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什梦之旅(二) |
[游记]喀什梦之旅(二) |
2008-05-22 sina.com.cn |
喀什 今天,从喀什的老城开始梦之旅的景点第一站吧。 喀 什 老 城 (又名喀什高台民居) 老城正面图 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维吾尔语为“玉石般的地方”或者“琉璃瓦屋”之意。喀什市位于喀什噶尔河三角洲中上部,地形北高南低,海拔1264米-1502米,被有吐曼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去,南有克孜勒河自西向东流过,由于历史上河流频繁改道,在两河之间形成众多冲沟和阶地,当我国中原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喀什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定居于此。 秦汉时期,喀什称疏勒(月氏语)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自汉至隋唐,疏勒就是丝绸之路南道北道中道西域段的集结点,所以作为政治重镇,作为经济重镇,作为文化重镇,喀什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自清以来,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在此建城“徕宁城”。当时的“徕宁城”无论是规模建筑在新疆都是首屈一指的。 自伊斯兰教在喀什生根开花结果以来,伊斯兰教成为影响当地人的民俗活动行为的主要宗教。人们选择了大中小清真寺周围建起民居,遂有保留至今的遍布喀什市的规模不等的高台民居。 先完整保存下来的老城街区主要指位于吐曼河以南的城市西区,包括恰萨区和吾斯塘博依区在内,是喀什城区的主体部分,属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4。25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20,居住人口约12。58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1。9,人口平均密度在3~3。5万人/平方公里,局部达到4。83万人/平方公里。老城区内保存20余条传统街巷,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处非常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征的迷宫式城市街区。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参差不齐,鳞次栉比,街巷格局和建筑群布局灵活多变,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作放射延伸,蜿蜒而行,曲径通幽,街区内的民居,以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混杂,砖木结构房屋多为80年代后新建,土木结构房屋多有百年以上历史,部分优秀民居已有360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逐步形成了目前这种以星罗棋布在老城区内70多座大小清真寺为中心的街区形式,集市与各类手工作坊和民居多通过街巷与清真寺相连,居民的生活宗教都以这里为中心。许多街巷都是按行业自发形成,如首饰巴扎,铁器巴扎等,以其行业为名的街巷如喀赞其亚贝希(铁锅匠),博热其巷(苇席匠),塔哈其巷(麻袋匠),吐马克巷(帽子巴扎)等等,小生产者按商业销售发展的需要,居住场所也是生产,销售的场所,形成产销一体,特色各异的专业性街巷特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15b1701009h4n.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