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板城的风力电站、博斯腾湖和库尔勒----南疆日记(2) [原] (8月9日 ) 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路程大概几百公里,离开乌鲁木齐的目的就是赶到库尔勒住。 为了赶时间,我们很早就提着早餐上车了,沿着东线往哈密吐鲁番方向的高速公路走,一个多钟头左右,看见了许多风力发电机,原来那是达板城。原来只是知道“达板城的西瓜大又甜,达板城的姑娘真漂亮”,原来这里的风力也是著名的。这里是平原,一马平川,远处的湖是咸水湖,据说那湖边有许多人用泥沙裹身,因为可以治病,许多人来此做沙疗。 过了达板城、就是吐鲁番地区。 汽车轮子滚动着,沿着两边寸草不生的山峦公路奔驰,天气越来越干燥和炎热,如果打开车窗,热浪就袭上脸庞,但独特的风景可是沿海地区见不到的,我们欣赏着颜色经常变幻的石头和泥土、沙砾组成的山峦,常常很久也不见绿色植被和河流,但是可以看见许多干涸的河床、看见一些圆型的已经不是绿色的草丛。 荒芜的地方没有人烟,车辆不多,好在路边有路牌。 路标上看见“鄯善”方向,“鄯善”是一个古老的名字,在书上见过的。据说在唐朝的时候这里设“蒲昌县”时,维族人称“鄯善”为“辟展”、“皮禅”,意为芨芨草、蒲苇。突厥语是草堆、草垛的意思 。导游解释说 “鄯善”为“溃逃”之意,汉灭楼兰国,改称鄯善。 路途中,车辆出了小问题,找了个有人烟的地方停车,车子维修,人上厕所。顺着汽车维修点我看见路边的一个铝合金窗的漂亮的建筑,看见那建筑写着“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托克逊大队托克逊中队”牌子,门边挂着“服务人民”几个字,想到内地有“有困难找警察”,但那门是紧锁的,从没有见到警察进或者出,天气太热,都缩在里面吃抓饭? 导游说“托克逊”地名与维语的“九”、“九十”有关,相传从吐鲁番迁九十户居民于此,逐演变而来;但也有说唐代在此设“天山县”,维族人将“天山”读成“托克逊”。 托克逊等于天山?不象,这可是一个县名,沙砾荒漠中的县。 公路边的景色越来越荒凉,荒漠不见了、就是沙漠、沙漠没有了就出现连绵不绝的寸草不见的山岩。逐渐地车辆两边是山峦,公路则在荒芜的平原上奔驰,这里就是塔里木盆地北端边缘。 这段路走了很久,必须翻越天山才能够到达塔里木盆地。似乎几乎整个上午都在烧着的沙漠荒漠里疾驶,除了上厕所,偶尔下车照相。忽然看见了一个牌子写着“乌什塔拉”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们大约14点到达和硕县,在那里吃了新疆拌面,饿了,我多吃了一碗,为防止拉肚还吃了许多生大蒜。 为什么叫和硕?和硕应该和亲王、王爷、王府有关系,尤其是在清朝就有“和硕亲王”的称呼,而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内一部分,也应该是在清朝,果然看见当地介绍地名的时候写着某某亲王在这里的记录。 博斯腾湖就在和硕县。 在前往博斯腾湖的途中,茫茫沙漠戈壁中长着许多绿色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尖端摇曳着红色的绒状物,远远望过去红粉一片浮泛在沙海绿丛中,原来那就是红柳,一种耐旱植物,导游李霞小姐说它是耐旱小英雄。那红色在沙漠里很好看,许多人于是要求下车追逐红柳,和这个红色精灵合影。 博斯腾湖终于看到了,茫茫一片。据说湖水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超过八百里洞庭湖,当地人都说这就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了。怎么我还看见书里说“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吹牛吧,但是在沙漠里有这样的大湖,应该是令人兴奋的,湖里有沙洲和高高的水草和芦苇,沙洲上有许多的鸟逐食着什么东西、水草普遍都长在浅水处、湖水里的野鸟不少,那白色的欢叫着飞上蓝天的应该是野鸭了。 博斯腾湖维语“绿洲之湖”,看来还是名副其实的。 因为身在干旱地区,湖水很诱惑,大家都卷了裤腿下水感受凉爽、同时观察鸟类以及给它们照相,然而水草里的蚊子把A型血的伙伴咬得一片肿包、咬得鲜血淋漓。 博斯腾湖岸边建筑有“博斯腾湖渔政管理站乌什塔拉分站”大字,原来路上见到的那个“乌什塔拉”名字是这里的。 离开博斯腾湖,我们要赶回和硕县,然后再赶往库尔勒。 18点了,太阳仍然烤灸着我们的车厢。 到达库尔勒市已经是21点半了,但司机坚持把我们带到“铁门关”去。这是汉朝、魏晋、大唐时丝绸之路的关口,哪个国家关口?这勒有石头的文字注明是唐代时候的铁门关,那时这里有许多小国家,中原不过是借道而已,铁门关不应该是属于中原政权的。铁门关倚着嶙峋的山石峭壁、傍着自然纯净的露野溪水,形成天然关口,杨柳依依、晚风瑟瑟,那铁门之关矗立在此千百年了,后人路过刻在石头上感谓的诗句。如今铁门关是重建的,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西行取经和经商的古人早已不在,空留一个重建的城楼。 库尔勒是维语,意思是“眺望”、“张望”。 库尔勒是巴音郭塄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巴音廓楞是蒙古族语,“廓愣”是河流的意思,“巴音”是富饶的意思,“巴音廓愣”即“富饶的河流”。 巴音郭塄州横跨天山南北,我们曾经到北疆的伊犁,沿着伊犁河谷,经过那拉提草原,到达美丽的有着九曲十八弯和天鹅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那里蒙古族居民多数是二个世纪前从俄罗斯东归的蒙古族后裔,都是英勇的战神成吉思汗的子孙。巴音布鲁克草原也是属于巴音郭塄州管辖的,却在天山北麓,库尔勒在天山南麓,可见这个州疆域之大,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可是全国第一州啊。 从我们住的巴州宾馆俯瞰整个城区,库尔勒的城市建设规划十分整齐,街道宽敞、绿树婆娑,孔雀河水量丰沛,浇灌这片土地、也养育库尔勒人民。 孔雀河维语叫做“昆其得里亚”,“昆其”维语“皮匠”的意思,“得里亚”维语“河”的意思。合之意为“皮匠河”。将“昆其”谐音译成汉语“孔雀”,将“得里亚”直译为“河”,于是便成了“孔雀河”。 晚饭后到街道上散步,库尔勒大街宽且直,地板铺设彩纹方砖。树叶沙沙响,城市里绿化的很好,感觉到当地自然生存环境很不错。路过库尔勒市第四中学,见那门口高大,门面很大气,对面的小学的门面比较广州市的小学一点不逊色。我们看见库尔勒市把2006年高考上榜的信息全部张贴在学校外面的墙壁上,原来市教育局也在这里,看来库尔勒很重视升学的光彩。 北京时间23点,在当地并不算晚,但路上行人并不多,偶有几个卖烧烤的、卖图书的依然在经营自己的生意。一阵子,我们就走到孔雀河畔,河边栽种了密密的树林,拉起护栏,安装了许多灯饰。护栏隔一段就有缺口修筑了台阶直通河面,我们见到一个牌子写着“水深2米”。一个青春少女背对我们,独自坐在河畔水泥台阶上,欣赏月色和水色、静静地把玩她的手机,也许她把此时自己的悠闲的心境告诉她的心上人。喧嚣的河水从她的脚下奔流,人和自然的距离好近,这个晚上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孔雀河的魅力。 当地人民也热爱孔雀河,喜欢在孔雀河边安排自己的闲暇的夜晚和周末,情侣更喜欢把孔雀河畔作为自己定情的场所,据说每逢重大的节庆活动,库尔勒人民都会相约来到孔雀河畔,让这河流与自己同乐。 杨柳岸边晚风舒爽仿佛在江南都市,河水欢快地奔流好象这里不在沙漠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