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博格达峰禁止徒步登山

[游记]博格达峰禁止徒步登山

2008-06-27    sina.com.cn

1,

2007年6月13日,《乌鲁木齐晚报》A06版刊登一则新闻报道:《乌市50名志愿者博峰清污》,为此,我对去博峰捡垃圾的新闻报道后面长期存在的登山爱好者及旅行团徒步博格达大本营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些看法,于是写了《博格达峰捡垃圾:垃圾哪里来的?》的文章,发表在新疆的2个户外网站好本人的BLOG里,对攀登博格达造成的破坏大自然、在博峰上制造垃圾、造成博峰污染进行了阐述,立即,我的呼声就被一些山友的口水和谩骂淹没在了太平洋里。当时我还将此文发给《乌鲁木齐晚报》,但因当时户外运动中的攀登博格达大本营方兴未艾,很多报纸和刊物上连篇刊登攀登博格达的户外攻略等,我的呼吁声那时是极其微弱的。

尽管遭到一些山友的谩骂,但我当时的心情是(我对我周围的朋友说),“我就不信我微弱的呼声没有结果”。

一年后,政府出手治理博格达峰的环境破坏问题了。我有了些许的安慰。

2,

今天,新疆《都市消费晨报》A15版刊登了记者李凯的一篇文章:《博格达峰禁止徒步登山》。文章说:

“今后,无论是旅行社组团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登山徒步活动都将绝迹于博格达峰。因为从今天起,天池管理委员会将向20多家签约旅行社发出题为《关于禁止组织到博格达峰徒步及登山》的公函。

据天池管理委员会博格达峰生态环境检测站统计,每年有两三万名游客在该峰区进行攀登与徒步活动。近年来,因受大气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博格达峰区冰川资源每年向后退缩五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我们经常会组织十几人上去清理垃圾,每次要花两天时间。”天池管理委员会博格达峰生态环境检测站站长金发军介绍说,如果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7月中旬,博格达峰南坡的生态环境管理站就能建好。

金发军表示,这次给中青旅、港中旅、国旅等20多家签约旅行社发函后,已经明确要求各单位从收函之日起,禁止组织游人徒步攀登博格达峰,而管理站建好后也会打出标识阻止游客上山。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吴佩钦称,该线路途经天池景区,是“驴友”心目中的圣山,集自然风貌与人文文化于一身,尤其受到内地户外爱好者的青睐。所以,作为全国十佳户外徒步线路之一的博格达峰线退出户外圈带来的损失是很大的。”

3,

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于6月16日向各登山协会、民间组织、各旅行社发出了《关于禁止组织到博格达峰徒步及登山的函》,该函说:

“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是博格达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博格达峰区冰川资源是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三地区之水源区。近年来,因受大气和人为频繁活动的影响,冰川资源逐年加速消融,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直接影响着三地区人的生存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及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批示,请您单位在接到函之日起,禁止组织游人徒步攀登博格达峰。”函中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查办通知(新党办查字【2008】14号)。

4,

新华网、中国网等也于2008年6月19日刊登了《新疆禁止组织去“天山明珠”博格达峰徒步或登山》的文章。文章说:

“为保护新疆主要城市水源地,新疆天池管委会近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正式发文,禁止组织去有“天山明珠”之称的博格达峰徒步或登山。

天池管委会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金发军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相关fa律fa规的规定,天池管委会已经正式向新疆登山协会、各大旅行社和知名户外团体发函,要求这些单位不再组织游人徒步或攀登博格达峰。

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博格达山三峰并立,拔地而起,陡峭、雄伟,终年冰雪皑皑,世称“雪海”,这里的113条冰川,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吐鲁番三地各族居民的主要水源地。

博格达峰位于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内,是博格达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核心区。近年来,由于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天池—博格达峰—达坂城路线成了目前新疆一条探险热线。

大气环境的变化和频繁的人为活动影响,使得博格达峰冰川资源加速消融,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一些游客在天池景区和博格达峰上丢弃的垃圾还污染了上游水源地,致使饮用水水质超标,直接影响了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三地区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

据了解,为了保护博格达峰的生态环境,天池管委会还将联合博峰南坡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铺管委会,联合建立博格达峰生态环境管理站,加强对徒步登山人员的管理。(记者李晓玲)”

5,附:我的《博格达峰捡垃圾:垃圾哪里来的?》一文(发于2007年6月13日本人BLOG):

(见本人BLOG,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04e19010009sl.html)

2007年6月13日《乌鲁木齐晚报》A06版刊登一则新闻报道:《乌市50名志愿者博峰清污》,这新闻,叫人看似欣慰,实则堵心:垃圾是哪里来的?垃圾是谁制造的?

去博峰捡垃圾的新闻报道已不止一次见诸于新闻媒体,似乎是要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但捡垃圾的背后,我认为隐藏着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04e1901009gu7.html2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