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仙境般喀纳斯湖--摘自别人的游记 |
[游记]仙境般喀纳斯湖--摘自别人的游记 |
2007-07-21 ybbbs.com |
喀纳斯湖位于额尔齐斯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布尔津河上源------喀纳斯河的中段,属北冰洋水系。从布尔津出发去喀纳斯湖,必须翻越阿勒泰山。这是一段胆战心惊的路程,有140公里的路是高山陡坡,两边没有树木,没有护栏,路面都是石子碎沙,又窄又滑。许多地方1800的拐弯还紧接着上下坡。塌方随处可见。坐在车里,总感觉车子的后轮悬着,司机经常性的急刹车,让我们惊出了一身身冷汗,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就这样提心吊胆,被“折磨”了将近4个小时,才终于翻过了阿勒泰山,进入了阿勒泰大草原。 这是一片典型的高山草原,是阿勒泰地区的夏季牧场。连绵起伏的山坡上,青松簇立,绿草如茵,繁花遍野,毡房星点,牛马如云。不时的,还有哈萨克族人的孩子,手里举着马奶子、奶酪、羊尾巴等,在路边兜售……。 这粗旷壮丽,充满盎然生机的风景,不禁使我们心花怒放,几乎忘却了刚才的惊心动魄。我们让司机停车,立刻忘形地跳下车,扑进大草原的怀抱,呼吸清新的空气,采撷斑斓的野花,迎着和煦的清风,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尽情地玩耍,尽情地“释放”自我。司机却不以为然地说:“这算是一般的,更美的还在后头呢!” 司机说得没错,一路上,草原无垠,山峦叠翠,如诗如画。我们也是一路停车,一路拍照,真是美不胜收。不知不觉,峰回路转,车子驶入了众山夹峙的喀纳斯谷地中,这又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远看,草原星星点点,原始森林蓊蓊郁郁。近看,松杉参天,花草弥谷,群峰竞秀,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木屋掩映在绿荫深处。 空气也变得湿润凉爽了,耳朵里渐渐传来了淙淙的流水声,我们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寻找着神秘的喀纳斯湖,可它不肯轻易露面,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在密林深处若隐若现,飘忽游移,撩人心魄。 “喀纳斯”系蒙古语,意思是“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喀纳斯湖的神奇诱人,是与“湖怪”分不开的。传说这里曾发生过“湖怪”吞吃壮马的事件,还有人看到这“湖怪”在水面竖起旗杆似的尾巴……。 后来据科学考察发现,“湖怪”是一种叫哲罗鲑的大鱼,俗称大红鱼。这种鱼异常凶猛,据尼说,有一次在一条7公斤重的大红鱼腹中发现一只尚未消化的野鸡。象斯湖怪兽、神农架野人一样,喀纳斯湖也因为大红鱼一举成名。另外,喀纳斯湖还有众多的谜浮木之谜、云海佛光之谜、变色湖之谜……。这些都给喀纳斯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为了能尽快一睹其风采,我们一到宿营地,只简单安排了一下,便直奔喀纳斯湖。穿过森林草原,穿过木堤幽径,迂回曲折,我们终于见到了“养在深闺中”的喀纳斯湖。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间仙境啊!喀纳斯湖四周峰峦叠嶂,峰顶银装素裹。山坡上红松、云杉层层叠叠,苍翠欲滴。湖滨浅草平铺,繁花遍地,木屋原始古朴、凉亭错落有致。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不时有水鸟轻掠水面。湖形婀娜、细长,如弯月,伸向青山密林中,显得幽深飘渺。这里因为交通不便,旅游者不多,因此没有嘈杂,没有喧嚣。一切是那么的静谧、自然、原始。 喀纳斯湖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还独具“个性”。它面积虽小,只有44.78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可能还找不到它。但它很深,其最大湖深有188.5米,是仅次于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最深312.7米)的我国第二高山深湖。它属于典型的冰蚀---冰碛湖,由周围众多的冰川、雪峰消融积水而成,因此才显得如此冰清玉洁。以喀纳斯湖为中心,方圆2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已被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这里生态平衡,环境优美,使人们能尽享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态意趣。 为了能更多地了解喀纳斯湖,去看看传说中的“湖怪”,我和我先生决定去漂流。由于过去我们曾漂流过,心里有底,不怕危险,所以胆子稍大些。但当救生员给了我防水的橡胶衣裤、带哨子的救生服和头盔时,我忽然忐忑不安起来,如此“全副武装”,是过去漂流所没有的,或是为防不测,或是为自救,或是为防“湖怪”,不得而知,只能听天由命了。漂流路线是从喀纳斯湖出水口至喀纳斯河一段,总长8公里,落差100多米。我们的漂流船除我俩外,还有2个救生员,他们一个领航,一个掌舵。他们热情大方,动作麻利,这无疑给了我们许多安全感。 这是我经历的最惊险、最刺激的一次漂流了。忽然有人大叫起来,“看,大红鱼!”,我们寻着方向看去,在水面下,隐隐约约的似乎有四、五条暗红色的,二米多长的大鱼在游弋,由于水流急,看不真切。后来,又发现了成群的“大红鱼”,但又想,“湖怪”不可能这么容易见到吧,而且“湖怪”不作怪,并没有发生传说中的可怕事情,会不会是水底的红礁石呢。来不及细想,又一个险滩出现了。 哈拉开特山林草茂密,垂直景观非常明显,山麓地带为草原,往上为森林草原过渡带,再往上就是森林带。在过草原的时候,有十来个骑马的少年,追上来,争先恐后地要让我们骑他们的马上山。我从没有骑过马,又听说喀纳斯的马特别烈,当然更怕的是给这帮“野孩子”“坑”了,所以我婉言谢绝了。喀纳斯地区是哈萨克族、蒙古族、图瓦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他们都擅长骑马,在这里经常能看到7、8岁的小孩骑着高头大马,潇洒得意的样子。 路上,他还讲了棕熊吃人的事,不知是真是假,听得我们不寒而栗,也使我们对这片森林,产生了敬畏,当然也多了一份自我保护意识。 下山途中,又遇见了那帮马背少年,他们好象在等着我们。眼看天快黑了,我怕走不出这片森林草原,只好硬着头皮骑马了。我俩选择了一匹壮实的白马,由一个蒙古族少年牵着缰绳,领着下山了。这位少年非常热情、大方,他一面小心谨慎地领着路,一面还和我们攀谈着。听他介绍,他是阿勒泰一中高一的学生,利用暑假“勤工俭学”。 这里大建木屋、木桥,建筑材料几乎全部就地取材。喀纳斯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泰加林系“飞地”,有一批珍贵的树种,而且原始森林中还栖息着众多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是我国寒温带动物最多、数量最大的分布区。如果大兴土木,不加限制的话,那么早晚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味变调了。 人生能有几百岁,仗剑狂歌岂有队? |
转自:http://www.ybbbs.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0&id=22561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