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疆阿克苏游记—金秋,到新疆走一遭(三)—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新疆阿克苏游记—金秋,到新疆走一遭(三)—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16    17u.com

克孜尔千佛洞·烽火台

库车前身是龟兹王国,历史使人的想象力膨胀,因此无论在黄昏穿过绿树夹道的小路,还是在早晨跟随一张张异族的面孔寻找我们想去的清真寺,我都觉得这个地方颇有一种奇怪的吸力,很想融进去,却又知道绝对融不进去,奇妙的感觉。
出了城,远离人烟,反而让人松了口气。视野开始壮阔起来,茫茫苍苍的大地,时而有隆起的沙丘和雅丹群。车子在山道间盘旋,司机放起高原歌曲,我仿佛又回到了青藏高原。
路上有一处景观,一大块褐色的土山,纹理清晰,一律向一个方向倾斜,路边插了个牌子,说明景点的名字叫“布达拉宫”。
结伴同游一共四人,三个曾经踏足西藏,一致的结论是不像布达拉宫。
我喜欢路上另一处雅丹地貌群“金字塔”,规模不很小,而且确有几座雅丹台地很像埃及金字塔。这个地方,依稀唤起了我对札达土林的记忆。
接近中午,到达克孜尔千佛洞。这是我国四大佛窟之一,而且是年代最早的。但也因为如此吧,大部分雕像和壁画都已剥落遗失——至少在向我们的开放的谷西区中,完整而且色彩鲜艳的壁画和塑像所剩无几,好些洞窟只剩下空荡荡的充满刮痕的土壁,也有一些残留着画像的局部——我总担心剩下的部分很快也会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
千佛洞外围有一座鸠摩罗什雕像,现代作品,反倒成了游人唯一的拍照纪念点。
印象中这处石窟远不如敦煌、云冈出名,是不是跟佛教在西域很快衰败,而在中原却鼎盛至今有关呢?导致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不能长久保存的,除了自然力的破坏,一定还有人为的贪婪——在一个洞窟里,我们见到满壁的佛像,均匀整齐地趺坐着,奇怪的是所有佛像的左半边袈裟都剥落了。百思不得其解:莫非这部分袈裟都是用特殊颜料绘制的,而这种颜料又特别容易风化或挥发?
问导游,回的是淡淡四字:“那是金箔。”
恍然大悟。
古人塑金身佛像,表示的是一种虔诚的信仰,当时是料不到后人眼中只有金,再无佛的吧?
因为我不懂欣赏,所以眼中的克孜尔千佛洞多少有些破败,但行家早已指出它的特殊价值,足以比美敦煌莫高窟。其他不论,光是所谓龟兹艺术风格,就应该和后来在其他地方开凿的石窟有所区别了。经导游点拨,我在一个洞窟天顶见到独特的太阳神画像——那位拉着带轮子的车具的神祗,除了脑后顶着一圈光轮的形象与佛比较类似外,似乎没有一点理由出现在中国的神佛世界里,相反,倒真有点像西方神话里的太阳神——我想这里的导游不能信口雌黄,当时此地与西方的交流到了何种地步,还真值得研究。

计划中原是要看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的,但包括司机在内没有一人认得路,于是在参观了克孜尔千佛洞后,趁着天色尚早,一路往回赶——烽火台应该比千佛洞更靠近库车,本应一出城就到了。
同伴拿出旅游书,按图索骥:“经过一片墓地……”
很快就看到那片出城时被我们忽略了的墓地,此后在新疆的土地上又见了许多墓地,我对伊斯兰墓地开始有了基本概念。其实就是一片小人国版的村落——汉族的墓地是一个个馒头状的土包,伊斯兰的写实得多,一座座微型的四方土墙,讲究点的雕有花纹,一看就是典型的维吾尔民居的模型。也有的坟墓占地更大些,材料更考究,外表涂了白色,有的甚至在“民居”旁还矗立着一座微缩版的清真寺,墓里的主人,相信身家是比较丰裕的。
我们终于找到了烽火台,远看只是一根在地面上孤零零立着的土柱子,走近了才发现它的高大还是足以震撼人心。这是一座汉代烽燧——夜里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梯形的烽燧,有10多米高,保存完好。夯土结构看似密封,但还是在比较高的地方露出一些木棚和窗口的痕迹。
四周是深深的峡谷,连绵的山脉,大片灰白色的沙土,望不到尽头。这样的环境,白天极易催发豪情,夜里足以深化苦寂。或者千百年来这里的地貌已有了很大改变吧,不然当年在这里驻守的兵士如何度过苦寒与寂寞?

(待续) (金秋,到新疆走一遭)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33610.html2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