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疆日记之五:从库车到阿克苏 |
[游记]南疆日记之五:从库车到阿克苏 |
2007-12-17 sina.com.cn |
行程的第五天,2007年10月2日星期二。 昨天午夜前后到的库车,此前的路上导游反复强调我们开始深入南疆腹地——维族的气息会很快浓烈起来的,其明显标志之一便是饮食——目下正是斋月,维族餐厅都是要晚上9点后才开门的,而南疆这边汉族的餐厅又很少,饮酒更是绝对禁止的。可当一行迈入库车宾馆的大门,一股呛人的白酒的味道便从不远处的餐厅里飘逸而至,令人掩鼻。极至开饭,竟完全的汉地饭菜,猪肉自然平常,连酒也是丝毫无碍——仿佛曾经去过的哪个内地县城招待所。宾馆属于“花园式”的布局,院中停满当地牌照的高级轿车——与仅仅一墙之外的普通维族生活区相比,似乎两个世界。这里是只属于当地掌握实际权力的汉人及家属们、域外的旅行者的“城中之城”——即便从呛人的白酒气味也可以断定,真正虔诚的穆斯林除非万不得已,是不愿意迈入这里半步的。我们自然一边美美地享受着自行程以来最熨贴的肠胃运动,一边嘲笑着导游先前的危言耸听,却也隐隐感受到来自院墙之外另一个世界排斥以至于敌视的眼光。 清晨9:00,不知是否假日的缘故,整个库车县城依旧沉睡之中,去库车大寺的路上只看到很少几家维族人已打开院门洒扫着,街道清冷异常。 库车曾经是南疆的宗教中心之一,已展现在面前的库车大寺里面存有当年的宗教法庭遗址,足以说明其宗教地位的尊隆。原先的建筑在1918年火灾被毁,今天的重建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应该是金树仁统治末期的事情。到时寺门紧闭,一个人也没有。导游独自进去不久,一位戴白帽子的老者随着出来领大家进去。从外观看,典型的西域风格的清真寺样式,按一般标准而言,形制尚属宏伟——自然无法与曾经去过的istanbul的st.sophia 车子沿着塔克拉玛干北缘的314国道向西疾驰着,距离今天最终的目的地——阿克苏还要走300公里。背后的库车县城渐渐消失在弥漫的烟尘中。库车,古称“龟慈”,著名的“龟慈乐舞”曾经是西域乐舞的代表,风靡唐宋宫廷于一时,并深深影响了后来内地音乐的发展轨迹,如今却踪迹难寻了。想到任何的艺术其实在本质上都是寄生于物质文明上的附属品——当生成与培养她的基础消失了,她也必将归于湮灭。随着人类文明逐渐由内陆转向海洋,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败,眼前正经过的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也如同鲜艳于一时的花草而归于枯萎衰败。 车行的右手边更远处应该是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吧,再远处应该是据说壮美到醉人心神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吧——那里是游牧的漠西蒙古人的家园。透过车窗极力向北方眺望着,眺望着,直到连绵的土黄色的山峦挡住了视线——车子开始进山了,在进入阿克苏之前,要先去天山大峡谷。 在峡谷中游览的时间不短,一来一去两个钟头很快过去了,却感觉平淡无奇——和内地的峡谷相比,多了西域特有的土黄色基调,却更无其他。 到阿克苏在晚上8点前后,因为时差,天依旧没有完全黑下来。团友们纷纷要求品尝当地的吃食,于是导游退了晚饭钱给我们。我和妻不想走的太远,就选择了靠近旅馆的一家穆斯林馆子,其时刚刚9点多,里面挤的满满当当的——全是刚刚结束礼拜饥肠辘辘的维族人。我点了那里有名的“囊包肉”,不想足足过去40分钟依旧杳如黄鹤。正在我很不满的向侍者抱怨着,却终于上来了。也许觉出了我的不满,老板亲自过来,却不说抱歉的话,只是一个劲儿叫我尝尝味道如何——我早已没有了胃口,却只好敷衍说不错。老板边笑着边用生硬的汉语得意的说道:朋友,为了这么美味的东西,40分钟还是值得的嘛!早已一肚子不耐烦的我却又不得不为维族老板这委婉、亲切又不失尊严的“道歉”方式所折服——维族人是自尊刚强的,却也是机智的。 明天就要去喀什噶尔了——盼望明天。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afbd2501000azv.html8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