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帖)哥本哈根(Copenhagen) |
[游记](转帖)哥本哈根(Copenhagen)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转帖)哥本哈根(Copenhagen) 1. 哥本哈根(Copenhagen) 根据丹麦的历史记载,哥本哈根在十一世纪初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和进行贸易的场所。随着贸易的日益繁盛,到十二世纪初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镇。十五世纪初,成为丹麦王国的首都。哥本哈根在丹麦文中就是“商人的港口”或“贸易港”的意思。 哥本哈根人口50.1万(2006年1月)。全国重要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这里。哥本哈根的海港,水深港阔,设备优良,是丹麦最大的商港。每年出入港口的船只达三万五千艘以上,丹麦一半以上的对外贸易都经由这里进出口。哥本哈根有铁路通过火车轮渡与日德兰半岛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相连接。有许多国际航空线经过这里,是西欧和北欧间铁路、航空的枢纽。哥本哈根既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新兴制造业城市。全国1/3工厂建在大哥本哈根区。主要工业项目有造船、机械、罐头、酿造等。当地东亚公司、布米斯特─怀恩机械和船业公司等厂家世界闻名。1950年后工业和人口迁往市郊,市区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交通工具以小汽车、电气铁路和公共汽车为主。市东南8公里处有机场。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1479)、丹麦理工大学、丹麦工程学院、皇家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1754)等。 哥本哈根市容美观整洁,市内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使它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在许多古建筑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古老的宫堡。坐落在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年代最为久远。现在的克里斯蒂安堡是一七九四年被火焚以后重建的。过去,它曾是丹麦国王的宫殿,现在成为议会和政府大厦所在地。建筑在厄勒海峡出口处岩石上的克伦堡宫,是昔日守卫这座古城的一个军事要塞,至今还保存着当时修建的炮台和兵器。此外,现在丹麦国王居住的王宫——阿马林堡,也颇负盛名。哥本哈根市政厅的钟楼,也常常挤满了好奇的来访者。因为那里有一座机件复杂、制作精巧的天文钟。据说,这座天文钟不仅走得极其准确,还能计算出太空星球的位置,能告诉人们:一星期各天的名称、日子和公历的年月、星座的运行、太阳时、中欧时和恒星时等。这座天文钟是一个名叫奥尔森的锁匠花费了四十年心血、耗费了巨资才造成的。 12世纪时洛斯基勒的阿布萨隆重主教在此筑起要塞,兴起了 “商人之港(哥本哈根)”。它不仅是丹麦国内、也是北欧的大门。现在仍是重要的港囗城市,整个城市洋溢着的浪漫气息迷倒了所有前来游览的人。 蒂沃利公园 Tivoli 和美人鱼像可以说是哥本哈根的象征。还有世界第一条步行街斯特洛伊艾,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并不喜欢购物的人也为之动心。 富有魅力的不仅是购物,逛逛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这里的历史,会使您的旅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如果走累了或者肚子饿了,可以在露天咖啡座或餐馆略事休息。哥本哈根的中心街区有各色饭馆,不仅提供丹麦传统菜肴,还有世界各国的美味。何不夹杂在当地居民的人群中尽情体味首都氛围? 补充:丹麦的首都。在西兰岛东岸和阿迈厄岛北部,临厄勒海峡。市区人口48.3万,包括郊区137万(1989)。原为渔村。1167年沿西兰岛海岸建立堡垒,十六世纪因海运发展而成繁荣城市。北欧重要海陆空交通枢纽;有火车轮渡通瑞典港口马尔默。丹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军港和商港(自由港)。全国工业30%集中于此,有造船、机器制造、冶金、化学、食品加工和纺织等工业。输出肉类和奶制品。设有科学院、大学(建于1478年)等。旧城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呈辐射状排列。新建的西北郊区以湖泊与旧城分开。 2.《哥本哈根》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师长波尔。海森堡、波尔、玛格瑞特三个幽灵谈论了1941年的战争,谈论了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 海森堡爱他的祖国,他视他的祖国是他的亲人、妻子、孩子,他想为他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他的祖国是德国———一个被世界视为恶魔的国家。他的选择,是两难的。“一个有道义良心的科学家应不应该从事原子弹的研究?”他问波尔,更是问他自己。当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时候,他视自己的双手同样沾满了鲜血。研制出原子弹的波尔赢得全世界的掌声,而没有研制出原子弹的海森堡却背负了三十年的质疑,解释了三十年…… 因为房间里被安装窃听器,他们的谈话无法展开无法深入。这次神秘的会见对以后的原子弹研究和制造,对以后的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海森堡到底跟波尔说了什么,他们的亡魂无法说清楚。 “哥本哈根会见”被三个幽灵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哥》剧当年在伦敦首演之后,编剧麦克弗雷恩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在欧美剧坛曾引起广泛轰动,并成为了2002年百老汇最佳戏剧奖的获奖剧目。 《哥本哈根》这个戏无论从内容还是话剧艺术上来讲都带有神秘的色彩,内容上它讲述的是一个世界之谜,从艺术上讲它给了艺术工作者极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据说该剧在国外演出时,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三把椅子的舞台布置,王晓鹰的中国版本也不例外,但全剧抽象、现实和诗意三个空间不仅扩大了演区,还为全世界对该剧的氛围设置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方式。剧中在某些关键场景还运用了投影手法,让观众仿佛亲历了真实历史事件的回放。 王晓鹰曾对记者说过,当时他看到这个剧本时曾经很恼火,因为看了两遍还没看懂,一个是知道这个戏在世界上演出的范围非常广,被称为“哥本哈根现象”,一个是他自己认为还是中国一个不错的导演怎么能看不懂呢。但看了三遍之后,他终于感受到了这个戏的挑战,因此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中国版的《哥本哈根》。 全剧仅有海森堡、波尔及其妻子———同样为物理学家的玛格瑞特三个人物,采用后现代拼贴式的手法使人物还魂进行了上述对话。 丹麦首都、北欧最大城市之一的哥本哈根,位于丹麦西兰岛的东部,隔着厄勒海峡与瑞典重要海港马尔默遥遥相望。 |
转自:http://cba19770227.blog.163.com/blog/static/2443603020081149449850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