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香妃墓 |
[游记]感受香妃墓 |
2007-07-16 live.com |
感受香妃墓 首先香妃墓并不是香妃一个人的墓,而是她们的家族-阿巴克霍家家族五代人的墓地。穆斯林的墓地和我们以前印象中的墓地是有所不同的,整个家族墓地是安置在一个建筑之内的。所以光从外表看,香妃墓其实更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她主要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其中主墓室高约40米,中间一个穹窿形琉璃砖贴面的大圆顶,圆顶和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琉璃的颜色有绿,黄,蓝,感觉有点类似唐三彩的那种感觉。蓝也是那种非常典型的波斯蓝。但据说这种琉璃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塔楼之巅,又有一轮金新月,金光闪闪,具有非常典型的伊斯兰特色。 陵墓被放置在高大宽敞的厅堂里,内筑有一个平台,上面排列着大小几十座坟包。厅堂内设有维族导游可以免费讲解(这里的导游好像隶属于新疆阿尔金旅游集团,都接受过比较专业的培训),这点感觉做的实在是比较好,而且mm导游能讲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聊了聊,竟然还曾来过北京。据导游讲,越年长的坟包越大,坟包较小的是埋葬小孩的。而且女儿的坟应紧靠母亲;儿子的坟应紧靠父亲。另外尸体并不是安放在那个类似棺材的坟包里头,而是在坟包下面2-3米处,坟包只是起象征作用,这和我们的常识有所不同。坟包前台阶较多的是女性墓;仅一二个台阶的是男性墓。坟包上一般都面覆盖有各种图案的花布,花布的作用是一方面是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另一方面又起着保护墓包的作用。根据伊斯兰习俗,他们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因此他们的墓内没有任何陪葬品的。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么大一个贵族墓地,这么多年来从来没被盗掘和破坏的原因吧。 导游指着中间一个坟包自豪的说,那个就是香妃墓。但据我的了解,香妃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容妃-乾隆皇帝41位后妃中唯一的维吾尔族女子。传说容妃进宫以来,一直穿着维族朝服,遵守伊斯兰教的习俗,一直由维族厨师侍候。容妃曾多次随乾隆帝南巡和东巡,多次得到乾隆帝的格外善待和赏赐。乾隆53年,容妃被安葬于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地宫。香妃是不是真的安葬在这里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香妃墓”确是一个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好去处。 除了主墓室外,我们还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等。感觉清真寺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但即便这里的清真寺,每天还都会有很多教徒前来朝拜,足见伊斯兰教徒的虔诚,宗教的力量真是伟大。呵呵 另外香妃墓的后面隔着一堵墙的地方是维族的平民墓地,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但香妃墓到那边没有直接的通路,需要从旁边绕过去。平民的坟包均放置于露天,形状和贵族的类似,但是要粗糙简化得多。修建坟包的材质好像是用黄土夹上稻草制成的,类似于我们现在钢筋加水泥的作用。 |
转自:http://thuee.spaces.live.com/Blog/cns!6475A24DA4C0F280!175.entry3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