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红花又名黄 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东汉时 的《杂病论》称:“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本草纲目》则称其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今新疆仍盛产红花。红花籽用 来榨油,花用来治病。红花油色黄、味香、液清,是食用油中的上品,经常食用红花油可以防止动脉粥状硬化,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 红花的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能,主治妇女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瘀血作痛及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新疆红花,又名草红花,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 作物。红花花色鲜艳,花期变换多资,可种于庭院,供人观赏;晒干制粉,掺入面粉,制成食品,味美可口,增进食欲。 红花含红花甙 ,红花黄色素。另含脂肪油,称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等等油脂类。味辛.性温,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妇科良药。我国古医书如 《本草经疏》.《本草汇言》. 《本草述钩元》.《本草衍义补遗》和《药品话义》中均有详实的记载和论述。能通经治血,能补能泻,能破能养,可行可导。并因服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功效。新疆 红花历史悠久,分布面广,天山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区均有种植。货源丰富,除了供应国内市场需要外,红花和红花籽都有一定数量出口外销。特别是新疆红花,与异 名同功.价值昂贵的西红花(即藏红花)相比,可说是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因此,颇受日本等国客户的欢迎。 无花果 无花果属桑科,因花小,藏于花托内,又名隐花果。无花果原产于西亚,唐代前后传入我国史籍称 “阿驿”维吾尔语称“安吉尔”。无花果含有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 ,有滋补、润肠、开胃、催乳等作用。它在塔里木盆地大量栽培,以阿图什种植最多,年产果子二百多亩。 其时果甘甜多汁,味芳香,堪兴岭南香蕉和奶油椰丝比美,除鲜果入市外,还可做果干和果酱。无花果,果树雌雄异花,花隐于囊状花托内,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名。果形扁圆,果皮黄色,果肉细软,营养丰富,果味甘甜如蜜。果实除食用外,还可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无花果的果实极为鲜嫩,不易保存和运输,当地人民多用以晒制果干,运销外地。 库尔勒香梨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在海内外最负盛名的果品之一,在海外市场上被誉为“中华蜜梨”、“梨中珍品”。 每到暖春4月,库尔勒市“千树万树梨花开”;融融夏日,叶隙枝间,青果若现;深秋时节,满枝梨香,沁人心扉。 香梨,维吾尔语叫做“乃西米提”,蒙古语叫做“开尔登”。据史料记载,库尔勒香梨已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公元5世纪成书的<西京杂记)中就有“有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的记述。瀚海,就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传说在很久以前,铁门关附近的易卜拉音国王,在富饶的铁于里克建起了华丽的皇宫。皇宫园林里长满了桃树、杏树、苹果树,惟独没有梨树。国王的马倌依明历尽艰辛,找来了50棵梨树苗,种在园林。随着梨树发芽、开花、结果,依明与国王美丽、善良的妹妹康巴尔罕的爱情也渐渐成熟。就在他们憧憬未来幸福生活的时候,依明被口蜜腹剑的霍加用毒箭射死。伤心欲绝的康巴尔罕哭倒在和依明亲手栽种的大梨树下。痛失亲人的易卜拉音国王,为避免睹物思人,也离开了这个伤心地,按照康巴尔罕的遗愿,他和宫女们一路走,一路撒下梨种,把象征着爱情的梨种一直播撒到了库尔勒。 从此,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尔勒绿洲,就成为著名的库尔勒香梨的产地。今天的库尔勒香梨产地,已经是以库尔勒市为中心,向西向南延伸、扩展到阿克苏的东西长250多公里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气候和光热条件,极适宜香梨生长,是香梨的优生带。 这一带生产的香梨,皮薄肉脆,汁多爽口,味甘清香,含水量达到87%,含糖量达到10%~14%,一入口就水汪汪、甜滋滋的。有意思的是,库尔勒香梨还有公、母之分。梨树长势强,花萼脱落晚,果实花萼部分凸出的,是公梨;反之,梨树长势弱,花萼脱落早,果实花萼部分凹进的,就是母梨。因为母梨肉细汁多,口感比较好,所以梨农们都想办法抑制梨树长势,希望能够多产一些母梨。 尽管香梨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大面积的种植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1976年,当时的库尔勒县被自治区定为香梨生产基地;1985年,香梨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306.66公顷猛增到733.33公顷;现在,库尔勒市和兵团农二师的几个团场,共有2.45万公顷梨园。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库尔勒香梨获得金奖,成为中外闻名的果品,香梨产业也成为库尔勒市的重要产业。这里每年生产的香梨,60%以上出口到东南亚、加拿大及阿联酋等地。 库尔勒香梨——这个古老的果品,在新的时代,正创造着新的业绩。极适宜香梨生长,是香梨的优生带 库车杏 库车栽培杏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现保留下来的优质品种就有20多个,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颜色也分红、白、黄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其中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质最佳,果肉厚、纤维少、汁液多、甜味浓,美味独特的库车包仁杏干就是用这种白杏加工的。加工工艺也别具一格,先将果肉做成包皮,然后叠起 ,中间包一粒杏仁。这种传统的风味干果珍品,因色泽金黄,甘甜如蜜,兴满丝绸之路。 杏是维吾尔族人普遍栽培的果树之一,几乎村村有杏林,家家有杏树,而库车县则可以称之为新疆的杏乡。初夏随着小黄杏的上市,接踵而来的是小白杏、佳那丽杏、辣椒杏等不下二十多个品种。库车杏不仅肉厚味浓,酸甜适口,连杏核也是甜的。库车杏除卖鲜之外,还可加工成杏干、杏包仁等。 枸杞子 枸杞子,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 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葡萄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2002年沟里种葡萄615.6公顷,生产鲜葡萄168610吨。这里主要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喀尔、百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成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新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600多个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果酱、果汁。西域种植葡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这里已广种葡萄。目前,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20左右,全疆的50左右。由于环境适宜,这里所产葡萄的品质远远超过它的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地区。吐鲁番葡萄品种资源丰富有600多个。最著名的是以制干为主的无核白,以鲜食为主的马奶子、红葡萄,以及药用的索索葡萄,据《大明会典》记载,索索葡萄的价值比驼皮和獭皮还高。“无核白”不仅皮薄肉脆,汗多而得,还能晾干制成碧绿的葡萄干。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 哈密瓜 新疆哈密甜瓜、甘瓜,维吾尔语称“库洪”.我国只有新疆和甘肃敦煌一带出产哈密瓜.公元1228年成书之<<长春真人西游记>>第一次提到在新疆有这种瓜,称赞“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也”.17世纪开始,哈蜜瓜列为新疆贡品.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诚,此瓜始人贡,谓之哈蜜蜂瓜”新疆 除少数高寒地带之外, 大部分地区均产哈密瓜,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石河子一带也很不错新疆哈密瓜。 品种瓜有180多个及类型,瓜的大小、形状、肉色千差万别、大的像大炮弹,重十几公斤;小的像椰 子,重不足一公斤。瓜的形状多为椭圆,扁圆的皮邑有黄、绿、褐、白等,皮上有各种斑纹。斑声、 肉色为乳白、批黄。桔红戊碧绿;肉质有脆、有软等等另外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冬瓜;贮存,新疆本地人家藏的冬瓜可以放到来年春天,仍然新鲜经食用。 贝母 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山地草原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费尔干贝母新疆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轮叶贝母主产于塔城地区;滩贝母生产于霍城.察布查尔。早在清代,新疆贝母便已开发利用。当时以北疆地区的昌吉.七台县为集散市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北线,用骆驼运.马驮,远销天津等口岸,通称“古贝”。由于数量极少,价格昂贵。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为了。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保健事业和出口外销的需要,医药科研部门再五十年代末期即开始人工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今后贝母将继续不断地稳步增产。 甘草 甘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用途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它的名称很多。《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五世纪名医陶弘景称之为“国老”和“众药之王”。《本经》称美草,《别路》称蜜草,等等。维吾尔语称“曲曲不牙”即甜棍之意。 新疆甘草品种较多,分布面广,产量居全国之冠。据专家考察,新疆甘草有五个品种,胀国甘草.黄甘草 ,主产南疆各地,喀什.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州为集中产地;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和粗毛甘草,以北疆为主,数量较小,也较分散。甘草既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又用于食品工业和烟草工业是。茎叶和籽实还是牛羊喜食的饲料。 甘草和甘草浸膏是新疆大宗的出口商品。近年又增加了甘草粉和甘草霜的出口,畅销欧.美.日本和港澳。新疆甘草仍属天然野生,未受任何人为的污染,特别受到国外市场和世界人士的好评。 为了保护甘草资源,合理采挖.利用,保证长期稳定地供应国外市场有关部门采取了养护和采挖并举的方针,实行每年有计划地轮流采挖的办法,使甘草资源得以长期.充分地利用。有的地方并开始了人工栽培实验。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新疆的甘草资源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可提供出口和内销的甘草货源也将会日益增多。 罗布麻 罗布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沿岸,约800万亩。罗布麻俗称野麻,又名“夹竹桃麻”、“茶花麻、“茶棵子”等。巴音郭楞的罗布麻因多生长在罗布泊、罗布庄地区而定名。 罗布麻一身是宝,秆可作造纸原料,叶汁可作饮料,根茎枝叶所含乳胶液可提炼橡胶。罗布麻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罗布麻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罗布麻茶、罗布麻药片和罗布麻烟等可治疗高血压等症。 巴旦木 巴旦杏是新疆维吾尔人民最珍视的干果,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每逢初秋,当果园里的巴旦杏由绿变黄微带红晕,开始千裂成熟的时节,人们就络绎不绝地前去选购采摘,迅速将成熟的巴旦杏争购一空。 按植物分类学,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巴旦杏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发达的仁。仁味超过核桃和杏仁,有特殊的甜香风味。 巴旦杏营养价值很高,它的营养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据化验,仁内含植物油55-61%,蛋白蛋28%,淀粉、糖10-11%,并含有少量维生素a、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成、钙、镁、钠、钾,同时含有铁、钴等18种微量元素。巴旦杏仁是维吾尔人传统的健身滋补品,有人每日睡觉前细嚼十余粒,开水冲下,长期食用,夜间能通宵熟睡无梦,身体抵抗力显著增强,保持身强体壮。 巴旦杏在医药上用途很广,民间维吾尔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等疾病。国外一些国家,酿有巴旦杏乳、巴旦杏酒补品及苦仁制的镇静止痛药剂。美国一些医院,常以巴旦杏粉治疗糖尿病、儿童癫痫、胃病。近年来,又制成苦巴旦球蛋白氢氯化物新药,专治流行性病毒感冒。美国芝加哥洛约大学生物系主任哈罗德。曼纳在研究成果报告中提出,苦杏仁可治疗癌症。 巴旦杏别名甚多,古时称偏桃、偏核桃、婆淡树,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称“扁桃”。新疆巴旦杏是从古波斯(现今伊朗)传入。我国种植巴旦杏,从唐朝开始,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酉阳杂阻》、《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文,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新疆是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日照长、干旱。植物为适应此环境,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糖分和油分,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香甜。新疆巴旦杏仁较国外的巴旦杏仁含油、含糖量均高,味更为香甜。新疆巴旦杏品种繁多,约有四十多个,分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软壳甜巴旦杏品系、甜巴旦杏品系、厚壳甜巴旦杏品系、苦巴旦杏品系、桃巴旦杏品系。前两个家族的最佳品种是:纸皮巴旦、软壳巴旦、薄壳巴旦、双仁巴旦等,维语称“皮斯特卡卡孜巴旦姆”、“卡卡孜巴旦姆”、“雀克巴旦姆” 艾特莱斯绸 艾特莱斯绸产于洛浦县吉牙乡,位于洛浦县西北部,玉龙喀什河中下游东岸。古代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是西域三大丝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南北朝时期一批过境商人,一次就运输丝绸4300多匹。大批的中国丝绸主要经丝绸之路南路运往中亚、中东直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不绝于时月"。和田在丝绸交易上的历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产的"施绸"多销往中原,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抢购。 凡外地来和田的人,几乎都说和田的维吾尔族姑娘长得漂亮,细细的弯眉,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均匀的身材,再穿上“艾特莱丝”绸制作的连衣裙,越发显得婀娜多姿,风姿绰约. 艾特莱斯绸是和田的特产。和田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丝绸之乡,蚕茧总产达到全自治区产量的7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生茧生丝除部分外销外,基本都在本地织成艾特莱丝绸。历史上曾记载,公元十世纪于阗国王曾带大批和田制作的“胡锦”、“西锦”到中原进行商贸交易。在中原十分抢手。尽管目前还无直接依据说明艾特莱丝绸就是“胡锦”、“西锦”。但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和田群众 依了伊斯兰教,艾特莱丝绸无疑打上了伊斯兰教的文化印记,但我们很难断言,它们之间被割断了传统继承关系。其实或更早的年代,在伊朗、土耳其及中亚国家的史书中也有过关于“艾特莱斯”的记载。因此可以说,和田的艾特莱丝绸既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又广泛吸收交融了各国的文化因素。十五世纪,米尔扎.阿巴白克攻占和田时,曾把和田许多技术工匠,特别是制作艾特莱丝绸的工匠强制迁往莎车。因为他在那里定都,让和田的工匠为他织艾特莱丝绸,并让工匠把技艺传给莎车人。十九世纪,A.H库罗帕特金所著《喀什葛尔》中是这样叙述的:和田的缫丝工业相当发达,除玛什鲁甫之外,他们还生产阿德里亚斯、贝卡萨甫、沙衣等丝绸。喀什等地产的丝绸仅能满足本地需要,甚至不能自给。唯有和田丝绸出口,一八七六年向中亚就出口160匹。这里说的阿德里亚斯即艾特莱斯。艾特来丝绸不仅为和田维吾尔妇女所珍爱,而且整个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都喜欢穿艾特莱丝绸制成的衣服,即使在中亚几个国家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也相当流行。在维吾尔族诗歌故事中都曾描述过那些有身份的人如官宦人家、地主、巴依对妇女穿上艾特莱丝绸长裙出席各种社交场合或“麦西来甫”(歌舞聚会)。 艾特莱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布料一般幅宽仅40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房连,错落有致地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特莱丝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艾特莱丝绸基本为四大类型,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另外还有多色调艾特莱斯。各种绸的基色为一种,但又恰到好处地搭配其他色彩,以凸线图案、纹格,艳丽中不失端庄,飘逸中不是稳重。黑艾特莱斯制造历史最为悠久,在民间被称为“安集延艾特莱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作成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历史上由于和田与中亚关系密切,曾有大批乌兹别克人到和田定居,和田称他们为安集延人。至今和田还有不少人在自己名字后边缀以“安江”(即安集延),表明自己是乌兹别克人的后裔。黑艾特莱丝绸为何称安集延艾特莱斯?有的说这种图案从乌兹别克斯坦传来,有的说是和田艾特莱丝绸经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工匠的改进,有的说和田的安集延人多穿这种衣服。红艾特莱丝绸,图案为红色,底色用黄色或白色。色彩鲜艳,富于青春气息,因此,深受姑娘和少妇的喜爱。黄艾特莱丝绸图案为黄色,在各种底色的衬托下庄重而典雅,显示一种富贵气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成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还有一种为混合式,维吾尔族称买利奇满,把各种基色有规则地进行排列,或造成强烈对比,或呈现舒缓的变化。艾特莱斯除这四大类型外,最近几年又出现蓝艾特拉埃斯、绿艾特莱斯等。其中绿艾特莱丝绸多为学龄前儿童女装。这几种新品种尚不成系统,有的按其色彩的调配,分别归于上述四种类型。 艾特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采用工具图案的木锤、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等。其他还有栅栏、牛角等。各种图案具有强烈和田地方特色,是和田人民生活美在服装上的艺术反映。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表现了和田是瓜果之乡这一特色。采用的热瓦甫琴、独它尔琴图案较普遍,显示了和田歌舞之乡的特色。另外,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喜爱的饰品也多有表现。有的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图案则运用强烈艺术变形,辨认就不那么容易了。图案一般是从上至下按规则排列,如把花瓣、栅栏、独它尔琴,耳坠组合为一组,两侧再配以流苏等纹样。 前边所引A.H库罗帕特金关于和田绸的叙述,在和田“玛希鲁甫”是丝绸的统称,“贝卡萨甫”即“巴克赛木”,指条格绸,色彩素雅,多制成宗教人士的袷袢(长衣)现已少见。沙衣即为白绸。这几种绸制作方法相同,在和田统称为艾特莱斯。因此,可以认为这是艾特莱丝绸的旁系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