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麦游记-吉林分会-ECAR亿卡汽车俱乐部

[游记]丹麦游记-吉林分会-ECAR亿卡汽车俱乐部

2007-07-16    lushu.cn

--> 丹麦游记

静静的雨

已经到丹麦五天了,晴朗多日的天空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绵绵的,静静的,仔细看去雨丝竟是直直的,像一条垂直的线,我不记得,国内的雨丝是弯弯的吗?细细的雨丝静静地落下,悄悄地钻近泥土里,不,这里见不到泥土,是透过青草滋润着土壤。院子里的果树静静地忍耐着多日的干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甘露,细细的雨丝落在绿叶片上,像泪滴样一滴一滴的落下。连绵的雨,静静的落下,静静的流走,不像国内的雨,落下后会在地上溅起片片水花,常常会引起一些文人的无限遐想。国内的雨可以荡涤一切灰尘,这里的雨会使不同颜色的房瓦更加艳丽,使所有的绿色更加鲜活,因为这里的天空是透明的,地面上见不到尘埃。没有雷电的骚扰,没有刺耳的喇叭声,没有人群的喧闹,雨静静地来,静静地走,没有一丝声息。

讲究舒适的衣着

丹麦人的衣着注重舒适,随意,除了特殊岗位或重要的面试,他们较少着西装革履,在公司里他们可以穿短裤、屐着拖鞋,不必西装领带,虽然不用一天换一件衬衣,但是衣服一定绝对清洁,没有异味,所以经常需更换衣服。街上行人的衣着很是简单,多着休闲服装,女性老人穿裙子,天凉则穿上小风衣、长外衣或晴纶棉服,但仍光着腿穿着裙子,不但光着腿还光着脚,丹麦的许多男女都不穿袜子,不分年龄。青春少男少女则是牛仔裤,鞋多是运动鞋,休闲鞋,ecoco则是丹麦主要品牌鞋,一种皮面软底的休闲鞋。商场里,衣服不像国内服装琳琅满目,各种品牌应有尽有;也不像巴黎名贵高雅,而是像他们街道上的行人穿的舒适,随意。

高热量的饮食

丹麦是农业国,面是丹麦的主食,具有丹麦特色的饼干在中国市场也可见到,它的甜点尤其具有特色,脆脆的面皮,螺旋式夹裹着果酱样的甜品,表面一层厚厚的奶油,吃起来奇甜,还有的上面没有奶油,涂一层比芝麻粒还小的黍粒样物,很香,令人回味,这样的甜品在丹麦超市、面包店比比皆是。面包是丹麦人的最爱,式样多种,当天新烤出炉的面包,一排排,一行行,从那经过面香味儿沁人肺腑,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弟弟和侄子每天都带回各种不同的面包,打算让我们尝遍哥本哈根所有的面包,尝过几种面包后,最喜欢的面包是面与胡罗卜碎沫、南瓜耔混和在一起烤出的那种,味道很好。当然还有黄油,奶酪,火腿肠都比国内的味道强烈,口感好。早餐中他们吃一种含酱油的肉冻,与黄油等其他东西夹在面包中,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维生素营养搭配合理。丹麦的肉类很贵,政府多次告戒市民多买丹麦本国的肉类,因为他们认为本国的肉类,饲料是严格的,绝对没有致癌成分,但进口肉类则有此风险。在丹麦,我品尝了丹麦传统的露馅三明治,虽然它被归类为三明治的一种,但丹麦的露馅三明治属于正餐,是应该用刀叉正式享用的美食。它的概念简单,内容却非常丰富。说是美食那只是丹麦的自豪,同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比起来,所差甚远。

风格迥然的房屋

丹麦的房子代表着北欧风情,市区见不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似乎都是中世纪的古老建筑,一幢接着一幢,4层或者5层,凭颜色看很古老,临街的墙上有挨得很紧密的窗子,窗户不大,非常有意思的是窗子外面没有窗台,平平的一面墙,华灯夜下,放眼望去像是撒在墙上的点点星光,在市郊也就是我们住的社区,我只能按中国的定义为社区,这里的房子更有特色,这些住宅群,都是私人住宅,尖尖的屋顶,像教堂,跃层式,倾斜的瓦片上镶嵌着不同大小的窗户,房子规模大致相同,可设计风格迥然不同,院落的设计更能体现房主人的生活情趣,趁夜间遛狗之机会,我不失礼貌地观察了附近的一些住房特点。多数人家将房门开在侧面,有个门廊,四周栽上修剪整齐的树墙,里面种了许多叫不出名的花草,雪松,有些家没有树墙,房前干干净净,铺的石子路整整齐齐,也有的住房周围种了树墙,但相当凌乱,参差不齐,有种荒芜落魄的感觉,从房子外部的整理可以折射出房者的生活态度。每个房子都带一个不小的院子,种几棵果树,撑个凉伞,有的还修个游泳池,儿童玩的秋千等,车库在房的侧面,大多数没有设计门,因为临近马路,易进易出。站在砌有房檐的露台上,视野内所有的房子在绿色中若隐若现。弟弟家租住的房子,是私人住宅,地下室有个房主人卧室,凌乱不堪,一个冷藏室,一个洗手间,洗衣机放在那里,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工作间,像被缩小了的机械加工车间,各种木工、钳工、车工工具,应有尽有。客厅及厨房在一层,客厅里有个通向后面的花园,也是狗平时散步的通道。沿楼梯上去是卧室,也就是尖顶部分,一面是倾斜的木版,举架不高,空间很窄小,向南的一面都有凉台,上有遮掩,敞开式。每层都有洗手间,斜顶上都开有天窗,因此每个房间光线都很好。丹麦的房价较高,这同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关,至今这套房子的价格约300-400多万丹麦克郎。在丹麦买了房子不是可以随意设计建造的,国家规定房屋土地面积至少25用于绿地,或花园,所以买地建房的丹麦人都要建草坪、栽树、种花。

行在丹麦

丹麦的交通四通八达,市区交通与高速相连,没有收费站。红绿灯标志清晰且位置较低,不像国内怕被人破坏而高高地悬在灯竿上,驾驶者皆需仰视,更有紧张的初驾者因目视前方而忽略红绿灯的存在。人性化的管理比比皆是。机动车右转或左转时,都要给行人或自行车让路。白天所有的机动车都要开大灯。在丹麦见不到交通警察,也没有交通岗楼和巡逻车,一切都是那么有序,人、车都自觉遵守。不知是政府规定的交通法则还是由于高度文明带来的自觉,这种井然有序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强制的痕迹,没有被监督的尴尬。出租车都是奔驰,从巴黎回来,乘做了一次,只感觉很贵,没有舒适感,大概只顾看计价器了。地铁是城市交通的主要部分,哥本哈根交通分几个区,一个区的车票大约是11-15DKK,你经过几个区就要购买哪个区的票,公交车票与地铁、火车通用,打一次卡,在一小时内往返可不用再打卡。地铁车站的标志相当清晰,大大的“S”提示行人,附近有地铁车站,地铁车厢整洁干净,每个座位旁边都有一打垃圾袋,报纸随便阅读,下车时可带走也可放在座位上,坐车的人不多,几乎一个人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如果在国内可挤三个人。每个车厢的门是手按自动门,检票人员不定时抽查,有的人两年才被查过一次,而我确是幸运的,刚来不到三周,就被检查一次,如果查到没买票,罚款500DKK。公交车也很方便,座位旁边的扶杆上有STOP按钮,想下车提前按钮。对推婴儿车的乘客,司机会将整个车体下降,婴儿车会从中门上车,启动时车体会升起,很有创意,也很人性化。公交车的行车时间极其严格,在停车站牌上都有到站时间,我坐了几次车,不论几路车次次准点。地铁、火车也是如此。

丹麦人

丹麦为欧洲北部国家,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领土由日德兰半岛、西兰、菲英等483个岛屿组成,南与德国接壤,北、东同挪威、瑞典相望,面积4308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531万多,首都哥本哈根人口218万。在这之前对这个在地图上才邮票大小的国家知之甚少,印象中丹麦人比较懒惰,休假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内容,但为什么那么富裕,有钱,不知道。坐在SAS航空飞机上,空姐不是婀娜多姿的青春少女,而是年过半百的老奶奶,多少有点夸张,但服务员确实不年轻,一共6个服务员,两个年轻不漂亮的女性,为大约400多乘客送饮料,两餐,不小的工作量。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丹麦人,感觉,胖。这个感觉持续到今天,从机场到超市,人不多,见到的不是肥胖人就是老年人,不是那种匀称的肥胖,而是奇胖,走路都很困难,在国内罕见。另外老年人特别多,走路的,开车的,逛超市的,坐交通车的全是老年人,工作人员也是老年人,海关签证官,银行职员,邮局服务人员都是无法确定年龄的老年人。老年人渗透了整个社会,丹麦是典型的老龄社会。有资料说,丹麦人不是一个拼命三郎式的苦干民族,德国人工作非常拼命,他们简直像是用鞭子在抽打自己,瑞典人讲究效率,而丹麦人则更加悠然自得,更加重视生活的质量,舒适和富足。我不明白这样悠闲,财富从那里来,钱又从何而来。总的感觉他们相当富裕,失业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不明显,因为在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没有乞丐,没有盲流,没有难民。丹麦人体现出发达国家人民的高素质,高修养,高文化底蕴。在公共场所,你随时能感觉到那种人文的关怀存在。看到你有稍许的困惑,他都会主动来帮助你,在丹麦的最后几天在地铁、在公交车站我发现了另一奇景,一群男男女女,每人手里拎个酒瓶,边喝边说笑,更有一中年女郎,独自牵个狗,手拿一瓶饮料,大概是啤酒,在地铁连接处,缓缓小呷,弟弟也不知道这些是何许人也,只告之,更多是格陵兰岛人,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实行内部自治。许多人正享受国家福利待遇,整天无所事事,以酗酒为乐。

因为这是丹麦语国家,正常交流不会用英语。我只看点皮毛,更是第一印象,我希望有机会长期观察这个民族,这个值得研究的国家,如果没有机会,就将这个愿望留给我的女儿,希望得到理想的答案。

丹麦一景——小美人鱼

在哥本哈根东北海岸的长堤海滨,矗立着一座世界闻名的小美人鱼铜像。它是名副其实的小美人鱼,比想象中小得多,她恬静娴雅地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她神情忧郁,垂睑凝视,若有所思,这座铜像是丹麦雕塑家艾特瓦·艾立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塑造的。如果不是成为丹麦的三大景点之一,我路过那里都不会瞥上一眼,真奇怪她这么出名,谁炒作的?我确实想好好端详一下这条世人注目的人鱼,但是世界各地接踵而至的游客将这条小鱼团团围住,抚摩,照相合影,各种不同的语言,议论的,赞赏的,让小鱼应接不暇。我也只有瞅空挤上去同她照张像,也算到此一游。令人遗憾的是这座不算辉煌巨大的铜像(当然是同国内瞩目的历史文物相比)却经常遭到破坏,她的头部曾被锯掉两次,还有一次,她的胳膊丢失了。好在当时的模具尚存,可以随时重新铸造。

转自:http://www.lushu.cn/viewthread.php?tid=391563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