉年间(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张骞出使西域,新疆开始正式隶属祖国的版图。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中原骚乱,匈奴乘机统治西域 早就听说,喀什有一座全疆最大的清真寺。我们就按计划来到了位于喀什市中心广场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参观这座喀什的标志性建筑。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物,到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公元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斯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一所清真寺,后来经过历代多次扩建和修缮,成了现在的形式和规模。 艾提尕尔清真寺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水池等组成。最醒目的是12.5米高的黄绿色方形拱门楼,门两旁是半嵌在墙壁里的砖砌成的圆柱,高达18米。圆柱顶上是召换用的小塔楼,每日破晓,阿訇在小塔楼高声呼唤,唤醒梦中的穆斯林去作礼拜。门内有宽大的礼拜堂,顶棚上有精美的木雕和精细繁复的彩色几何图案。空旷的正殿中央墙上开了一个深龛,放置一个有台阶的宝座。每逢礼拜五或“古尔邦”节,大毛拉会站在台上宣教经文。听当地人说,每周五的“居玛日”会有6000—7000人参加礼拜。每年的同“肉孜节”、“古尔邦节”期间,清真寺前的广场就成了维吾尔人尽情欢笑的地方。身着节日盛装的维族男性,会随着欢快的木卡姆鼓乐声,跳起热情奔放的“萨玛”舞,两三万人的场面十分热闹。 离开清真寺后,我们就去了早有听闻的“香妃墓”参观。香妃墓实际叫阿巴克霍加陵园,是一座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霍加家族的五代共72人。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妃子,由于她身上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巴克霍加墓内。据考证,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入宫28年,死后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 中午,我们来到市郊一个葡萄庄园吃午饭。这个庄园不算很大,但很雅致,中心是民族特色舞台,四周是葡萄架下让客人盘腿而坐用餐的座台。主人为我们献上了一台很精彩的维吾尔族歌舞表演。喀什是“歌舞之乡”。刀郎人如醉如痴的刀郎舞享誉全疆乃至全国。到了喀什,欣赏到了也许是全疆最原汁原味的维族舞蹈。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在这里见到了可能是全疆最美丽的维族姑娘。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f64f1010003mn.html3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