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什游记 |
[游记]喀什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喀什游记 去喀什的时候,正是那里最热的时候。好早以前就听人说,没去喀什,就每到新疆,那里,就像到了异域,人文、风土、习俗皆与中原不同。带着这种印象我来了。 第一印象:道路。喀什的道路是宽阔而现代的。道路两旁的窜白杨,整齐修身而立,城市道路连着喀什到阿克苏的告诉公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警察叔叔侧目而立,红绿灯有机的调整着井然的秩序。叔叔们执法甚严,安全带、40限速、鸣号,均在严格处罚之列。司机们小心翼翼的依章而行。以喀什为中心,划出一个圆周,到各县道路畅通,最远的塔什库尔干只是因为雪山雪水毁路之故,300公里的道路需要10小时左右的路程。道路是交通的物质载体,是信息流加大,物流丰殷的必然前提。当道路如此畅通,航线如此频繁,铁路如此通达时,大众传播随之趋鹜,这使我的原有印象为之一变。 第二印象:饮食。应该说,喀什的饮食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在一些高档餐厅,装修与中原迥然不同,充满了民族意趣。拱形木门,雕花廊柱,波斯式样的喷泉,维吾尔手工艺挂件。走堂的维族女孩,面目白皙,高鼻深目,手执红铜所制工艺茶壶,倒出汤色发红的药茶,气味芬芳,养胃暖胃。餐具花色繁多,样式华丽璀璨,刀、碟、勺、盘、碗各自不同,色泽各异,用处不一。当抓饭、伴面、烤肉、凉粉、酸奶、卡瓦斯、羊肺子纷纷拥上桌后,琳琅满目是不过分的形容。在餐厅的中间,有一张大床,工艺讲究,木质华贵,床上围着小桌端坐三人,身着民族服饰,手拿民族乐器都它尔等,大声唱着民族歌曲,一时,室内饭香、美乐、人声叠现,闭眼时,恍惚间,以为在唐时龟兹古国,三藏取经之途呢!睁眼时,左右食客皆为中原人氏,个个体恤短裤,腰背相机,有的食客手执摄像机,宛如在采风,四处拍摄,有的食客,坐在唱歌的民族歌手床边,留念合影。我笑了!孙旭培老师给我说,大众传播好可怕的,传播三代后民族文化会荡涤不存了。我想,或许会在,但是可能就像这个餐厅,在商业利益的左右下,畸形的展现和留存在文化传承的间隙。看来,应去喀什的乡村看看了。(后续吧,要出差了) |
转自:http://dududebaba.spaces.live.com/Blog/cns!23A098EAF4D89F06!249.entry2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