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直通车 |
[游记]旅游直通车 |
2007-07-21 tripsohu.com |
2005年7月12日清晨,我们旅游团乘车从布尔津县城出发,向西北走了不远,再向东北进入阿尔泰山。一路山光,一路水色,一片片草原,一片森林,一群群牛羊,一座座蒙古包,一两个牧人,展现在眼前的还有脚下的双车道的进山公路,这是一条高质量进山公路,除了上坡和下坡外,坐在车内,感觉没什么不适。时间大约到了10点钟,我们到达了喀纳斯湖。 此时,山上空气湿润,草地上笼罩一层淡淡的雾气,树叶上还挂着露珠。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大山才从睡梦中醒来。刚下车的游人,舒展一下筋骨,抖擞一下精神,准备登山游湖了。人们到这里似乎也融入了亘古的幽静,除了一两声鸟鸣外,没有人去注意谁说了什么话,倒是山涧里的湖水拍打岸边的水声,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脚步。从高高的湖岸上下到湖边,不需要向导,环湖的铁架木板小路就是你最好的向导,湖是南北走向的。湖水碧波荡漾,霞光闪烁。观景的点很多,湖光山色,怎么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以说是处处有景。主要的观景点有:湖面上有铁架桥,有游艇,桥上和岸边都有观景亭,还有对岸高山上的观鱼亭。湖上的游船和摩托艇,在宽阔的水面上穿梭,接送观湖的游人。一切都是那样天然淳朴,就连隐蔽在湖边林间的的环湖小路,依山傍势,曲径通幽,沿着湖边的地形走势伸向远方,它一点都不张扬。 从岸上,踏着拾阶而下的小路,来到湖的南端“月亮湾”。“月亮湾”是喀纳斯湖六湾之中最大的一个湾,它的南端是喀纳斯湖出水口,水面较窄,从裸露出水面的一些石头来看,这片水域不深,水势流急,难怪有些游人喜欢在这里冲浪。 喀纳斯湖共有六道湾,大小相连,弯弯曲曲有十四公里长,平均水深有一百一十四米,前三道湾是大湾,游客也最多;后三道湾很少有人去。水面平均宽度是两公里,从这岸望到那岸,却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宽阔,倒像是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河,把它说成是湖倒显得有些夸张。在湖的右边,有一座铁桥,从岸边伸向水里,到达水深一米多的地方,又拐到另一处岸边。桥身很长,桥面可以容五六个人并行。桥面上的栏杆有一米多高,全是用小手指粗的麻绳缠绕着,大概是为了防滑吧。桥上也有两处上有釉彩的亭子,里面设有固定的座椅。 走在桥上,两边是水,眺望四周,山山水水,风光无限。温暖的阳光斜照在水面上,冰凉的湖水仿佛变暖了。天真的小鱼成群地游向客人,争抢着撒在水面上的食物;有的大块食物漂在水面上,竟被小鱼追抢着推向很远的地方。大一点的鱼比较成熟,是不轻易露出水面的,它们大多活动在水下半米多深的地方,成群结队的,可能有筷子那么长,见有人来好不喜欢,也想捡点便宜。再大一点的鱼就没有眼福看到了,据媒体报道,曾有渔民从这里打捞出最大的不过二三米长,而“湖怪”的摄影者称“湖怪”长达十几米,这种能吃牛的大鱼,则是罕见的,从传说到被拍成录像,中间相隔二十多年。我想,在这个原始的不能再原始的地方,有这样的物种存在,应该是不奇怪的,只是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没有饱眼福的机会罢了。 来到这里,你可以饱享乘船观光的乐趣,但是,我以为真正观光的乐趣不在这里,船速太快,眼前的美景一闪而过,所得甚少,观光却不能赏景。赏景犹如读书,要仔细地看,反复地揣摩玩味,才能领略景物深层的底蕴,感悟大自然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谛,从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我以为真正的乐趣倒是在岸边,那些与湖水相伴的原始森林里。环湖小路从林中穿过,掩映在茫茫林海里,幽远而又沉静。你从这里走过,你能看到幼小的生命在树荫下倔强的生长;你能看到笔直的大树直插蓝天,只有树冠上有茂盛的枝叶,树冠以下几十米的地方,竟然是光干,究竟是谁为大树修枝打杈呢?这样的大树有一搂粗的,也有二三搂粗的;你还能看到,有的大树老了,倒下来,自己连根拔起,安静地躺在潮湿的地上,投入大地的怀抱,向大地倾诉它昔日的辉煌。我看到有三棵大树并排倒下,连根拔起,树干断成几截,烂在地上。这样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大树还有很多,小树和小草就在它们倒下地方长出来,蓬蓬勃勃。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不需要谁去总结,只需要去感受。大自然的庄严、肃穆,在这片原始深林里充分展示出来,令人不自觉地对生命产生敬畏。人是渺小的,渺小得犹如偶尔在小路上见到的一只玩耍的小松鼠。 说到小松鼠,它才是这片原始森林的主人。它上能到几十米高的树梢上觅食,下能到地上找水喝。春来秋去,寒来暑往,凝重宁谧的林间,小松鼠就是那黑夜里一闪烁的灵光,从人们的面前飞过。如果没有啄木鸟笃笃的啄木声,或是高空飞过的乌鸦、喜鹊的叫声,恐怕只有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了。小松鼠从不吵闹,无论是找到了朋友,还是看到了人,这是大山赋予它的个性,正像大自然赋予它小巧玲珑的身躯和敏捷的动作一样。 这里的山上十分神奇,有时在一片茂密的草丛后,或者一段朽木下,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等你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眼山泉正在流出清清亮亮泉水,泉水顺着山坡,贴着地表,穿过林间的草地,流向湖里。这样的山泉在湖的两岸随处都有,有大有小,不知有多少,为湖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难怪湖水日夜奔流不息。山泉的水源呢?又来自高山上的皑皑之雪。也难怪湖水冰凉,在这盛夏酷暑的七月,决不会有人下水游泳,倒不是因为“湖怪”会吃人的缘故。大海里不是也有吃人的鱼嘛,照样有人敢游泳。 湖边生长着许多野草和野花,是这里的特产,草和花儿都生长得很茂盛,叶子宽大,茎干粗壮,花的朵儿很大,大得可以用手来捧,花色白、黄居多,紫、红的山上居多。花草和树木的关系很亲密,凡是有树木的地方,花草都长势良好;没有树的地方,花草矮小,缺少水分,但也显得精神。山上的草莓这时也成熟了,泛着红光,煞是好看,摘一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好,只是果实太小,有小花生米那么大。湖边山上没有牛羊,但是,偶尔也能看到一滩滩干白的牛粪,估计旅游季节过去,这里就会成为牧场,不然,牧草何以如此茁壮。 环湖小路有时也会穿过山林,沿着山坡翻过山顶的。脚踏着拾阶而上的小路,向山上走,就像腿上绑着沙袋,越走越累,如果途中不休息,一口气登上山顶是困难的。从山顶再向湖中望去,中午阳光下的湖水一片碧蓝,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静静地躺在山谷里,树木苍翠,湖水碧蓝,好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画。“月亮湾”铁桥上的人也多起来了,游艇来来往往划过湖面,花花绿绿的衣服,花花绿绿的遮阳伞,为平静的湖面增添了许多热闹。但是,这点热闹在高山深谷间,显得那样平淡,平淡得就像宁静的湖面上丢进了一粒石子,只能激起一点涟漪。站在山顶上,向北望去,还可以看到三道湾宽阔的水面,据说,“湖怪”的录像资料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里有一片浅滩,大鱼每年六月要通过这里到“月亮湾”产卵,再回到上游。大鱼游过浅滩时,激起一片浪花,鱼身在浪花中隐约可见。再往北望,喀纳斯湖的四道湾、五道湾和六道湾都看不见了,莽莽苍苍的群山遮住了那片水域,显得格外神秘而又诡谲,只有环湖的小路知道它的秘密。 我曾在2000年七月进到山里,因汽车在距湖30公里处出故障,未能如愿。此次来,到下午四点钟集合上车,虽然人很累,但是兴致不减。当汽车缓缓驶出湖区的时候,碧蓝的湖水还在我们的心头荡漾。啊!喀纳斯湖,不知何年才能与你再相见。 |
转自:http://www.tripsohu.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2&ID=958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